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成都,冬天家里一直用的空气净化器,听说新风系统要好些,有啥区别呢?
肯定有区别啊,光费用就差别大了,空清最多能给家里通通风,覆盖的面积较小,而新风系统是一种新型的室内通风排气设备,除了具备传统通风系统的基本功能,还具有除臭、除尘、排湿、调节室温等多项功能。我是因为鼻子过敏,对空气要求很高,所以早几年就装了新风系统,用了几年了,噪音低、耗能小,也没有出过什么问题,关键对成都现在这种雾霾天气,有很大的帮助,美景舒适家的就挺好。 ------------- 如果我回答对你有帮助,请关注我一下。或有其他问题也可以关注我,给我发私信
锤子被曝解散成都团队,距获得成都市国资投资6亿元刚刚一年,谁是其中的冤大头?
关注我,获取更多深度解读
最近股市水逆,老罗也水逆。锤子手机的高光时刻,全贡献给老罗发布会相声时间了,反正锤子手机的出货量太过小众,怎么看也撑不起它的融资价值。这么看来,成都市国资委真是最后一个接盘的冤大头。
老罗也许会是一个厉害的产品经理,但他做CEO有点跑偏了。锤子手机最应该做的是尽快盈利,尤其是有了成都国资委6亿融资之后,迟迟不盈利迟早玩完。但老罗还是带着锤子做情怀,今年花大力气推了个风马牛不相及,重新定义个人电脑的TNT(工作站),搞出了个治标不治本的子弹短信,这些对于锤子手机的核心业务一点帮助都没有。
尽管锤子便签、闪念胶囊这些app细节处理的非常好,但是无法带动锤子手机销量,赚不到钱,团队能怎么维持?
锤子手机入局也不算晚,智能机这一波淘汰赛,乐视、酷派、金立接连出局,当年跟小米同一梯队的魅族也错过最佳时机,今年虽有逆袭,但产量依旧是个坑。锤子手机最早的情怀玩的还不错,早在2014年,就定价3000多那么贵,一直碰瓷苹果,被业界调侃为苹果母公司,强调情怀和品质,订单量太少,与下游产业链合作完全没有优势。
产品上市之后又一再打脸,销量不佳,没多久就开始降价。这些行为,十分伤粉,后面支持锤子的锤粉越来越少。后面锤子手机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进步,情怀的旗号也不好使了。
以前新机上市,圈子里还经常看到有朋友自费支持锤子,今年TNT搞了这么一出,朋友圈对锤子手机的热情锐减。
总的来说,锤子手机的段子比手机本身出名多了。
机会只有一次,现在整体国产机市场头部位置已经被小米、华为、OPPO、VIVO占领,锤子没能在智能机野蛮生长期快速占领市场,现在已经不可能实现逆袭,也没有学着商人姿态专攻海外市场。
手机不像二次元领域,靠一波小众死忠粉丝还能产生不错的经济效应,从而存活下来。手机客单价高,更换周期长,苹果用户换机会继续选择苹果机,小米用户换机也首选小米机,谁也不会去选一款小众的,没有什么明显优势的锤子手机,手机领域只有最大和死亡两条路可选。
我是吴怼怼,虎嗅、36氪、钛媒体、产品经理等专栏作者、前澎湃新闻记者,专注互联网科技文娱解读,更多深度解读,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毫无疑问,成都市的国资投资平台是冤大头。
在去年8月投资锤子的时候,成都市国资平台是担了巨大风险的,因为那时候锤子手机就处于生死的边缘。而据《财经》报道,罗永浩曾找过小米、百度、阿里巴巴、360等公司,但在深入了解了锤子的业务情况后,均选择放弃。
成都市太缺少像样的科技企业了(虽然成都市生成自己科技产业很强,但都是外来企业,总部在外地,成都只是产业链低端环节的外包),对于科技企业的“贪婪”战胜了对投资风险的恐惧。这个时候成都市以6亿元投资作为“诱惑”,提出条件要让锤子科技搬迁到成都,对他们自己来说,有点“抄底”锤子的意思。
(锤子科技融资情况,其中最后一轮的成都东方广益就是成都国资平台)
炒过股票的人都知道,抄底是个技术活,是有很大风险的,因为一不小心就抄到半山腰。成都市国资显然就是抄到了半山腰——智能手机行业从去年年初开始就步入下行周期,市场份额向大型厂商集中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乐视手机早就完蛋了,酷派破产了,金立资不抵债了,魅族还在苦苦支撑,对锤子手机来说,从诞生开始就处于随时会死亡的状态,而从去年开始,锤子的困境就越发明显,因为智能手机出货量在下滑。
为了应对智能手机业务的颓势,锤子科技在拿到成都市国资的投资后,开始了多元化发展,颇有点学习小米的味道。于是我们看到了锤子科技卖VR设备、空气净化器、TNT(工作站)、云office,还有昙花一现的子弹短信等。但锤子手机的用户太少了,远远达不到小米那样通过上亿米粉做生态运营的条件。
本身实力不够,资金链紧张,锤子这样的动作,也不过是在做垂死的挣扎——万一某个项目成功了呢?在这样的过程中,成都市国资对于罗永浩的限制作用是非常有限的,因为锤子科技的困境并非成都市国资所能解决,也只能任由老罗折腾,死马当活马医。
虽然锤子科技方面极力否认清退团队的说法,但媒体记者在上班高峰期潜入锤子科技办公室看到的空荡荡的场面,足以说明问题。
今年5月,锤子科技账上的可用现金仅剩5000万人民币,留给罗永浩的时间不多了。
成都市国资的钱是谁的钱?其实归根结底还是成都市民的钱,或许是纳税,或许是政府卖地的收入(拿钱买地的也是市民),所以最大的冤大头,还是成都市市民。6亿元平摊到1600万成都人身上,相当于每人37.5元钱,大致等于吃一顿串串的钱。
关注孔方财经,让你第一时间了解热点财经事件背后的经济原理。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