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有哪些分级?
一、土壤环境质量标准有哪些分级?
基于安全种植,按照《土壤环境质量标准KGB15618—1995),标准分级如下:
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环境质量的限制值。
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
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业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各类种植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的级别规定如下:I类种植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II类种植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m类种植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
二、大气环境质量主要监测哪些指标?
数据来源:每个地级市环境保护局的环境监测站都有一个或者多个监测点(点位处设置有PM2.5采样器),一般设置在环保局楼顶,其他点位设置具体位置依情况而定的,数据就是来自这里。
这数据通常是指的PM2.5的日平均值,就是采样时间一般大于20个小时每天。标准:目前只要发布PM2.5数据的城市使用的标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这个标准规定的是2016年才实施,但是文明城市和其他国家试点城市已开始使用此标准。措施:PM2.5超标国家近段时间以来采取的措施很多,例如关停环保不达标企业(主要是燃煤消耗量大、环保措施不齐全的),机动车道路洒水抑尘等。中国的环保形势严峻,环保部门相对其他政府部门也是个弱势部门,一个污染型项目领导说了必须上马,环保部门也没得办法~不说 了,说多了就得被查水表。。。三、土壤的类型有哪些?各自特点,分布?
土地是包含地球特定地域表面及其以上和以下的大气、土壤与基础地质、水文与植物,还包含这一地域范围内过去和现在人类活动的种种结果,以及动物就人类目前和未来利用土地所施加的重要影响。
根据土地的性状、地域和用途等方面存在的差异性,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土地归并成若干个不同的类别。
中国的土地目前大致有三种分类:
1.按土地的自然属性分类,如按地貌、植被、土壤等进行分类。
2. 按土地的经济属性分类,如按土地的生产水平、土地的所有权、使用权等进行分类。
3.按土地的自然和经济属性以 及其他因素进行的综合分类,如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我国土壤类型特征:
(一)西南部(包括海南岛及云南南部):土壤类型:砖红壤
特征:砖红壤是 热带雨林或季雨林中的土壤在热带季风气候下,发生强度富铝化作用和生物富集作用而发育成的深厚红色土壤,以土壤颜色类似烧的红砖而得名。
砖红壤是具有枯枝落叶层、暗红棕色表层和棕红色( 10R5/6)铁铝残积B层的强酸性铁铝土。但中国的雷州半岛和海南岛北部由玄武岩母质发育的砖红壤呈暗红色,土层深厚,质地粘重,粘粒含量高达60%以上,呈酸性至强酸性反应。
(二)长江下游及西藏南部:土壤类型:红壤
特征:缺乏碱金属和碱土金属而富含铁,铝氧化物,呈酸性红色。红壤在中亚热带湿热气候常绿阔叶林植被条件下,发生脱硅富铝过程和生物富集作用,发育成红色,铁铝聚集,酸性,盐基高度不饱和的铁铝土。红壤、黄壤、砖红壤可统称之为铁铝性土壤。
(三)西藏中北部·新疆南部及天山:土壤类型:未发育
(四)我国北方地区:土壤类型:棕壤及褐土
特征:呈微酸性反应,心土层(B层)呈鲜棕色。成土母质多为酸性母岩风化物。主要分布地区的年平均气温约为 12℃,≥10℃的积温在4000℃上下,年降水量600~900毫米,半湿润暖温带地区碳酸盐弱度淋溶与聚积,有次生黏化现象的带棕色土壤,又称褐色森林土。(五)新疆中东部及内蒙古西部:土壤类型:温带荒漠土
特征:温差大、降雨量少、植物稀疏。化和成土作用微弱。由于降水量少,土体中的各种元素,基本是不迁移,或移动极弱,碳酸钙在土壤表面积聚,石膏和易溶盐类淋洗不深,在剖面中积累。
土壤的组成与母质近似、有机质含量甚微、地表多砾石,具有龟裂化、漆皮化、砾质化和碳酸盐表聚。(六)东北地区的西部和内蒙古东部宁夏至西宁狭长地带:土壤类型:黑钙土
特征:土壤中有机质的积累量大于分解量,土层上部有一黑色或灰黑色肥沃的腐殖质层,在此层以下或土壤中下部有一石灰富积的钙积层。
四、中国土壤资源的特点有哪些?
特点:①山地多,平地少,开发利用极其不便;②难以利用的沙漠、戈壁、高寒荒漠、石山和冰川及永积雪地,面积广,占到全国土地总面积的将近18%;③在可供农用土地中,草地比重大(占土地总面积41.58%),林地次之(17.95%),耕地最少(仅占14.2i%);④耕地的质量不高(高产田地不及1/3),而且退化严重;⑤可耕地的后备资源少,再由于人口多而增长快,人均耕地日益减少,成为突出矛盾。
五、中性或微碱性的土壤有哪些特点?
