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污水处理 > 正文内容

cod中没有可生化性的部分在废水处理中是怎么被除去的

2022-12-09 20:27:18污水处理1

cod中没有可生化性的部分在废水处理中是怎么被除去的

1催化氧化法 在催化剂作用下,废水中的有机物可以被强氧化剂氧化分解,有机物结构中的双键断裂,由大分子氧化成小分子,小分子进一步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使COD大幅度下降,BOD/COD值提高,增加了废水的可生化性,经深度处理后可达标排放。用催化氧化法处理医药工业废水,可以克服传统生化处理医药废水效果不明显的不足,有效地破坏有机物分子的共轭体系,达到去除COD、提高可生化性的目的。催化氧化法中,选择催化剂和氧化剂是关键。选择合适的催化剂和氧化剂,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处理的废水再经过二次处理后可达标排放。如在活性炭载带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的催化作用下,采用Cl02作氧化剂处理医药废水,不但处理成本低,氧化性远高于次氯酸钠,而且不会生成三卤甲烷等致癌物质[3]。 2.内电解法 内电解法的原理是利用铁屑中铁与石墨组分构成微电解的负极和正极,以充入的污水为电解质溶液,在偏酸性介质中,正极产生具有强还原性的新生态氢,能还原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负极生成具有还原性的亚铁离子。生成的铁离子、亚铁离子经水解、聚合形成的氢氧化物聚合体以胶体形式存在,它具有沉淀、絮凝吸附作用,能与污染物一起形成絮体、产生沉淀。应用内电解法可去除废水中部分色度、部分有机物,并且提高废水的生化处理性能,增加生物处理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其反应机理为: 阳极(Fe): Fe=Fe2++2e E=-0.44V 阴极(C): 2H++2e=H2 E=0.00V 当有氧时: O2+4H++4e=2H2O E=1.23V O2+2H2O+4e=4OH- E=0.40V 实验证明,在内电解后,废水的可生化性能明显提高,这主要是由于在内电解的过程中产生的新生态氢和亚铁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能与废水中的难降解的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破坏其化学结构,从而提高了生物降解性能。此外。在电极氧化和还原的同时,废水中某些有色物质也由于参加氧化还原反应而被降解,从而使废水的色度降低。 3.吸附法 吸附法处理废水是通过活性炭、磺化煤等吸附剂和吸附质(溶质)间的物理吸附、化学吸附以及交换吸附的综合作用来达到除去污染物的目的。其具有以下特点[4]: (1)活性炭对水中有机物吸附性强; (2)活性炭对水质、水温及水量的变化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对同一种有机污染物的污水,活

铁碳填料、铁碳微电解工艺处理各类废水的工作原理?

铁碳处理法又称铁炭微电解法或铁炭内电解法,它是金属铁处理废水技术的一种应用形式,用铁炭法作为预处理技术来处理有毒有害、高浓COD废水具有一种独特的效果。铁炭法的处理机理目前尚未完全清楚,现在比较认同的一种解释是:在酸性条件下,铁与炭之间形成无数个微电流反应池,有机物在微电流的作用下被还原氧化。铁炭出水再用石灰或石灰乳中和,生成的Fe(OH)2胶体絮状物对有机物具有很强的絮凝吸附能力。因此,铁炭法是综合应用了铁的还原性质、铁炭的电化学性质和铁离子的絮凝吸附作用,正是这三种性质的共同作用,使用铁炭法具有很好的处理效果。

拓步环保的铁碳微电解填料的9个特点:

(1)防板结:经过高温冶炼,铁和碳融合为一体,这种铁碳一体式结构呈现出蜂窝状构架,这种构架可以有效地防止板结。

(2)高效性:铁碳一体式微电解填料内部有许多毛细管式的气孔,可以快速吸入废水,使其在内部反应,提高了反应效率。

(3)破环、断链:相互靠近的铁和碳浸泡在废水中时,会产生微电流,这种电流的综合作用会使得难降解化合物分子结构破环、断链。

(4)PH适用范围广:本产品的活性高,对水体PH值适用范围广(2-9),可大幅减少预处理调酸成本。

(5)多效性:微电解反应可以产生多种效应,借助铁碳之间1.2伏的电位差,可以产生微电流;微电流又会刺激废水产生新生态的氢和新生态的氧,这些新生态的氢和氧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和氧化性,会使得废水发生强烈的氧化还原反应,将难降解化合物转化为易降解化合物;同时产生的铁离子体现还原性的同时还是高效的絮凝剂。

(6)提高可生化性:可以有效提高废水的B/C值,将难生化废水转化为易生化废水。

(7)比表面积大:比表面积为1.2m2/g,大比表面积可以使得填料充分的与废水混合,从而提高反应效率。

(8)产泥量少:本填料的产泥量极少,不需要经常性地清理。

(9)免更换:本填料的使用寿命是没有限制的,不用频繁的更换填料,省去了繁琐的更换填料的过程。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wscl/35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