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坑开挖时地下水位监测要设多少观测点
基坑开挖时地下水位监测要设多少观测点
这个要看你基坑周边的环境了,如果周边空旷,没什么重要建构筑物的话不用几个,不然的话基坑外地下水位监测点应沿基坑、被保护对象的周边或两者之间布置,监耐扰测点间距宜为20~50m。相邻建昌圆旦筑、重要的管线或管线密集处腔仔应布置水位监测点;如有止水帷幕,宜布置在止水帷幕的外侧约2m处。
面积约为9800m 周长约为410m基坑形状较规则
水位观测孔的布置要求
1.抽水试验水位观测孔的作用
(1)观测孔中的水位,不存在抽水孔水跃值和抽水孔附近三维流的影响,能更真实地代表含水层中的水位,且观测孔中的水位,由于不存在抽水主孔“抽水冲击”的影响,水位波动小,水位观测数据精度较高。因此,利用观测孔的水位观测数据,可以提高井流公式所计算出的水文地质参数的精度。
(2)利用观测孔的水位,可用多种方法求解稳定流和非稳定流的水文地质参数。
(3)利乱罩用观测孔的水位,可绘制出抽水的人工流场图(等水位线或下降漏斗图),从而可帮助我们判明含水层的边界位置与性质、补给方向、补给来源及强径流带位置等水文地质条件。
(4)一般大型孔群抽水试验,可根据观测孔控制流场的时、空特征,作为建立地下水流数值模拟模型的基础。
2.水位观测孔的布置原则
观测孔在平面和剖面上的布置取决于抽水试验的目的任务、精度要求、规模大小、试验层的特点以及资料整理和计算方法等因素。如只为消除“井损”或水跃的影响,只在抽水孔近旁布置一个观测孔即可。不同目的任务和条件下的抽水试验,其水位观测孔的布置如下:
(1)为求取含水层可靠的水文地质参数的观测孔,一般应和抽水主孔组成观测线,据地下水径流条件、含水层性质和抽水时可能形成的水位降落漏斗的特点,布置观测线:
①均质各向同性、水力坡度较小的含水层,其抽水水位降落漏斗的平面形状为圆形,但抽水孔下游一侧水力坡度一般较上游大,故在与地下水流向垂直方向上布置一条观测线即可(图5-1a)。
②含水层均质、各向同性、地下水水力坡度较大,抽水水位降落漏形状一般为椭圆形(下游一侧水力坡度大,上游小)。可垂直和平行地下水流向(一般情况下或供水目的布置在下游,排水目的布置在上游)各布置一排观测孔(图5-1b)。
③对非均质含水层、水力坡度不大的地段,可垂直流向布置两排观测孔,平行流向布置一排观测测孔(图5-1c)。
④对非均质各向异性的含水层,且水力坡度大的地段,可以抽水孔为中心,呈“十”字型布置4排观测孔(图5-1d)。
⑤均质各向异性的含水层,抽水水位降落漏斗常沿着含水层贮、导水性质好的方向发展(延伸),该方向为水位漏斗长轴,水力坡度小;相反,贮导水性差的方向为漏斗短轴,水力坡度较大。因此,抽水时的水位观测孔应沿着不同贮、导水性质的方向布置,以分别取得不同方向的水文地质参数。
(2)为某些专门目的进行抽水试验时,观测孔的布置以能解决实际问题为原则。例悔陪族如,为了查明含水层的边界性质和位置时,观测线应通过主孔,垂直于欲查明的边界位置,并应在边界两侧附近都要布置观测孔。
(3)对干扰井群抽水及大型抽水试验,应比较均匀的布置观测孔,以控制整个流场的变化和边界上的水位和流量。
图5-1 抽水试验观测孔平面布置示意图
(a)垂直流向一条观测线;(b)垂直、平行流向各一条观测线;(c)垂直流向两条、平行流向一条观测线;(d)垂直和平行流向各两条观测线
1―地下水流向;2―抽水孔;3―观测孔
(4)观测孔的数目、距离、深度,主要取决于抽水试验的目的任务、精度要求和抽水试验类型。
观测孔数目:为求参,一般一个观测孔即可。在观测线上一般为2个以上,以便使用多种方法求参。如需确定漏斗形状,则一条观测线上不应少于3个观测孔,对于判定水力联系及边界性质的抽水试验,观测孔应为1~2个。
观测孔的距离:一般是按抽水漏斗水面坡度碧弊变化规律,愈近主孔距离应愈小,愈远离主孔距离应愈大。为避开抽水孔三维流和紊流的影响,最近的观测孔(第一个观测孔)距主孔的距离,一般应约等于含水层的厚度(至少应大于10m),最远的观测孔应能观测到明显的水位下降,一般要求观测到的水位降深应大于20cm。相邻观测孔的距离,亦应保证两孔的水位差必须大于20cm。对于非稳定流抽水试验,观测孔的间距应在对数轴上分布均匀,而且孔间间距应比稳定流者小,以保证抽水初期观测。
观测孔深度:一般要求揭穿含水层,至少深入含水层10~15m,或观测孔孔深达抽水主孔最大降深以下。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