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过滤设备 > 正文内容

赵光义墓在什么地方(赵光义墓在什么地方建的)

2023-04-01 17:37:58过滤设备1

一、赵匡胤赵光义下场?

赵匡胤的下场是赵光义为了当皇帝弄死的,但正史不敢说,只能说他暴病而亡。赵光义的下场是皇位传到宋高宗时代,皇位又归赵匡胤的后代了。原因是金兵把赵光义的子孙杀的差不多了。

二、赵光义是老几?

赵光义是老三,长兄赵匡济,次兄赵匡胤。

宋太宗赵光义(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11月15日—997年5月8日在位)。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而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

三、赵光义是死在㤗山吗?

赵光义死于现在中国的河南省开封市,当时的东京宫中万岁殿。赵光义于至道三年(997年)三月二十九日,驾崩于东京宫中之万岁殿,时年五十九岁,在位二十一年。皇太子赵恒登基为帝,是为宋真宗。群臣上尊谥曰神功圣德文武皇帝,庙号太宗。同年农历十月,葬于永熙陵

四、赵光义有后代吗?

历史上,赵光义一共有九子,即赵元佐、赵元僖、赵恒、赵元份、赵元杰、赵元偓、赵元偁、赵元俨、赵元亿。

五、赵光义如何称呼赵匡胤?

赵匡胤是赵光义的亲哥哥 。

宋太祖赵匡胤(927年3月21日-976年11月14日),字元朗,宋朝开国皇帝。

后唐明宗天成年间(927年3月21日)生于洛阳夹马营,祖籍涿郡,父亲赵弘殷,母亲杜氏。赵匡胤于后汉隐帝时投奔郭威,其后郭威废汉建周,得任东西班行首,始入宦途。后从征南唐,多有功绩。

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周世宗柴荣于北征回京后不久驾崩,逝世前任命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掌管殿前禁军。次年(960年)元月初一,北汉及契丹联兵犯边,时任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的赵匡胤受命前往御敌。初三夜晚,大军于京城汴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发生哗变,将士于隔日清晨拥立赵匡胤为帝,史称“陈桥兵变”。大军随即回师京城,后周恭帝柴宗训禅位,赵匡胤登基,改元建隆,国号“宋”,史称“宋朝”、“北宋”。

开宝九年十月二十日(976年11月14日),赵匡胤逝世,享年五十岁,在位十六年,谥曰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葬永昌陵。

宋太宗赵光义(939—997年),宋朝的第二位皇帝。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太祖讳改名赵光义,即位后改名炅。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后,赵光义登基为帝。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并且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在位期间,改变唐末以来,重武轻文陋习。 赵光义在位共21年,至道三年(997年),赵光义去世,庙号太宗,谥号至仁应道神功圣德文武睿烈大明广孝皇帝,葬永熙陵。

六、赵光义后代世系表?

赵匡胤子孙多大都分布在黑龙江地区和浙江地区,根据对浙江赵氏的历史的研究,正是与找矿用一脉的字辈。

因为赵匡胤的死因不明不白,突如其来的驾崩,并没有拟旨定下“接班人”,所以皇位就传到了赵光义的身上。

赵光义的后代主要是黑龙江地区元、允、宗、仲、士、不、善、汝字辈的。

赵光义,史称宋太宗,是北宋的第二位皇帝,也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三弟。

他在赵匡胤于公元976年猝然离世之后登基为帝。据他自己所说,之所以是他继承地位而不是赵匡胤的儿子继位是因为赵匡胤在生前曾经答应过母亲杜太后死后把皇位传给赵光义。

赵光义在继位之后,在开疆拓土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基本统一整个南方地区。赵光义一共在位二十一年,他于997年病逝,享年五十八岁。死后由他的三子赵恒继位。

七、赵光义夺位金句?

应该是成语烛影斧声,也有的是斧声烛影。这个成语用来比喻杀兄夺位。相传宋太宗是在雪夜夺位。有人看见烛光中他起身,而宋太祖的斧柱有叩击声。

八、赵构是赵光义第几代孙?

宋孝宗赵昚原名赵伯琮,赵家伯字辈乃是宋太祖赵匡胤的七世孙。大家知道,北宋皇帝除了赵匡胤本人,都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代,而宋朝第十位皇帝(南宋开国皇帝)宋高宗赵构则是赵光义的六世孙,他和赵昚的关系也就只能在“玉牒”上体现了。而赵构之所以传位给这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侄子,主要是有以下三个原因:

第一、赵构本人无子

赵构在“靖康之变”前生育了五个女儿,她们大部分都非常不幸,后来,赵构又生育了一个儿子,就是元懿太子赵旉(他曾经在“苗刘兵变”中当了一个月左右的皇帝),但是赵旉年仅两岁的时候就受惊身亡了,赵构又因为受惊而永远失去了生育能力。这也就决定了赵构只能找养子。

