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后交通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的城市建设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更为明显。从1990年到1996年北京市道路面积的年增长率为4.86%,道路等级也在逐步提高。但是,由于北京市经济的迅速发展,导致了人们的出行频率和距离的增加,更为重要的是导致了对交通工具需求结构的显著变化,使北京市的机动车以每年17.86%的速度急增(非机动车为7.5%),车辆的增长快于道路的增长和道路等级的提高,北京的交通拥挤状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有进一步恶化的趋势。而由此带来的环境状况恶化则更为严重,城市中各种交通工具排放的各种污染物在市区内已成为最主要的污染源。这已成为令北京市政府不易解决的棘手难题之一。尽管如此,北京市政府近年来还是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来尽力解决这些问题。道路改造和建设资金的比例在逐年提高,并尽力筹集资金加快地铁的建设。从1998年4月开始实施的使用无铅汽油措施是北京市政府为缓解环境污染而推出的一项新举措,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与交通有关的能源与环境问题产生的动因及发展趋势
产生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最基本动因就在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产生了更多的出行需求和对出行速度、方便性及舒适性更高的要求。但不幸的是这种需求发展方向恰好与增加能源消耗、加重环境污染的交通工具结构变化趋势呈典型的正相关关系,表现为单位人公里能耗和污染物排放量的增长,更为不幸的是这种需求发展方向也恰好与增加交通拥挤呈典型的正相关关系,表现为单位人速度占用道路与占用停车场面积的增长,而拥挤又进一步加剧了能源消耗与环境污染。
这种对出行速度、方便性及舒适性具有更高要求的结果是:如果出现拥挤(这在大城市中已成为必然),则不但不会提高出行速度,反而会进一步降低出行速度。最为恶劣的是这种要求增加了其他众多人员的出行时间和不舒适性,并且使其他受影响人员在既成事实条件下,根据因拥挤已改变了的成本—效益重新进行出行方式的选择;而这种重新选择的方向则很可能是自购小汽车。由于新进入的车辆只负担其自身的拥挤损失,而不负担其给其它车辆造成的损失,因此不能阻止车辆的继续增长,必然形成目前的恶性循环局面。只有在一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比较合理的自我调节,这就是有一个完全独立的交通系统(如地铁、轻轨),并且这一系统的效率高于道路上绝大多数的交通工具;而北京市目前此系统恰恰又很不完善,还远远谈不上“独立”和高效率。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发生拥挤的情况下,公共交通工具的边际成本和边际效益损失将以高于私人交通工具的速度增长。其根源是公共交通工具是连续循环使用的,拥挤使速度下降,如果维持原有频率就必须增加数量,也就增加了相关的各种成本;而私人交通工具不需要增加数量。更为重要的是公共交通工具的载客量明显高于私人交通工具,其因拥挤造成的边际效益损失(时间、舒适性等损失)当然远大于私人交通工具。所以,拥挤程度的增加使私人交通工具在与公共交通工具的竞争中越来越占优势,形成恶性循环。
从问题的实质来看,产生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根源,就在于传统的经济学未能计入资源与环境的价值,也就是公共财产的稀缺性和定价问题。在资源和环境被无偿或低价使用的情况下,必然会形成大量消耗这些资源的交通工具的制造和使用,这不仅使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的耗竭加剧,而且造成城市土地资源紧张和环境恶化。其直接表现则是城市交通工具结构呈现不合理变化,并且其造成的不良影响无法解决。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为解决城市交通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提供了研究的理论基础,将环境经济学和资源经济学中的边际机会成本理论引入城市交通系统中来并加以深入研究会有助于问题的认识和解决。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