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被融入环境气氛属于什么心理?
一个拥有社会感的人,总是能够融入身处的生活环境。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每个人的生活目的也都不一样。然而努力融入所在的环境,却是每个心智成熟的人都要学会的技能。许多年轻人越来越懒得融入环境,就连自己工作的地方也充满了人际矛盾。处于这种环境中,对于个体的身心发展都是不利的。心理学家认为,人们的真实需求必须通过他人来满足。这意味着,只有拥有社会感的人,才能够更好的成长和发展。无论是从生存的角度来讲,还是从发展的角度来讲,努力融入所在的环境对个体而言百利而无一害。

缺乏社会感的表现
无法接纳所在环境
缺乏社会感的人,不能够接纳自己所在的生活环境。其中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看谁都不顺眼。他们从内心深处不愿意跟别人来往,所以不管别人说什么、做什么都会让他反感。他们试图将自己与身边的人区分开来,甚至产生了“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不合理信念。久而久之,他们变得越来越自以为是,越来越难以融入身边的人群。人们了解了他们的行为后,也会逐渐的疏远他们。缺乏社会感的人,总是觉得自己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哪怕让他们换一个新的环境,也会有相同的感受。

将自我封闭起来
由于个体越来越无法接纳身边的人,所以他们也无法从身边的人身上获得认同感、归属感、安全感。个体的基本现实需求得不到满足,势必会将自我封闭起来,然后通过幻想来得到心理补偿。个体在现实中没有得到的爱和关注,一旦通过幻想得到补偿就会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到最后,个体变得越来越封闭。个体对现实感的缺乏,导致他们无法分清现实和幻想。他们把幻想的心理补偿当作真实的满足,使得他们错误地认为无需同他人交往也可以满足需求。

缺乏社会感的成因
家庭因素
父母的宠溺以及相对宽松的经济条件,使得个体越来越缺乏社会感。从小被父母惯坏的孩子,长大后自我意识过剩,把身边所有人当成“工具人”,认为可以任由自己支配。可是当他们意识到没有人在乎他们的时候,他们就会越来越排斥身边的人。从初心来讲,他们其实想要依赖身边的人,就像小时候依赖父母那样。可是对他人的依赖没有得到满足,也就是没有人会像父母那样惯着他们,以至于他们产生逆反心理。他们对身边人的排斥、反感甚至攻击,其实是因为身边的人没有按照自己预想的那样对待自己。

人格因素
自恋者更容易缺乏社会感,因为他们无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于自恋者来讲,他们的社交目的是在他人身上寻找到自己的优越感。可是对于友好的人际关系而言,优越感是不利于关系发展的。自恋者无法意识到这一点,以至于总是陷入孤独之中。他们不会反思自我,因为他们觉得责任在别人而不是自己。久而久之,他们也懒得去交朋友,懒得维系人际关系。他们自恋的以为,自己的才能、样貌总是得不到别人的欣赏。他们极力美化自己的想法和行为,甚至认为自己卓尔不群。

如何培养社会感?
改变自我认知
培养社会感应该先从改变自我认知入手,从认知层面明白要融入身边的环境。你之前可能在想,我一个人生活也很好。不需要讨好任何人,也无需担心别人对自己的束缚。恰恰相反,身边的所有人都可以视为你的资源,合理利用好这些资源对你的成长和发展是有好处的。按照马斯洛的发展理论,人的需求是循序渐进的。你必须拥有了足够的安全感、归属感、认同感,才能够一步步走向自我实现。也许你没有太大的理想,但是想要同内心的各种矛盾和解,也必然要学会融入环境。

找到一个合理的位置
在生活环境中,找到一个合理的位置是成熟的表现。有时候你的表现不要太出风头,有时候你的表现也不要太没有存在感。太出风头别人会记恨你,太没有存在感就会有人欺负你。找到一个合理的位置,能够给自己创造一个舒适的成长环境。人的成长不是走出舒适圈,而是从一个舒适圈走向另一个舒适圈。所以,营造一个舒服的成长环境,对自我成长是很重要的。从另一个角度讲,跟别人处理好关系其实也是为了自己好,谁也不想天天有人跟自己作对。

放下自我执念
有些人总是认为自己比其他人强,自己比身边的人优秀,总是不愿意承认别人比自己优秀。其实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但凡我们能够接触到的人,无论在学识、修养还是认知层面,其实都差不多。也就是说,但凡出现在你身边的人,没有谁比谁强。培养社会感最为重要的一步,就是放下自我执念。当你不再执着地强调自我的时候,是你内心变得更加强大的时候。因为不执着于“我”,也就不会担心“我”被他人打败。
总而言之,不管你的价值观、世界观怎样,也不管你生活目的怎样,只有努力融入所在环境,才能让你拥有社会感,变得更加强大、自信。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