主要有15种土壤类型,分别是砖红壤、赤红壤、红黄壤、黄棕壤、棕壤、暗棕壤、寒棕壤、褐土、黑钙土、栗钙土、棕钙土、黑垆土、荒漠土、高山草甸和高山漠土。
区域:海南岛、雷州半岛、西双版纳和台湾岛南部。
特点:风化淋溶作用强烈,易溶性无机养分大量流失,铁、铝残留在土中,颜色发红。
土层深厚,质地粘重,肥力差,呈酸性至强酸性。
2、赤红壤区域:滇南的大部,广西、广东的南部,福建的东南部,以及台湾省的中南部。
特点:风化淋溶作用略弱于砖红壤,颜色红。
土层较厚,质地较粘重,肥力较差,呈酸性。
3、红黄壤区域:长江以南的大部分地区以及四川盆地周围的山地。
特点:有机质来源丰富,但分解快,流失多,故土壤中腐殖质少,土性较粘,
六、监测空气、土壤污染程度的蕨类植物有哪些?
藻类植物:
淡水藻:衣藻、水绵
海洋藻:海带、紫菜,裙带菜、马尾藻
苔藓植物:
泥生:葫芦藓、地钱
水生:钱苔
附生:悬藓
石生:黑藓
除此之外还有墙藓
蕨类植物:
肾蕨、卷柏、贯众、满江红、江南星蕨、胎生狗脊
七、酸性土壤有何特点?
1 块状结构体:近似立方体型,长、宽、高大体相等,走私一般大于3cm,1-3cm之内的称作核状结构体,外形不规则,多在粘重而乏有机质的土中生成,熟化程度低的死黄土常见此结构,由于相互支撑,会增大孔隙,造成水分快速蒸发跑墒,多有压苗作用,不利植物生长繁育。
2 片状结构体:水平面排列,水平轴比垂直轴长,界面呈水平薄片状;农田犁耕层、森林的灰化层、园林压实的土壤均属此类。不利于通气透水,造成土壤干旱,水土流失。
3 柱状结构体和棱状结构体:沿垂直轴排列,垂直轴大于水平轴,土体直立,结构体大小不一,坚实硬,内部无效孔隙占优势,植物的根系难以介入、通气不良、结构体之间有形成的大裂隙,既漏水又漏肥。
4 团粒结构体:这是最适宜植物生长的结构体土壤类型,它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土壤肥力的水平和利用价值。其能协调土壤水分和空气的矛盾;能协调土壤养分的消耗和累积的矛盾;能调节土壤温度,并改善土壤的温度状况;能改良土壤的可耕性,改善植物根系的生长伸长条件。
八、森林土壤有什么特点?
森林土壤是自然形态的土壤,而农田土壤有土壤耕层。
土壤耕层是对于耕作的土壤来说的,对于仍处于自然形态的土壤来说是没有这个概念的。土壤耕层的形成是由于人类的农业种植活动扰乱了土壤的自然状态下的结构,是土壤表层大约0-20cm。土壤耕层以下的层次称为耕底层。对于土壤耕层到底有多厚是如何划分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土壤学专家王益权教授认为区分土壤耕层主要是有两个出发点:一是土壤的肥力,也就是土壤主要的养分有机质的集中层;二是土壤的根系的长度,耕作层自然要与植物根系所对应。根据这两点各个地方的耕层是不一致的,但是为了研究方便我们一般来说把从土表面0-20cm这个垂直厚度作为土壤的耕层厚度。土壤耕层一方面富集了土壤主要的肥力,另一方面也是土壤根系的主要集中部分。具体研究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土壤的耕层厚度。因为有的植物像黄瓜和草莓的根系比较浅,阔叶乔木的根系也比较浅,而禾谷类的根系就比较深。土壤刨面试验表明在我国农业的发祥地杨凌,八米以下仍然可见小麦的根系。
土壤,是由一层层厚度各异的矿物质成分所组成大自然主体。土壤和母质层的区别表现在于形态、物理特性、化学特性以及矿物学特性等方面。由于地壳 、水蒸气、 大气和生物圈的相互作用,土层有别于母质层。它是矿物和有机物的混合组成部分,存在着固体,气体和液体状态。疏松的土壤微粒组合起来,形成充满间隙的土壤的形式。这些孔隙中含有溶解溶液(液体)和空气(气体) 。因此,土壤通常被视为有多种状态 。
九、土壤标准样品有什么特点?
标准样品是一种材料或物质,这种材料具有以下特点:
(1)这种材料的一种或多种性被确定,即给出了一个或多个特性的标准值。
(2)这种材料具有足够的均匀性,即不同的最小单元对测试结果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3)标准值的确定要足够好。这就要有一套足够好的程序来保证。另外,“足够好”也不要求过高的准确度(精确度),只要能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就可以啦。
比如马克隆值标准样品在使用中的允差为正负0.1马克隆值,因此它的标准值的准确度在允差范围内即可,不需要更高的要求。
十、富硒土壤有什么特点?
富硒土壤是富含硒的地质体及其风化产生的土壤,是农、林、果业发展的优势土壤资源。
富硒土壤区中平均含硒量在0.44mg/kg以上(平均含硒量超过0.40mg/kg即算富硒),最高平均值达0.84mg/kg。硒是人体和动物必需的微量元素,研究表明,硒能改善动物机体的免疫力,提高人体抗癌能力,抑制镉、砷、汞、银等重金属毒性。由于饮食是动物和人体摄取硒的主要途径,土壤-农产品系统中硒的迁移累积规律以及主要影响因素,如土壤硒含量与赋存形态,是硒生态地球化学与生命健康研究的热点,其开发利用已为社会广泛关注。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