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发展历程
自1973年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以后,我国的环境保护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作为环保工作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的环境监测工作也随之起步。30多年来,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成就辉煌。在这期间,作为我国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一支主力军、全国环境监测系统的“领头雁”,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以下简称“总站”)发挥了重要作用。从建站初期艰苦创业,到引领全国环境监测技术与发展;从最初只能开展简单的分析测试项目,到拥有现代化的实验室和全面的分析测试能力;从建站之初每年编写一本环境质量报告书,到每年编制30多种,1500多份环境质量报告;从最初几十人,发展到集中国工程院院士、研究员、高级工程师等约170人的技术团队;从最初的3个组(综合、分析、管理),发展到15个处室……30年间,总站已初步建立了以常规监测、自动监测为基础,遥感监测为辅助的天地一体式国家环境监测体系,监测技术手段日益现代化,人才队伍不断壮大,业务领域不断拓展,综合与管理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效能不断增强。艰难起步,平房中成就大事业1979年11月12日,原国家计划委员会下发《关于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计划任务书的复函》(计基〔1979〕644号),批准建设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国家环境保护的迫切需要催生了总站。”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召开以后,全国环境保护工作开始启动。当时,虽然在一些重点城市相继建立了环境监测站,开展环境污染调查和区域环境质量评价,但是这些监测站远远不能适应国家环保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家亟须有统一的监测技术、方法和规范,需要对监测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所以从国家层面而言,亟须成立一个能引领全国环境监测技术研究与发展的单位。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总站1979年获国家批准,于1980年成立并全面建设。当时的工作和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但是总站人员的工作状态却丝毫不受干扰,大家一不等二不靠,边学习、边建设、边工作,充满斗志和干劲。1985年以前,很多人办公、住宿都只能在板房里。板房中没有暖气,到了冬天,屋里特别冷,想做实验都非常困难。而到了夏天,屋里又特别热,加之蚊虫叮咬,比冬天还要难熬。5年艰苦的板房生活造就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实战队伍。成立初期,总站就承担了国家多项重大环境课题。如全国“环境背景值调查与研究”、“全国粮食农药(六六六、滴滴涕)污染调查与研究”、“我国降水酸度和化学组成的分布状况及变化趋势研究”等课题都是在那时开展的,这些课题的成果许多目前还在发挥作用。可以说,“课题多、任务重、成果多”是总站板房时代的真实写照。在条件艰苦的板房里,总站人员在环境监测科研领域实现了一次次重大突破。环境监测能力全面提升,监测体系初步建立2008年,在国家环保行政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总站历经4次搬迁,终于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办公大楼。窗明几净,加上现代化的办公设备和实验室让总站人喜不自禁。发生变化的不仅仅是总站的硬件设备,30年来,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监测能力,乃至监测成果的内容与形式上都发生了明显变化。――当好“网头”,开展国家层面的环境监测。30年来,国家环境质量监测网的范围日益扩大,领域不断拓展,要素不断增加,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在总站的带动下,以“六五”和“七五”期间国家投资建设的64个重点监测站为依托,历经“九五”、“十五”的快速发展,我国已初步建成了覆盖全国的国家环境监测网,包括由覆盖全国主要水体的800多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点位)、150个水质自动监测站点组成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系统、113环保重点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监测系统;由113个环保重点城市共661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点、500多个酸雨监测点位和82个沙尘暴监测站组成的空气环境质量监测系统;由7个总站近岸海域监测分站和70多个近岸海域监测站301个监测点位组成的近岸海域环境监测网;由全国各省级、地市级环境监测站组成的生态环境监测网;由近万家国控重点污染源所在地的省(市)级监测站组成的监督性监测系统。同时,正在建设国家空气背景、农村区域和温室气体监测系统。――发挥系统优势,夯实技术基础 以《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为代表,总站自1980年成立以来,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在这一过程中,总站的技术水平、监测能力都取得了显著提高。具体而言,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监测仪器装备显著改善。总站成立之初,不仅办公条件简陋,实验室设备更是非常简单。经过多年发展,总站拥有的仪器设备种类更全,仪器先进程度也更高。30多年来,从日常监测到科研监测领域,总站仪器种类日益增加,实验室的分析测试水平也明显提高。总站基本改变了“十一五”之前应急监测能力薄弱,应急监测车辆、船只和仪器匮乏,污染事故发生后现场只能对简单的项目进行监测,基本依靠实验室对从现场采集的样品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局面。二是监测技术和能力明显提高。