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监测 > 正文内容

农田环境监测(农田环境监测系统)

2023-04-17 19:30:59环境监测1

一、哪些农田不是基本保护农田?

一般来说,没有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内的耕地就不是基本农田。基本农田内限制很多。严禁在农田上从事非农业项目、基本农田严禁种树或者搞绿化景观、毗邻公路的基本农田两项放宽标准、禁止破坏基本农田土层,倒卖土方、造鱼塘等等、基本农田上禁止搞果园,种植经济类作物。

二、环境监测司和环境监测站的关系?

一般来讲,环境监测机构是由同一级政府的环境主管部门设立,比如说国家环境保护部,下设国家环境监测总站,环境监测总站为独立的法人单位,工作上受环保部领导,所以环保部为方便管理,在部内设立监测司,管理和指导环境监测总站;省级的环境主管部门为环保厅,下设环境监测中心站,一般设立监测处管理环境监测中心;地市级、县级下设环境监测站,一般设立监测科(或其他科室代管)管理监测站。

三、农田对联?

上联:种田免税农民高兴,下联:财务公开百姓放心。

上联:禽语引烟霞,一园蔬果随风笑;下联:稻花香午梦,满畈茶葵向日荣。

上联:居有楼,行有车,昨天如梦;下联:田免税,学免费,今日成真。

上联:时雨惠三农,和谐更万象;下联:薰风荣百业,发展又一春。

四、农田造句?

可以造句:他家有一大片绿油油的农田。

五、农田被洪水冲毁导致农田流失?

1. 土壤流失加剧

特别是坡地,经暴雨冲刷后,表土层(耕作层)的肥沃土壤被带走,底土砾石裸露,土壤的良好耕作性能受到破坏。据测算,坡耕地表土层平均减少了0.2~0.3厘米厚,平均每亩耕地流失表土20多吨,地表腐殖质全部被冲刷走,光山秃岭、崖石裸露的现象随处可见,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不可低估。

2. 地势低洼的湖田(冷浸田、泥烂田)有毒物质增多

一般情况下,各地均有地势低洼的农田(特别是湖田),有的由于无法及时排水,致使浸泡的时间长达1~2个月,长期的积水浸泡后会出现泥温低、泥脚深、泥烂而难以耕作,土壤中还原性强的有毒物质大量聚集,导致土壤耕作性能下降,生长的作物根系容易受其危害而腐烂,影响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如不及时加以改造,这部分农田很容易成为作物高产的拖腿田。

3. 被淹土壤结构破坏严重

在暴雨的冲击下,各地水打沙压(即受到雨水的冲蚀和带来的流沙堆积)的农田逐年增多,洪水挟带的泥沙打压被淹的农田,使农田土壤结构遭到破坏。原来的耕作层被沙覆盖,退水后土壤表面出现了一层厚薄不一(一般5~10毫米厚)、颗粒极细的微团粒(作物在这种微团粒结构的土壤中无法生长或生长不良),易结块起皮,像覆盖了一层塑料薄膜,阻断了耕作层土壤与大气相通,土壤有益微生物数量减少50%~100%,活性降低80%以上,严重影响了作物根系正常吸收养分,这部分土壤恢复起来较费时,难度较大,更值得引起注意。

六、高标准农田还是高效农田?

个人认为是高标农田。

高标准农田土地平整、集中连片、设施完善、农田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灾能力强,与现代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相适应的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划定为永久基本农田的耕地。

2019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2年,全国要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1]2021年9月20日,《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公布,《规划》提出到2030年,中国要建成12亿亩高标准农田,以此稳定保障1.2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5]

建设高标准农田,是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举措。

七、环境监测前途好吗?

工程造价要好很多,前景也好判断好不好其实是要根据有没有技术含量,这个工作有没有技术含量造价这一行是越老越吃香的,环境监测什么的这些其实是非常简单的东西,很容易就能学会,但是对应的工资也不会高如果您想待遇高,一定是工程造价了。工程造价有经验了都是按照年薪的。10几万很正常

八、环境监测最佳时间?

 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大气环境中的污染物,由于受污染源的源强分布及气象、地形条件的变化,使其浓度也相对于时间作不停的周期性变化。

目前全国环保系统尤其是县及中、小城市现行的“大气环境污染例行监测”中,每季监测五天,每天进行四次监测。但对每天这四次的监测时间未能明确。同时也未给“确定监测时间”的方法。

九、环境监测系统包括?

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和数据库技术为核心,管理大量环境监测信息和数据储存的信息系统。利用环境监测管理系统可以加强对环境污染监测数据的处理,能够快速有效的对环境进行准确监测。系统主要包含监测仪器层,数据采集层,数据库层,功能模块层及 Web 界面层。

十、传统环境监测目标?

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具体归纳为:

1、根据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生态环境质量;

2、根据污染分布情况,追踪寻找污染源,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

3、收集本底数据,积累长期监测资料,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和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

4、为保护人类健康、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制订环境法规、标准、规划等服务。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hjjc/98761389.html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