第二、大臣们的意见

在赵旉夭折、赵构无子的情况下,很多大臣都希望这个风雨飘摇的王朝能早早地确立好皇储(岳飞就曾因为建言立太子之事而被赵构训斥),一开始这个事摆不上台面,大家都知道确立皇储就是在戳赵构的痛点啊。但是后来大家都着急了,同枢密院事李回开始上书:“艺祖不以大位私其子,发于至诚。陛下为天下远虑,合于艺祖,可以昭格天命”,李回的意思很明确——太祖以天下为公,让位给太宗,是陛下的好榜样!后来又有多位大臣上书,他们从两个方面表达了应该传位给太祖后裔的观点——一、传位给太祖后代,那是尧舜之事,可以流芳百世;二、大宋之所以出现“靖康之变”,还不是因为太祖爷在上天不保佑咱了,不保佑大宋的原因大家都很清楚吧。

所以,赵构下诏书说:“朕若不法仁宗,为天下计,何以慰在天之灵”,他决定在太祖七世孙伯字辈中挑选养子——伯字辈论起来是赵构的侄子,不差辈。

第三、效法仁宗?

赵构虽然在诏书中说自己要“为天下计”,要“法仁宗”,但这是违心的——他最清楚仁宗时期的“濮议事件”惹了多大的麻烦了。宋仁宗曾经生育了三个儿子但都不幸夭折了(十三个女儿也有八位夭折),所以他不得不传位给养子赵曙,也就是后来的宋英宗。但是宋英宗一上位就翻脸不认“爹”了,他的亲生父亲乃是濮安懿王赵允让而不是宋仁宗赵祯啊,所以就要把父亲追封为皇帝,但是大臣们都不愿意,这件事一直闹腾了十八个月之久,赵允让最终成了“皇考”,而赵允让的后人也先后被封赏或者重用。

赵构当然不愿意让“濮议事件”再次发生,所以他就找了个最简单的方法——此时自己的直系亲属已经全都被俘北上,太宗后裔虽然有很多见在南宋,但是与他们的关系实在也谈不上亲密了,不如干脆找个远属传位给他,他感激不尽呢还再想追封个皇考吗?

九、赵匡胤和赵光义的盟约?

金匮之盟

俗作金柜之盟,指史料所载宋朝杜太后(赵匡胤、赵光义、赵光美的生母)临终时召赵普入宫记录遗言,命太祖赵匡胤死后传位于弟赵光义。

这份遗书藏于金匮(匮,通柜)之中,因此名为“金匮之盟”。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后,皇位由其弟赵光义继承,正史记载是奉太后“金匮遗诏”之命行事。

  此即金匮之盟的来历。《宋史·杜太后传》里面记叙:“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太后病,太祖始终在旁服侍不离左右。太后自知命已不长,召宰相赵普入宫。太后问太祖:‘你知道怎样得天下的吗?’太祖曰:‘我所以得天下者,皆祖先及太后之积庆也。’太后曰:‘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统治天下耳。假如周氏有长君,天下岂为汝所拥有乎?汝死后当传位于汝弟。四海至广,能立长君,国家之福也。’太祖顿首泣道:‘敢不如教诲!’太后转过身对赵普说:‘尔同记吾言,不可违背也。’赵普于床前写成誓书,普于纸尾写‘臣普书’。藏在金匮(同柜),命谨慎小心的宫人掌之。” 在司马光《涑水记闻》、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等史着中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

十、赵光义是谁的儿子?

赵光义是赵弘殷的儿子。

赵弘殷(899年—956年9月3日),男,汉族,幽州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五代时期大臣,宋太祖赵匡胤父亲,宋太宗赵光义的父亲。涿州刺史赵敬的儿子。

出身官宦世家,骁勇善战,擅长骑射。初事赵王王镕,救援后唐庄宗有功,负责管理禁军。后汉时期,大破王景崇,出任护圣都指挥使。后周建立,参加淮南之战,拜检校司徒,册封天水县男,与儿子赵匡胤掌管禁军。后周显德三年(956年),去世,享年五十八岁,追赠太尉、[8]武清军节度使。

建隆元年(960年),儿子赵匡胤建立北宋,追封皇帝,谥号昭武,庙号宣祖,安葬于永安陵。

宋太宗赵光义(939年11月20日-997年5月8日),宋朝第二位皇帝(976年11月15日—997年5月8日在位)。本名赵匡义,后因避其兄宋太祖名讳而改名赵光义,即位后又改名赵炅。

开宝九年(976年),宋太祖驾崩,赵光义继位。即位后使用政治压力,迫使吴越王钱俶和割据漳、泉二州的陈洪进于太平兴国三年(978年)纳土归附。次年亲征太原,灭北汉,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两次攻辽,企图收复燕云十六州,都遭到失败,从此对辽采取守势。在位期间,采取治国驭将方针,明显地走上了“崇文抑武”的道路,并最终构成为宋朝“祖宗家法”的重要内容。

赵光义在位共二十一年,至道三年(997年),赵光义去世,谥号神功圣德文武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永熙陵。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glsb/98743233.html

标签: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