总站已经针对环境空气、地表水、环境噪声、工业污染源、生态、固体废物、土壤、生物等环境要素建立或基本建立了监测技术体系,并开始对环境振动、光辐射、热辐射、恶臭等环境要素的监测技术体系进行研究、开发。随着环境1号卫星A星、B星的发射和应用,环境监测还将进一步向天地一体化发展。三是监测成果的内容与形式日趋丰富。20世纪80年代初,环境质量报告书是表达监测成果的惟一形式。总站不仅编制了年度报告书的详本、简本、社会版、领导参阅材料等,还编制了季报、月报、快报、简报、专题报告等,满足了不同层次环境管理的需要,为环境管理与政府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为公众知情提供了全方位的服务。总站每年编制30多种,1500多份报告。特别是典型环境问题、污染事故的快报、简报和专题监测报告的及时性和针对性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四是监测成果的服务效能显著增强。30年来,总站监测报告及时性、针对性显著提高。在监测数据的传递与储存方面,从最开始的传统报表、软盘传输,到现在直接通过VPN网络,从自动监测站直接发送到总站数据库系统,建立了环境质量和重点源数据库。监测报告的及时性也发生明显变化。在20世纪80年代,当年的监测报告不能反映当年环境质量的情况是常有的事情,但均已发生质的改变。总站从2009年7月1日开始实时发布100个国控水质自动监测站数据,将实时发布重点城市共600多个空气自动监测站的实时数据。五是环境监测科研成绩显著。30年来,总站共承担科研课题280余项,组织或参与制定标准400余项;获得各类科技奖70余项;研制各类标准物质和标准溶液150余种;撰写各种专业书籍、译著12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千余篇,为高质量完成环境监测业务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六是国际合作使环境监测走向世界。随着我国政府对环境保护事业日益重视,环境监测的对外合作工作蓬勃发展,总站已与多个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建立研究合作关系。不仅如此,随着我国对外交往的深入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我国相继批准加入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等一系列国际环境公约。环境履约监测成为我国更好地参与国际事务和决策的重要技术保障。通过30年的探索与实践,总站与发达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已经从单纯的培训考察交流,进入真正实质性合作阶段。先后组织开展了中俄界河联合监测、东亚酸雨网监测等跨国界和双边合作监测。这些多层次、多领域的合作,不仅让总站的视野更加开阔,更使中国的环境监测走向世界,为世界所知。适应时代需求,面向三个说清,实现全面转型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管理的重要基础和有机组成部分,已经融入环保工作全局,其重要地位和作用日渐凸显。随着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的不断深化,环保工作的深入发展对环境监测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国家层面对环境监测行政管理力量薄弱和职能缺位的弊端日渐显现。党和国家对此高度重视,2008年3月15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第五次全体会议表决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环境保护部。环境保护部成立了环境监测司,为强化国家层面的环境监测行政管理,加速推进环境监测法制建设和体制机制调整,提升环保系统环境监测的行业地位与权威,统筹协调环境监测的重大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组织机构保证。长期制约环境监测事业发展的行政管理体制问题开始得到解决。同时,环境保护部党组和部领导要求总站必须适应新的形势要求,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将工作重心转到环境监测业务和技术上来,使总站逐步实现“一流的人才、一流的水平、一流的实验室、一流的装备”的发展目标。将行政管理职能从总站剥离出去,有利于总站做大、做强业务。而总站在发展中也意识到,环境监测要实现从传统到现代、从粗放到精准、从地面到天地一体化、从现状监测到预测预警的全面而深刻的历史性转型,必须冲破目前存在的机制、体制上的桎梏。而转型发展为我国环境监测能力的提升提供了一个重要战略机遇。2009年12月25日,环境保护部复函批转《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转型发展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的发布为总站的转型发展确立了目标和方向,从2009年开始,总站的业务和技术工作按照《纲要》提出的既定目标平稳推进。我国环境突发事件进入高发阶段,以总站为首的全国环境监测系统在做好常规性环境监测的同时,在重大环境事件的应急监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重大活动的环境质量保障提供了技术支持。在重庆开县井喷事故、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四川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等突发事件的应急监测和北京奥运会、残运会、国庆60周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等重大活动的环境质量保障监测方面的扎实工作,既提高了总站环境监测应急的能力,又为总站实现转型进一步夯实了基础。2010年9月,总站还积极完成了首届全国环境监测技术大比武活动的技术支持。同时,为推动转型,总站正在强化技术培训。仅在2009年,总站就举办了监测技术培训班32期,涵盖水、气、声、土壤、生态、污染源、质量管理、综合分析和实验室分析技术等领域,培训人数达2411人。对于监测技术培训工作,总站已经确定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即今后不仅培训人数要增加,培训方式也要有所变化。过去可能老师讲讲,学员听听就结束了,现在培训不仅学员要学会听,还要学会去如何操作。“十二五”期间,总站将建设一批培训基地,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十二五”期间,总站将以探索中国环境保护新道路为统领,以深化转型,全面提升总站核心竞争力为主线,紧紧围绕“三个说清”,加速技术研究型单位建设步伐,大力加强环境监测业务、技术、质量管理与保障四大体系建设,努力实现转型发展总体目标。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