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仪表仪器 > 正文内容

北京猿人遗址博物馆现状是怎样的

2022-04-19 04:05:41仪表仪器1

博物馆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事业实体,其本质在于不断地揭示、保存藏品自身价值和最大可能地实现藏品社会价值的过程。博物馆学不是一个孤立的科学领域。它与许多学科有着多方面密切的联系。这是博物馆学的一个特点。在众多类型的博物馆中,遗址性博物馆是其中一类。遗址博物馆即是博物馆学和考古学密切联系的产物,利用博物馆的功能充分展示考古的成果。

  一、遗址博物馆的特征

  1实物性

  博物馆必须具备一定的“物”即藏品,否则就不能成其为博物馆。有价值的遗址就是遗址博物馆的藏品,因此所有的工作必须围绕着遗址进行。对遗址进行发掘、整理,搜集资料,通过一系列的科学研究工作揭示遗址的内涵,从而判定它的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科学研究水平的高低,决定着遗址的认识程度,影响着各项业务工作的水平,标志着博物馆的学术地位。遗址博物馆还要用科学的手段保护好遗址,研究价值的同时还要研究保护的方法,通过不断的观察和实践,得出科学的结论。再用研究的成果为社会教育和有关学科服务,这又是有意义的利用。遗址博物馆的保护、研究和利用,是一个协调统一的过程。它们互相联系,密不可分,循环往复,不断发展。

  2直观性

  与博物馆实物性紧密联系的特征是直观性。博物馆以组织陈列展览,以实物例证向观众的多种感官,多渠道的输送信息。把实物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比其他文字资料或图像资料更容易使观众得到生动、具体、深刻的印象,因而更有利于加强观众的记忆,促进观众的思维和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利用声、光、电等先进技术手段,使观众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可达到更好的认知性。也进一步丰富了博物馆直观性的特征。

  3单一性

  与博物馆广博性相对应,遗址博物馆具有单一性。它的研究、陈列和社会教育自始至终是围绕遗址这个单一主题进行的,它的藏品就是遗址,研究对象是遗址,展示的内容也是遗址。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4不可移动性

  遗址博物馆是在发现了遗址后,通过发掘研究确认有价值,必须原地保留,才建立的博物馆,位置是不可能选择的,移动就会对遗址造成破坏,因此是不可移动的。

  博物馆的特征是博物馆本质的反映。明确博物馆的特征,便是确定对博物馆给予估价的标准。掌握博物馆的特征,有助于加深对博物馆的认识,增强做好博物馆的自觉性。

  二、遗址博物馆的功能

  作为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博物馆必须发挥它为社会所需要并为社会赋予的作用。这种作用就是博物馆的社会教育职能。概括博物馆的基本社会功能是收藏、研究、展示、教育。而对于遗址类博物馆它的功能具有以下特殊性:

  1遗址保护的特殊性

  遗址是博物馆的藏品,把它保护好,永久地留传给后人是遗址博物馆的主要职能。遗址包括墓葬、建筑遗迹等埋于地下,处于一种封闭状态,即使损坏也是极其缓慢的,一旦出土情况就截然不同了。首先是和空气接触的氧化,许多东西一出土,立刻就会发生质的变化,例如漆器、丝织品等。因此必须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和手段。如何妥善保护好遗址,就必须对遗址的构成进行科学的分析,因此会涉及很多相关的学科。以水关遗址为例,就涉及到木材的保护,土遗址的保护,铁器的保护,石材的保护,以及环境对文物的影响等。再用木材保护为例,这些木桩是不可移动的,不可以把木桩存放在库房,必须在原地保留,以保护遗址的完整,现状是木桩处于半裸落状态,这样的保护就成为新的研究课题。

  2遗址研究的特殊性

  科学研究是博物馆三大基本功能之一。是博物馆的重要任务之一,反映着博物馆水平的高低。

  历史文物可以证实、补充、订正文字史料。例如金中都水关遗址的发现,为研究金代水利设施提供了实物资料。同时它的发掘与研究也为研究古代建筑提供准确而具体的资料。比文献记载准确、详尽、丰富。正因为这样,作为实物为历史佐证,许多学者科学家都与博物馆发生过密切的关系,许多科研成果的取得都受益于博物馆丰富的实物资料。

  3遗址的展示

  博物馆的实物资料,是“前人劳动”的结晶,它又是经过博物馆工作者的搜集、整理、鉴定、研究,才成为系统地、有价值的藏品,这同时蕴涵了博物馆工作者的科学劳动。遗址的展示,即忠实原状地将遗址展示在观众面前,通过博物馆具备展示的手段将研究成果给予说明。所以,当把这些经过鉴定、研究的博物馆实物资料提供给社会上的科研工作者使用时,它已经不是“前人劳动”的成果,而是博物馆工作者与社会上科研工作者之间“今人协作”的一种形式。这种“协作”主要不是直接参与科研工作者的具体研究工作,而是向他们提供通过科学鉴定的藏品形式来实现的。这就为他们的科研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讲,博物馆向社会提供实物资料,实际上是科学研究的前期工作。它直接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因此博物馆是科学研究事业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实物资料的基地。

