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的整体性表现有?
1.选择性
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的特性就叫知觉的选择性。其中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对象,未被清楚地知觉到的客体叫背景。比如:我们在茫茫人海中一眼能够看出自己的爱人。
把对象从背景中区别出来,一般要取决于三种条件:
(1)当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比越大时,对象越容易被感知。比如:万绿丛中一点红;用白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等。
(2)当对象是相对活动的而背景是相对不动的,或对象是相对不动的而背景是相对活动的,对象也容易被感知。比如:夜空中的流星更容易让人知觉。
(3)当对象是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时,或与人的需要、愿望、任务相联系时,也容易被感知。比如:在嘈杂的环境中,听见有人在喊自己的名字。
2.整体性
知觉的对象是由不同部分和属性组成的,但我们总是把客观事物作为整体来感知,即把客观事物的个别特性综合为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比如:窥一斑而知全豹。
知觉的整体性往往取决于四种因素:
(1)知觉对象的特点,如接近(时间或空间上接近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相似(彼此相似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闭合、连续等因素。
(2)对象各组成部分的强度关系。知觉对象强度大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往往决定对知觉对象的整体认识。比如:即使朋友换发型,但是我们也能认出她。
(3)知觉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也影响知觉的整体性。同样一些部分,处于不同的结构关系中就会成为不同的知觉整体。比如:不同的乐器演奏《梁祝》,我们知道是同一首歌曲。
(4)知觉的整体性主要依赖于知觉者本身的主观状态,其中最主要的是知识与经验。当知觉对象提供的信息不足时,知觉者总是以过去的知识经验来补充当前的知觉。
3.理解性
在知觉过程中,人们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解释当前知觉的对象,并用语言来描述它,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这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1)在对知觉对象理解的过程中,经验是最重要的。
(2)言语的指导对知觉的理解性也有较大的作用。在较为复杂、对象的外部标志不很明显的情况下,言语指导作用,能唤起人们的过去经验,有助于对知觉对象的理解。
(3)知觉对象本身的特点也影响知觉的理解性。
此外,知觉的理解性还受人的情绪、动机、态度以及实践活动的任务等因素的影响。
4.恒常性
在知觉过程中,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人的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的特性就叫知觉的恒常性。
知觉恒常性的种类:
(1)亮度恒常性:在照明条件改变时,物体的相对明度或视亮度保持不变。
(2)颜色恒常性:个体对熟悉的物体,当其颜色由于照明等条件的改变而改变时,颜色知觉不因色光改变而趋于保持相对不变的知觉特征。如室内的家具,在不同色光照明下,对其颜色知觉仍保持相对不变。
(3)形状恒常性:当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物体时,物体在我们眼中的成像会发生
变化,但我们实际知觉到的物体的形状不会改变。
(4)大小恒常性:物体离我们近时在视网膜上的成像要大于物体离我们远时在视
网膜上的成像,但我们实际知觉到的物体的大小不会因此而改变。
(5)方向恒常性:人不随身体部位或视像方向改变而感知物体实际方位的知觉特性。人身体各部位的相对位置时刻发生变化,与之相应环境中的事物的上下左右关系也随之变化,但知觉对象的方位知觉仍保持稳定。
(6)声音恒常性:飞机飞得很高时声音很小,可能比蚊子在耳边飞的声音还要小。但我们主观上总觉得飞机飞的声音比蚊子飞的声音大得多,这就是声音恒常性。
其中,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形状恒常性、大小恒常性是构成视知觉恒常性的主要成分。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