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污水处理 > 正文内容

二氧化碳麻醉的定义

2023-02-22 22:45:56污水处理1

二氧化碳麻醉的定义

二氧化碳麻醉:当吸入气二氧化碳分压增加超过一定的水平,肺通气量不能相应增加,使肺泡气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显著升高,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包括呼吸中枢活动的抑制,引起呼吸困难、头痛、头昏、甚至昏迷,出现二氧化碳麻醉。

吸入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时,肺泡气二氧化碳分压随之升高,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也升高,因而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气量增加。二氧化碳是调节呼吸运动最重要的生理性化学因素。一定水平的血二氧化碳分压对维持呼吸中枢的基本活动是必需的。

扩展资料:

呼气末二氧化碳在麻醉监护中的应用:

组织细胞代谢产生CO₂,经毛细血管和静脉运输到肺,呼气时排出体外。在产生、运输和排出的任何环节发生障碍,均可使CO₂在体内蓄积或排出过多,并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体内CO₂产量(VCO₂),肺泡通气量(V)和肺血流灌注量(Q)三者共同影响肺泡内二氧化碳分压(PACO₂)[2,3]。

CO2监测仪可根据不同的物理原理测定呼气末CO₂,包括红外线分析仪,质谱仪,化学CO₂指示剂等。最常用的CO₂监测仪是根据红外线吸收光谱的原理设计而成的。因CO₂能吸收特殊波长的红外线(4.3μm),当呼吸气体经过红外线传感器时,红外线光源的光束透过气体样本,光束量衰减,而衰减程度经过微电脑处理获得PETCO₂或呼气末二氧化碳浓度(CETCO₂),以数字(mmHg或kpa或%)和CO₂波形显示。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二氧化碳麻醉

如何设置呼吸机参数和调节参数

(1)潮气量:在容量控制通气模式下,潮气量的选择应保证足够的气体交换及患者的舒适性,通常依据体重选择5-12ml/Kg,并结合呼吸系统的顺应性、阻力进行调整,避免气道平台压超过30-35cmH2O.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时,潮气量主要由预设的压力、吸气时间、呼吸系统的阻力及顺应性决定;最终应根据动脉血气分析进行调整。

(2)呼吸频率:呼吸频率的选择根据分钟通气量及目标PCO2水平,成人通常设定为12-20次/分,急/慢性限制性肺疾病时也可根据分钟通气量和目标PCO2水平超过20次/分,准确调整呼吸频率应依据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综合调整VT与f.

(3)流速调节:理想的峰流速应能满足患者吸气峰流速的需要,成人常用的流速设置在40-60L/min之间,根据分钟通气量和呼吸系统的阻力和肺的顺应性调整,流速波形在临床常用减速波或方波。压力控制通气时流速由选择的压力水平、气道阻力及受患者的吸气努力影响。

(4)吸呼比(I:E)设置:机械通气患者通常设置吸气时间为0.8-1.2秒或吸呼比为1:1.5~2;限制性肺疾病患者,一般主张采用稍长的吸气时间、较大的I:E(通常为1:1.0~1:1.5),长吸气时间(>1.5s),通常需应用镇静剂或肌松剂。

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宜适当延长呼气时间,减小I:E,以利于充分呼气和排出二氧化碳,通常采用的I:E为1:2.0~1:3.0.但应注意患者的舒适度、监测PEEPI及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5)触发灵敏度调节:一般情况下,压力触发常为-0.5~-2.0cmH2O,流速触发常为1~5L/min,合适的触发灵敏度设置将明显使患者更舒适,促进人机协调;若触发敏感度过高,会引起与患者用力无关的误触发,若设置触发敏感度过低,将显著增加患者的吸气负荷,消耗额外呼吸功。

(6)吸入氧浓度(FiO2):机械通气初始阶段,可给高FiO2(100%)以迅速纠正严重缺氧,以后依据目标PaO2、PEEP水平、MAP水平和血流动力学状态,酌情降低FiO2至50%以下,并设法维持SaO2>90%,若不能达上述目标,即可加用PEEP、增加平均气道压,应用镇静剂或肌松剂;若适当PEEP 和MAP可以使SaO2>90%,应保持最低的FiO2。

(7)呼气末正压(PEEP)的设定:设置PEEP的作用是使萎陷的肺泡复张、增加平均气道压、改善氧合、减轻肺水肿,但同时影响回心血量,及左室后负荷,克服PEEPI引起呼吸功的增加。PEEP常应用于以ARDS为代表的I型呼吸衰竭,PEEP的设置在参照目标PaO2和氧输送的基础上,与FiO2与VT联合考虑,虽然PEEP设置的上限没有共识,但临床上通常将PEEP设定在5~20cmH2O。最初可将PEEP设定在3~5cmH2O,随后根据血气分析和血氧饱和度适当增加3~5cmH2O,直至能获得较满意的血氧饱和度。原则是达到最好的气体交换和最小的循环影响的最小PEEP.高水平的PEEP应注意监测血液动力学的变化。