  三、遗址博物馆现状

  在北京注册的百余家博物馆中,属于遗址性博物馆并具备一定规模的有七家,即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博物馆、西周燕都遗址博物馆、北京大葆台西汉墓博物馆、北京辽金城垣博物馆、上宅遗址博物馆、山戎遗址博物馆和新开放的东方广场古人类遗址博物馆,它们都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分别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博物馆为世界教科文组织公布的世界文化遗产。这些遗址为研究人类历史的发展、北京城市的发展演变、及历史文化等提供了大量准确、详实、丰富的珍贵实物资料。

  这些遗址虽然具备极高的历史文物价值,但是生存空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它是由博物馆的特征决定的,其一:遗址性博物馆不具备其他类型博物馆的广博性和多样性,不能满足多种类型观众的要求,体现在这些博物馆上参观人数寥寥。其二;遗址博物馆的地点的不可选择上,这些博物馆都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也是致使参观人数少的原因。另外遗址博物馆专业性强,也使许多不具备专业知识的观众敬而远之。这些博物馆生存发展都要靠国家的支持补助。

  四、如何发挥遗址博物馆的作用

  综合分析了遗址博物馆的特征、功能和现状,如何充分发挥遗址博物馆的作用,值得博物馆工作者研究探讨。我只谈一些在遗址性博物馆工作一段时间后的体会。

  1保护好遗址掌握第一手资料

  保护好遗址是遗址类博物馆的根本,是开展其他一切工作的基础,因此必须尽一切可能,借鉴相关科学的研究成果,研究科学的手段把遗址保护好。以辽金城垣博物馆为例,利用林科院木材研究所木材保护的研究成果对木桩进行保护;利用敦煌研究所的对土遗址保护的研究成果,对水关遗址内的土遗址进行保护。借鉴的同时要因地制宜进行科学分析,得出适合本遗址的科学保护方法,达到保护的目的。

  2最大限度地发挥研究功能推动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

  首先是研究如何保护遗址,引发出一些有经验的保护方法,监测保护遗址的环境参数,提供给以后发掘的类似项目,达到更好保护。其次,研究遗址本身,尽量全面、准确、详实,以提供给社会研究人员最准确的资料,以推动相关领域科学的发展。辽金馆这两年在研究方面,一是借助社会上的科学力量,对遗址保护进行研究。另一方面致力于推动辽金史研究为中心任务,做北京地区辽金遗迹调查工作,做辽金史学论文目录索引,以做好辽金史研究的基础资料工作,充分发挥遗址博物馆的研究功能。另外,进行和遗址有关领域的研究,相互促进,使之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3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博物馆是社会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承担者,是公众的社会大学。它与其他教育机构相配合,组成社会教育网,并以自己特有的方式,为普及和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知识做出贡献。博物馆的教育对象是整个社会的广大成员。博物馆的教育不同于学校。学校是在确定的年限、对确定的对象进行教育。博物馆则不同。遗址博物馆则是以遗址为中心,立足于揭示本遗址的内涵,围绕遗址由此向外扩展做相关领域的工作,以传播相关领域的科学文化知识。从幼儿园儿童到老年人,从一般群众到残疾人,从团体观众到外国旅游者,博物馆都为他们敞开大门,人们可以自由出入陈列室,通过参观吸取科学文化知识。博物馆不仅教育对象具有广泛性,教育方式也生动形象。博物馆是一部立体的“百科书”,实物的“图书馆”。它的陈列又常常辅以音像、灯光等科技手段,使观众更便于受到较好的参观效果,这些又都是博物馆在社会教育中特有的优点。遗址博物馆恰是运用博物馆的这一功能传达遗址文物所包涵的历史文化科技信息。

  4开展多种活动结合旅游宣传博物馆

  根据以上分析的遗址博物馆参观人数少的现状,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在宣传方法上不能简单地局限于一般的宣传报道,而是要通过各种渠道采取搞多种活动,达到宣传的目的。使人们通过参加了解活动的内容,知道博物馆,并进一步了解博物馆,同时也拉近博物馆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另外还要结合旅游进行宣传,开展旅游也是宣传和发展的最佳途径。例如辽金城垣博物馆策划的“一日走过三千年”的活动,就是通过一天参观3000年前的西周琉璃河遗址、2000多年前的大葆台西汉墓遗址和将近1000年的金中都水关遗址,了解北京城市发展的变迁。通过一天的旅游既传播了历史知识又宣传了遗址博物馆。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ybyq/10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