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除臭滤池设备(生物除臭滤池设备基础)
一、生物除臭滤池排出的污水怎么处理?
生物除臭滤池排出的污水一般直接混入污水原水,经过原水冲稀后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需要看你原有污水处理系统是什么样子的,在判断是否有效。
二、高负荷生物滤池?
其构造和滤料与普通生物滤池同,但其水力负荷和有机负荷都比普通生物滤池较高的一种生物滤池。
常采用连续运行方式。废水在滤池中停留时间短,只有易于分解氧化的有机物才被净化,因此,这种滤池的净化程度较低,二次沉淀池中沉淀的污泥也较多。但由于水利负荷大,滤池不易堵塞。有时也可采用回流运转方式(将生物滤池部分出水回流到滤池前)。高负荷生物滤池的水力负荷为10-30m3 /(㎡·d),有机负荷为800~1200BOD5 g/(m3·d),有机物去除率达75-90%,因而较普通生物占滤池地少。三、什么是生物滤池?
生物滤池又称生物接触氧化法,其在反应器内设置填料,经过充氧的废水与长满生物膜的填料相接触,在生物膜生物的作用下,污水得到净化。
生物滤池具有体积负荷高,处理时间短,占地面积小,生物活性高,微生物浓度较高,污泥产量低,不需污泥回流,出水水质好,动力消耗低等优点;但由于生物膜较厚,脱落的生物膜易堵塞填料,生物膜大块脱落时易影响出水水质。该技术适用于大中型养殖场污水处理。
主要参数:水力滞留期该工艺水力滞留期通常为2~12天,BOD5容积负荷通常为1.0~1.8千克/(米3?天)。
四、曝气池生物滤池类型?
曝气生物滤池,简称BAF,是80年代末在欧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工艺,于90年代初得到较大发展,最大规模达几十万吨每天,并发展为可以脱氮除磷。
五、马桶除臭设备?
空气负压技术除臭
根据空气负压技术,巧妙的利用冲水道来做为吸气通道,通过排水阀的中空通道,将臭气完全吸入排水管道,经过水、活性炭等天然除臭介质快速三重过滤,将各种有害气体净化后排出,从根源上解决了臭味问题。
目前市场上智能环保水件拥有此项专利技术,此除臭原理相对于传统办法来说,更环保节能,整个过程全部利用天然介质除臭,不会对空气产生二次污染,并且除臭效果达到99%以上;电机使用12伏电压,安全省电,月耗电不到一度。
六、生物除臭的原理?
生物除臭原理:大水、微生物和氧存在的条件下,利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氧化分解发臭物质,以达到净化气体的目的。生物处理大致可以分为3个过程。
1、恶臭气体被填料载体(固有微生物)吸附;2、恶臭气体向微生物表面扩散、被微生物吸附;3、微生物将恶臭气体生物降解。
不含氮的恶臭物质被分解成CO和H₂O,含硫恶臭物质被分解成S,SO₃²⁻,SO₄²⁻,含氮恶臭物质则被分解成NH₄⁺,NO₂⁻,NO₃⁻。
七、过滤池在生物池上吗?
过滤池是在生物池上方。
生物池是依靠某些菌种来降解水中过量的蛋白质,防止水质营养化,达到维持水质的目的。
所有的过滤系统无一例外的都是先经过物理过滤虑除大颗粒的污物,然后经过过滤的水流再进入生物过滤系统进行蛋白降解的过程。以消除水中由此产生的等各种有害物质。
八、生物滤池容积计算公式?
你说的是过滤速率吗?
体积除以截面积等于高度。
滤速乘以停留时间等于高度。
停留时间可以用填料的孔隙率乘以体积表示。
九、baf曝气生物滤池原理?
1.曝气生物滤池(BAF)——基本原理 BAF基本原理在于以颗粒填料为介质,通过附着在填料上生物膜及胞外聚合物吸附截留作用、微生物氧化分解作用及沿水流方向形成的食物链分级捕食作用,实现去除水中污染物的目的。
2.曝气生物滤池(BAF)——特点 BAF特点:该技术具有出水水质好、水力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投资及运行费用低、抗冲击负荷能力强...
3.曝气生物滤池(BAF)——填料 在曝气生物滤池中,填料是核心组成部分,其对曝气生物滤池...
十、生物除臭法是什么?
1 生物除臭原理生物除臭系统采用了液体水洗吸收和生物降解处理的组合工艺。恶臭气体首先被液体(水)有选择地吸收形成混合污水,再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其中的污染物降解。
先将人工筛选的特种微生物菌群固定于填料上,当污染气体经过填料表面时,可从恶臭气体中获得营养源的那些微生物菌群,在适宜的温度、湿度、pH 值等条件下,会快速生长、繁殖,并在填料表面形成生物膜。
当臭气通过其间,有机物被生物膜表面的水层吸收后被微生物吸附和降解,得到净化再生的水被重复使用。
恶臭气体被去除的实质是恶臭气体作为营养物质被微生物吸收、代谢及利用。 2 生物除臭的工艺流程除臭系统整个工艺流程大体可以分为4 步:
(1)将气浮池的恶臭气体加盖收集,用引风机加压后送至生物滤池。
(2)恶臭气体进入生物滤池,在循环水的喷淋润湿下,恶臭气体同水接触并溶解到水中。
(3)水溶液中的恶臭成分被微生物吸附、吸收,进入微生物细胞的恶臭成分作为营养物质为微生物所分解、利用,从而使污染物得以去除。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