当前位置:首页 > 仪表仪器 > 正文内容

甲醛检测仪哪家质量好?

2022-03-08 06:59:35仪表仪器1

甲醛检测仪是一种检测甲醛的仪器,实现了现场对室内空气中甲醛快速实现半定量、特点结构简洁、体积小、便于携带使用和直观的,可广泛适合于居室、室内、居住区、公共场所、生活场所和厂矿车间空气中甲醛的现场定量定性检测。
甲醛检测仪器采用高灵敏度电化学传感器原理,结合单片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对检测场所采集空气样品,空气中的甲醛被酚试剂溶液吸收,反应生成嗪,嗪在酸性溶液中被显色剂高铁离子氧化形成蓝绿色化合物。根据颜色深浅,在现场直接比色测定。由于室内污染的检测数值与检测环境的温度、湿度、气压等都有很大关系,所以,按正常的检测,往往检测出来数值会与预想的有所偏差。
甲醛检测仪产品分类
1.利用探头进行测试,代表仪器有XP-308,4160,PPM400等,特点是数据直读,携带方便,缺点是受温度湿度的影响较大,需要用标准气体校正,日常维护费用低,探头一般1年更换,且价格需几千元。
2.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分析读数,有日本理研FP-30,国产吉大小天鹅,前者采用成品药片,仪器体积小巧,采样15到30分钟后直接读数,精度可到0.005PPM,维护的费用就是药片价格约17元/片,而机器根本不用维护。小天鹅的相对操作起来比较复杂,采样15分钟后需要的步骤繁琐,精度可做到0.01,这类仪器的特点也比较突出精度高准确,干扰气体影响小,温度湿度都有补偿。
3、手持式甲醛检测仪是一种可以连续可测甲醛的手持仪表,产品适用于环境监测、工业生产、化工等有甲醛的场所,比如深圳赛纳威生产的HAL-HFX105手持甲醛检测仪。
4、便携式甲醛检测仪能在被测现场调零,无须借助室外空气,应用于公共场所室内甲醛气体检测、民用建筑室内甲醛气体检测、建筑材料中甲醛含量检测。
HAL-HFX105手持甲醛检测仪是深圳赛纳威开发和制造的一种新型甲醛直读式定量测定分析仪器,它可广泛应用于家具、地板、壁纸、涂料、园艺、室内装饰与整修、染料、制纸、制药、医疗、食品、防腐、消毒、化肥、树脂、粘合剂和农药、原料、样品、工艺过程及养殖厂、垃圾处理厂、生产车间和生活场所中甲醛的定量测定。仪器由先进的电化学传感器,采样泵和微处理器构成,可直接实时测量和在带背光的液晶屏上显示被测样品中甲醛的百分比或ppm浓度含量。自带外置高精度数字式温湿度传感器用于补偿和提高测试精度,数据可通过USB下载和连续实时环境检测和分析。
甲醛检测仪研究现状
在分析化学中,光谱分析仍然占有重要地位,很多国家的国家标准方法中就保留了甲醛测定的光度法。美、欧洲和日本3个地区的15个实验室一致推荐用酚试剂法来检测疫苗中甲醛的含量。在许多实际应用的现场分析中,光度法仍然是一种稳定可靠而又简便经济的方法。分光光度法或其改进方法仍然在甲醛监测方法中占有重要地位。而发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能够实现现场连续实时监测的新方法则是其努力的方向 。
色谱技术在甲醛监测中的应用将随着其本身的发展而不断加强,在很长时问内,色谱方法仍然是解决复杂组分同时分离分析的最有效手段。在仪器方面,现场分析仪器无疑将占主导地位。是甲醛监测仪器研制开发中最具代表性的方向。但是,这并不说明实验室的甲醛测定仪器设备将退出历史舞台。总 之,发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和能够实现现场分析或长期稳定地实时在线监测的新方法和新仪器将是空气中甲醛监测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
除甲醛的多种方法
1.通风法:通风法不必过于解释,就是通过空气的流动,将有害气体排到室外,这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唯一不足之处是甲醛释放周期长,一般要三年到十五年,装修后将新房空闲三年以上显然不现实。困此单靠通风法还达不到要求。
2.物理方法:其主要是使用活性炭椰维炭等材料对污染气体进行吸附,既物理吸附,是最好的物理去除方法。其原理是活性炭的多孔结构提供了大量的表面积,从而使其非常容易达到吸收收集杂质的目的。就象磁力一样,所有的分子之间都具有相互引力。正因为如此,活性炭上的大量的分子可以产生强大的引力,从而达到将介质中的杂质吸引到孔径中的目的。
3.化学方法:其原理是化学药品与有害气体发生化学变化,如纳米技术、光触媒、甲醛去除剂、除味剂等,氧化污染物气体。此外,各种电动的空气净化器也能起到物理治理和化学治理的效果。
4.生物方法:其主要是利用植物可以吸收室内空气污染净化室内空气,或采用微生物、酶进行生物氧化、分解。
5.植物源净化法:植物源空气净化萜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生物活性,但依赖植物体的传统生产方式是推广应用的瓶颈之一。采用合成生物学策略,创制微生物“细胞工厂”,有望为植物源萜类化合物低成本、可持续供给提供先进技术。丹参酮为我国传统中药丹参的主要脂溶性活性成分,属于松香烷类去甲二萜化合物。该研究组与中医科学院中药资源中心黄璐琦研究员课题组合作,前期构建了高产丹参酮合成前体次丹参酮二烯的酵母工程菌株(J. Am. Chem. Soc.,2012, 134(6): 3234)。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ybyq/7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