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净化器去除细菌的原理是什么?
空气净化器是将污风吸入,经过内部滤网后在排除,根据风扇的功率,滤网的空间安排,如果风力过于强劲,经过滤网后排出的空气还会是还有污染物质,只有再次吸入空气,经过滤网,才能最大限度的消除污染物。在空气流动,开窗通风的情况下,净化器的除醛功能基本没用,很大程度上成了不称职的吸尘器。因为自然通风,空气是流动的,说不定吸进入净化器的空气,从进化器排出时,就被自然通风的流动性带出了室外,也就是净化器的作用归零。
因此净化器的功能只有在封闭的空气流动性差的环境中才会大显神通。只有那样,净化器才能反复的想洗菜一样,通过滤网清洗空气。净化器标榜的99.99%除醛率就是在密闭空间中工作,反复清洗空气,在一段时间后,甲醛浓度急剧降低。
只有让净化器反复清洗同一片空气,才能达到净化空气的目的,否则一旦处于自然通风的情况下,净化器清洗的空气都不是同一片空气,可能刚清洗的就被送出了室外。也可能滤网过脏,就像洗手的水越来越脏,不更新滤网,净化器本身就是一个新的污染源!!!
净化器每次进风出风的净化效率可以通过一个小小的实验来验证:
就是将天然气管子对着净化器,打开放出一些天然气,让净化器吸入,然后在嗅一下排出的气体。基本上表明净化器一次的净化效率是很低的。
需要反复多次。如果空间越大,天然气在空间中分布得越广,净化器的净化效率就会越低,需要的净化时间就越长,而对于人而言,是不可能等那么长时间,还不如开窗通风。
对于室内空气,依据2013年世界联合卫生组织《室内空气质量指南》指出,在欧洲地区,每年至少有400人死于一氧化碳中毒,14%的肺癌患者是由于吸入了居室中的氡造成的。有足够证据表明空气中的苯与白血病有着因果关系。室内空气的污染源主要来自四个方面,比如水泥,涂料、油漆、家具等建筑和建材资料.室内空气中的化学污染物主要包括苯、一氧化碳、甲醛、二氧化氮、氡、三氯乙烯等九种物质。
在这份报告中,被列在第一位的是苯,苯可以使人致癌,尤其是导致白血病的高发,及其微小的数量就会产生危害,安全环境中不应该有苯存在。
排在第二位的是一氧化碳。安全标准是每立方米空气中含7毫克,时间限度为24小时,超量的一氧化碳则可能导致运动能力下降和缺血性心脏病的风险增加。
排在第三位的是甲醛。报告设定的安全标准是每立方米中含量0.1毫克,时间限度为30分钟,超量或超时则会伤害肺部功能,并可能患上鼻咽癌和白血病。
这份报告明确表明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自然通风。
不仅如此,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室内空气应无毒、无害、无异常嗅味,每人每小时新风量(从室外引入的新鲜空气)不小于30m3,应经常保持自然通风。
正所谓,真理全世界都通用!
当然了空气净化器也有自己的用武之地,对于医院,封闭空间的写字楼等环境,净化器反复洗刷同一片空气的作用就会很好的发挥。不过别忘了经常换滤网,避免二次污染就显得很重要。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