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挥发性有机物土壤监测技术规范?
一、半挥发性有机物土壤监测技术规范?
1.重金属和无机物(7项):
砷、镉、铬(六价)、铜、铅、汞、镍;
2.挥发性有机物(27项):
四氯化碳、氯仿、氯甲烷、1,1-二氯乙烷、 1,2-二氯乙烷、1,1-二氯乙烯、顺-1,2-二氯乙烯、反-1,2-二氯乙烯、二氯甲烷、1,2-二氯丙烷、1,1,1,2-四氯乙烷、1,1,2,2-四氯乙烷、四氯乙烯、1,1,1-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乙苯、苯乙烯、甲苯、间二甲苯+对二甲苯、邻二甲苯;
3.半挥发性有机物(11项):
硝基苯、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b]荧蒽、苯并[k]荧蒽、䓛、二苯并[a,b]蒽、茚并[1,2,3-cd]芘、萘;
二、土壤采样技术规范?
土壤样品采集技术规范土壤样品的采集,是土壤测试的一个重要环节,采集有代表性的样品是如实反映客观情况,是测土配方施肥的先决条件,因此,应选择有代表性的地段和有代表性的土壤采样,为保证土壤样品的代表性,必须采样前要详细了解采样地区的土壤
三、雨水监测技术规范?
是指规定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监测项目与相应监测分析方法、流域监测、监测数据的处理与上报、污水流量计量方法、水质监测的质量保证、资料整编等内容。
本规范规定了污染物总量控制监测、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应急监测的基本方法。
四、农业监测技术规范?
现代农业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也叫农业物联网监测系统、农业物联网远程监控系统等,是托普物联网为提高现代集约型农业生产效率,实现精细化、全方位、智能型管理提出的解决方案。现代农业物联网远程监测(监控)系统是将采集数据经行分析后进行的全自动监控灌溉、施肥、喷药、降温和补光等一系列操作,它由中央控制柜与多节点数据采集器构成两级分布式计算机控制网络,具有分散采集,集中操作管理的特点,系统配置可以根据要求灵活增加或减少。
通过传感器实时采集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参数,并传到各个节点,数各个节点实现和上位机的通讯,在计算机软件界面上可显示所采集到环境参数的值,可进行数据设定、存贮、报警。
五、vocs监测技术规范?
答:VOCs监测技术规范:HJ732 - 2014《固定污染源废气挥发性有机物的采样气袋法》。
六、监测技术规范标准?
1. 监测设备和仪器必须符合标准和规定,且经过校准和检定。
2. 监测数据必须真实、准确、完整、可靠,并有明确的监测时间和地点。
3. 监测人员必须具有专业技术和操作能力,并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考核。
4. 监测记录必须保存完好,包括监测数据、监测仪器校准记录、监测操作记录等。
5. 监测数据必须按照规定的格式和标准进行处理和报告,确保数据的可比性和评估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污染源监测技术规范是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我们也应该加强对污染源监测技术规范的研究和推广,提高污染源监测的水平和效率。
七、铁路监测技术规范?
1.《新建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101-99)
2.《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TB10601-2009)
3.《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条文说明》(TB10601-2009)
二.路基沉降观测断面设置原则
1.路基沉降观测断面的设置及观测断面的观测内容根据沉降控制要求、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方法、路堤高度、堆载预压等
具体情况并结合施工工期确定,同时还需根据施工核对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
2.观测断面一般按以下原则设置,同时满足设计文件要求:
(1)路基沉降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堑、高度小于5m的路堤可放宽到100m;过渡段和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
(2)一个沉降观测单元(连续路基沉降观测区段为一单元)不少于2个观测断面。
三.路基沉降观测点设置原则
(1)各部位观测点设在同一横断面上,这样有利于测点看护,便于集中观测,统一观测频率,更重要的是便于各观测项目数据的综合分析。
①正线路堤地段,一般每100m设一个完整的沉降监测断面,中间50m一个一般的沉降监测断面。过渡地段监测断面需加密。一般桥路过渡段,在距台尾5m处各设一个完整的沉降观测断面,1m、20m、30m等处各设一个一般的沉降观测断面。涵洞等横向构筑物,在涵洞一侧(最好在填土较高一侧)5m处设一个完整的沉降观测断面。完整的沉降监测断面除按过渡段及距离确定外,还应选择路基较高,或加固较深的断面。
四、观测元器件与埋设技术要求
测点及观测元器件的埋设位置按设计图进行,且标设准确、埋设稳定。观测期间应对观测点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施工机械的碰撞,人为因素的破坏,务必使观测工作能善始善终,取得满意成果。
(1)位移观测桩:位移观测桩采用C15钢筋混凝土预制,断面采用15cm×15cm正方形,长度不小于1.5m,并在桩顶预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边桩埋置深度在地表以下不小于1.4m,桩顶露出地面不大于10cm。埋置方法采用洛阳铲打入设计深度,将预制边桩放入孔内,桩周以C15混凝土浇筑固定,确保边桩埋置稳定,位移观测桩在一般路基填筑前埋设。
(2)沉降观测桩:桩体选择Φ20mm不锈钢棒,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底部焊接弯钩,待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后(有堆载预压地段在基床底层施工完成后)通过测量埋。
八、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规范规定了地表水和污水监测的布点与采样、监测项目与相应监测分析方法、流域监测、监测数据的处理与上报、污水流量计量方法、水质监测的质量保证、资料整编等内容。
本规范规定了污染物总量控制监测、建设项目污水处理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应急监测的基本方法
九、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将土壤分为几类?
根据土壤应用功能和保护目标,划分为三类:I类为主要适用于国家规定的自然保护区(原有背景重金属含量高的除外)、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源地、茶园、牧场和其他保护地区的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保持自然背景水平。Ⅱ类主要适用于一般农田、蔬菜地、茶园果园、牧场等到土壤,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Ⅲ类主要适用于林地土壤及污染物容量较大的高背景值土壤和矿产附近等地的农田土壤(蔬菜地除外)。土壤质量基本上对植物和环境不造成危害和污染。一级标准为保护区域自然生态、维持自然背景的土壤质量的限制值。二级标准为保障农业生产,维护人体健康的土壤限制值。三级标准为保障农林生产和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临界值。各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标准的级别规定如下:Ⅰ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一级标准;Ⅱ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二级标准;Ⅲ类土壤环境质量执行三级标准。
十、土壤调查技术规范?
如果污染物浓度均未超过GB36600等国家和地方相关标准以及清洁对照点浓度(有土壤环境背景的无机物),并且经过不确定性分析确认不需要进一步调查后,第二阶段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工作可以结束;否则认为可能存在环境风险,须进行详细调查。
标准中没有涉及到的污染物,可根据专业知识和经验综合判断。
详细采样分析是在初步采样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样和分析,确定土壤污染程度和范围。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