(8)报警界限的设置:每分通气量:报警的上、下界限一般应分别设置在病人预置每分通气量上、下20%-30%;气道压力:报警上限一般应设置在维持病人正常潮气量所需吸气峰压之上10-15cmH2O;吸入氧浓度:上、下报警界限应为预置吸氧浓度的上、下10%-20% 。

(9)调节湿化器:加温湿化效果最好,出口处气体温度即湿化器温度,一般设置在30~35℃,湿度98~99%.湿化液只能用蒸馏水。高温报警设置不能高于37 ℃ ,低温报警设置不能低于30℃。

(10)启动呼吸机,连接呼吸囊(人工肺),检查是否漏气,观察呼吸囊的胀缩情况,使呼吸机正常运转。

(11)呼吸机工作正常,则与人体连接,严密监测,根据血气分析进一步调节。一般要求在上机半小时,行血气分析,根据其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以后每2小时重复检查,防止并发通气过度或通气不足。一般患者在吸氧浓度0.4以下,而血氧分压在60mmHg时,允许24小时行一次血气分析。

呼吸机的参数设置

一、呼吸机的潮气量的设置

潮气量的设定是机械通气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容量控制通气时,潮气量设置的目标是保证足够的通气,并使患者较为舒适。成人潮气量一般为5~15ml/kg,8~12mg/kg是最常用的范围。潮气量大小的设定应考虑以下因素:胸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呼吸机管道的可压缩容积、氧合状态、通气功能和发生气压伤的危险性。气压伤等呼吸机相关的损伤是机械通气应用不当引起的,潮气量设置过程中,为防止发生气压伤,一般要求气道平台压力不超过35~40cmH2O。对于压力控制通气,潮气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预设的压力水平、病人的吸气力量及气道阻力。一般情况下,潮气量水平亦不应高于8~12ml/kg。

二、呼吸机机械通气频率的设置

设定呼吸机的机械通气频率应考虑通气模式、潮气量的大小、死腔率、代谢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目标水平和患者自主呼吸能力等因素。对于成人,机械通气频率可设置到8~20次/分。对于急慢性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应设定较高的机械通气频率(20次/分或更高)。机械通气15~30分钟后,应根据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pH值,进一部调整机械通气频率。另外,机械通气频率的设置不宜过快,以避免肺内气体闭陷、产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一旦产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将影响肺通气/血流,增加患者呼吸功,并使气压伤的危险性增加。

三、呼吸机吸气流率的设置

1.容量控制/辅助通气时,如患者无自主呼吸,则吸气流率应低于40升/分钟;如患者有自主呼吸,则理想的吸气流率应恰好满足病人吸气峰流的需要。根据病人吸气力量的大小和分钟通气量,一般将吸气流率调至40~100升/分钟。由于吸气流率的大小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呼吸功和人机配合,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呼吸机的参数设置

一、呼吸机的潮气量的设置

潮气量的设定是机械通气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容量控制通气时,潮气量设置的目标是保证足够的通气,并使患者较为舒适。成人潮气量一般为5~15ml/kg,8~12mg/kg是最常用的范围。潮气量大小的设定应考虑以下因素:胸肺顺应性、气道阻力、呼吸机管道的可压缩容积、氧合状态、通气功能和发生气压伤的危险性。气压伤等呼吸机相关的损伤是机械通气应用不当引起的,潮气量设置过程中,为防止发生气压伤,一般要求气道平台压力不超过35~40cmH2O。对于压力控制通气,潮气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预设的压力水平、病人的吸气力量及气道阻力。一般情况下,潮气量水平亦不应高于8~12ml/kg。

二、呼吸机机械通气频率的设置

设定呼吸机的机械通气频率应考虑通气模式、潮气量的大小、死腔率、代谢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目标水平和患者自主呼吸能力等因素。对于成人,机械通气频率可设置到8~20次/分。对于急慢性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患者,应设定较高的机械通气频率(20次/分或更高)。机械通气15~30分钟后,应根据动脉血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和pH值,进一部调整机械通气频率。另外,机械通气频率的设置不宜过快,以避免肺内气体闭陷、产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一旦产生内源性呼气末正压,将影响肺通气/血流,增加患者呼吸功,并使气压伤的危险性增加。

三、呼吸机吸气流率的设置

1.容量控制/辅助通气时,如患者无自主呼吸,则吸气流率应低于40升/分钟;如患者有自主呼吸,则理想的吸气流率应恰好满足病人吸气峰流的需要。根据病人吸气力量的大小和分钟通气量,一般将吸气流率调至40~100升/分钟。由于吸气流率的大小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呼吸功和人机配合,应引起临床医师重视。

你是用的什么呼吸机啊,我只知道斯百瑞的呼吸机怎么调节参数。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wscl/98729102.html

返回列表

上一篇:如何利用呼末二氧化碳计算死腔与分流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