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监测 > 正文内容

遥感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

2024-01-29 07:22:41环境监测1

一、遥感技术在航天领域的应用?

航天遥感泛指利用各种空间飞行器为平台的遥感技术系统。它以地球人造卫星为主体,包括载人飞船、航天飞机和空间站,有时也把各种行星探测器包括在内。在航天遥感平台上采集信息的方式有四种:一是宇航员操作,如在“阿波罗”飞船上宇航员利用组合相机拍摄地球照片:二是卫星舱体回收,如中国的科学实验星像片;三是通过扫描将图像转换成数字编码,传输到地面接收站;四是卫星数据采集系统收集地球或其它行星、卫星上定位观测站发送的探测信号,中继传输到地面接受站。

  航空遥感泛指从飞机、气球、飞艇等空中平台对地面感测的遥感技术系统。按飞行高度,分为低空(600~3000米)、中空(3000~10000米)、高空(10000米以上)三级,此外还有超高空(如U-2侦察机)和超低空的航空遥感。

  由此可见,航天遥感和航空遥感的区别主要是:一是使用的遥感平台不同,航天遥感使用的是空间飞行器,航空遥感使用的是空中飞行器,这是最主要的区别;二是遥感的高度不同,航天遥感使用的极地轨道卫星的高度一般约1000公里,静止气象卫星轨道的高度约3600公里,而航空遥感使用的飞行器的飞行高度只有几百米、几公里、几十公里。

二、在卫星遥感技术中用什么高空拍摄?

在卫星遥感技术中用红外线高空拍摄。

卫星遥感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集中了空间、电子、光学、计算机通信和地学等学科的成就,是3S(RS、GIS、GPS)技术的主要组成成分。

卫星遥感以人造卫星为平台,根据作为平台的卫星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关系可将卫星分为静止卫星(如静止气象卫星、静止通信卫星)和极轨卫星。

三、远程遥感技术?

遥感应用即远程数据采集应用,是指采用远程遥感数据采集对资源、环境、灾害、区域、城市等进行调查、监测、分析和预测、预报等方面的工作。随着资源配置新格局的显现,世景探索了一条产品化之路,将卫星数据做成即插即用的产品,方便用户调用。在日前举行的首届世景用户大会上,遥感集市发布了2014版世景图库,首次推出江苏、浙江两省全域覆盖的0.5米图库。同时,还新增了我国“高分一号”卫星的2米分辨率数据及全国的16米分辨率数据,2米覆盖京津冀以及四川、贵州、重庆等地区。

四、AR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根据电磁波的理论,应用各种传感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和反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收集、处理,并最后成像,从而对地面各种景物进行探测和识别的一种综合技术,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

遥感技术在国民经济和军事的很多方面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例如气象观测、地图测绘、军事侦察等。

五、遥感技术原理?

遥感是利用遥感器从空中来探测地面物体性质的,它根据不同物体对波谱产生不同响应的原理,识别地面上各类地物。具有遥远感知事物的意思,也就是利用地面上空的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物上的遥感器收集地面数据资料,并从中获取信息,经记录、传送、分析和判读来识别地上物体。遥感作为一门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它的出现和发展既是人们认识和探索自然界的客观需要。更有其他技术手段与之无法比拟的特点。

六、遥感技术专业?

遥感科学与技术专业旨在培养具备遥感和信息工程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卫星遥感平台、传感器技术、信息获取、遥感数据处理、多传感器数据匹配和融合、图像自动解译技术和虚拟仿真的基本技术与方法,能够在城市规划、农业、林业、水利、电力、交通、军事、地质、测绘、环境、海洋等各类遥感领域从事遥感电子设备与系统研制、应用系统和系统集成的建设与开发,以及有关空间信息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高级专门人才。

七、中国遥感技术之父?

中国遥感地学之父陈述彭

  陈述彭(1920-2008),今湘东区白竺乡人。194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加拿大卡尔顿大学研究教授,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终身教授,法国地理学会荣誉会员。

  他在地学分析、野外科学考察、地学信息图谱等领域,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遥感地学之父”。晚年,致力开展“地球信息科学”与“数字地球”战略研究。曾获国际欧亚科学院一级勋章、泰国邦英德拉巴亚洲遥感贡献金奖、国际岩溶学会首届荣誉金奖等奖项。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八、什么是遥感技术?

遥感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航空器、卫星和其他传感器来获取地球表面信息的技术。遥感技术可以捕捉到可见光、红外线、雷达和微波等不同波段的电磁辐射,并将其转化为数字图像或数据。

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地质勘探、农业、测绘、城市规划、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预警等领域。通过遥感技术,可以获取大范围、高分辨率的地表信息,帮助人们了解地球表面的地貌、植被、土壤、水体等自然资源的分布与变化情况。

遥感技术的主要方法包括光学遥感、热红外遥感、雷达遥感和激光雷达遥感等。它们通过接收传感器所测量的电磁辐射,再通过图像处理、数字分类和数据分析等手段来提取地表特征,并生成相关的地图、图像或数据。

遥感技术的优势在于可以快速、大范围地获取地面信息,同时可以覆盖那些人类无法直接观测的地区。这种非接触式的数据获取方式,使得遥感技术成为地理信息系统(GIS)、环境监测、气象预报等领域的重要支撑技术。

九、多源遥感技术?

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光学、热红外和微波等大量不同卫星传感器对地观测的应用,获取的同一地 区的多种遥感影像数据(多时相、多光谱、多传感器、多平台和多分辨率)越来越多,这便是所说的多源遥感。

十、量子卫星遥感技术?

卫星遥感技术作为一种大范围、高效的对地观测手段,被普遍运用在水环境监测领域。基于卫星遥感技术,大地量子能够对特定波段内水体的辐射值并获得其光谱特性进行分析,进而建立相应的水质参数反演算法来监测各项水质参数。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hjjc/134281.html

返回列表

上一篇:环境监测中心站有前途么?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