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检测方法国家标准大全
一、土壤检测方法国家标准大全
1 GB 11728-1989土壤中铜的卫生标准
2 GB 12297-1990石灰性土壤有效磷测定方法
3 GB 12298-1990土壤有效硼测定方法
4 GB 15618-1995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5 GB 19062-2003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袭稿土壤污染控制标准(试行)
6 GB 19615-2004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环境土壤中污染物含量标准(试行)
7 GB 6260-1986土壤中氧化稀土总量的测定对马尿孝宴酸偶氮氯膦分光光度法
8 GB 7172-1987土壤水分测定法
9 GB 7173-1987土壤全氮测定法(拍慎孝半微量开氏法)
10 GB 7833-1987森林土壤含水量的测定
11 GB 7836-1987森林土壤最大吸湿水的测定
12 GB 7838-1987森林土壤渗透性的测定
13 GB 7839-1987森林土壤温度的测定
技术指标
(一)测定项目
土壤:水分、pH、含盐量春仿、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碱解拆哗氮、硝态氮、有效钙、有效镁、有效硫、有效铁、有效锰、有效硼、有效锌、有效铜、有效氯、有效硅,扩展全氮、全磷、全钾;
肥料:氮、磷、钾,扩展有机质、腐植酸。
希望可以帮助到您网页链接,内含土壤检测标准,可自行查看。
(二)操作说明
打开电源开关,按下前/后键进入选择参数,按下确认键,光标返回主测试界面,将显色后的待测溶液放进相应的比色槽,按确定键进行测试、打印。
铵态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机质、碱解氮五个参数具备专家施肥功能,测试完成后选择专家施肥→选择种植作物→输入目标产量→得出科学施肥建议→打印。
仪器内置16种作物专家施肥建议(水稻、小麦、玉米、甘薯、大豆、花生、棉花、油菜旅森行、芝麻、烟草、甘蔗、菠菜、大葱、大蒜、苹果、葡萄),可扩展。如果里面没有你所需要的作物种类,可与我公司技术部门联系,给你提供全套的施肥建议表供查询。
测试结果可在历史查询里面进行查询、打印。
在数据查询界面,长按“返回/翻页”键5秒,清空数据查询栏目里面所有数据。
二、表土壤地球化学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标准值(GSS9~)
表6.4 土壤地球化学成分分析标准物质标准值(GSS9~16) Table6.4 Certified values of soil geochemical certified reference materials(GSS9—16)
续表(Continued)
文献(Literature):GBW07423(GSS—9),王春书等源汪(2000),Wang et al.(2001);GBW07424~07430(GSS 10~16),Gu et al.(2003b)。
含轮芦量单位除注明者外均为10-6(wB),“±”号后的值为不确定度,括号内的数据为参考值。Sb(DA)为王水分解方法结果,Sb(T)为全量法结果。
Concentration units are 10-6(wB)except remarked,data after“±”are uncertainties,腊裂带data with brackets are reference values.Data for Sb(DA)is the analytical result digested with aqua regia,data for Sb(T)is the result of whole analysis.
三、表层土壤地球化学参数基本特征
全区表层土壤pH值背景为5.1,明显呈酸性。现时pH值变化区间为4.20~8.88,平均值为5.4,变异系数0.13,表明调查区内表层土壤整体为酸性土。从各指标变异系数上看,大部分元素或指标在表生环境条件下经长期的熟化作用后趋于均匀化,呈均匀或较均匀分布,其Cv值一般小于0.5。而Ag,As,Au,Bi,Br,Cd,Cu,Hg,I,Mo,Sb,Sn,W,CaO,Na2O等呈不均匀或极不均匀分布,Cv值大于0.7(表2-2)。其中Sb2.09,Au1.65,Hg1.43,Mo1.23,Bi1.14,CaO1.57,表明这些元素或指标在区内有局部富集或遭宽竖让受积聚污染的地球化学特征。表层土慎局壤主要元素和pH值分布图见图版Ⅰ附图2-1至附图2-5及图版Ⅱ附图2-6至附图2-10。
表层土壤中元素含量的算术平均值普遍略高于几何平均值,其中Ge,Y,Na2O,pH,SiO2相等,而Au,Bi,I,CaO等相差稍大些(两者比值大于1.2)。现时含量均值明显大于背景的指标主要有I,CaO,Na2O,Br等与人类扰动关系密切的元素,说明这些指标在表生土壤中受不同的人文景观影响较大。
表2-2 全区表层及深纤如层土壤主要地球化学特征参数对比表
续表
四、地基勘察的电阻率方法
电阻率法是以岩土介质的导电性差异为基础。岩土介质的电阻率与以下因素有关:自身矿物组分、结构、构造、孔隙度和含水性等。矿物骨架的电阻率是很高的,但岩石在长期的地质作用过程中,受内外地质作用而出现断裂和裂隙,使得断裂、裂隙和矿物骨架之间充填有水分,从而使岩石整体的电阻率要低于矿物骨架的电阻率,尤其是含有矿化度高的水或者是富含各种元素及其离子的废液,电阻率会更低。岩石愈致密,孔隙度愈小,相应梁拍地含水分少,电阻率高,反之电阻率就低,这是电阻率法能在化分岩性、确定岩石破碎带位置、埋深和划分污染范围时能取得良好效果的原因。
电阻率法分为两类:电阻率剖面法和电阻率测深法。
电剖面法在填埋场建设中可提供如下资料:表层地质情况、岩层顶面的地形、确定含水层厚度、查清地质构造、探测基岩埋深、风化壳厚度、探测地下洞穴、暗河位置及分布、构造破碎带及滑坡带位置。
高密度电阻率法可在一条剖面上获得不同装置和不同电极距的大量数据,将这些数据处理后可获得视参数的等级断面图和等值线断面图,或进行层析分析。为了提高数据的处理能力和显示效果,在数据反演和三维可视化方面是今后的发展方向之一。根据曲线的形状和变化特征,确定含水层的厚度、地层变化和断裂、裂隙、溶洞等的位置等。
8.1.1.1 粘土层勘察
为评估废弃物堆放场的地址是否合适,应当首先对地下水的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分布、厚度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地下粘土层是理想的隔水层,但沉积年代较新的粘土普遍存在强度小、压缩性大的缺点。由于粘土层对地震波和电磁波有较强的吸收,所以地震、探地雷达的使用受到限制,比较适合于开展电法勘探。传统的方法有垂直电阻率测量(VES)和电剖面法测量(EP)。VES可获得垂向(深度)上的视电阻率变化,一般采用四电极排列,测量极距由中心逐渐向两边增大,以加大探测深度。EP法是以固定的极距沿某一测线逐点向前移动,以获得一定深度范围内横向上电阻率的变化。这两种方法应用非常普遍。VES首先是假定所研究的地下目的体是层状介质,但应当注意这在很多情况下并非如此。EP所获取的是某一深度的视电阻率数据,若要使反演结果的精度更高,需采集大量的数据。下面是在韩国釜山勘察地下粘土层的分布和厚度的例子。2002年举办过亚运会和世界杯足球赛。当时为修建比赛场馆和机场等设施的需要,在河流入海口的三角洲平原地区围海造地。调查发现,该区第四带闭系地层中含有厚度不一的粘土层,称之为釜山粘土。地层顺序由上而下依次为:粉砂质土、釜山粘土、沙土层、白垩纪基岩(花岗岩、流纹岩、安山岩)。釜山粘土层一般厚度在20~40 m之间,在河流入海口的地方厚达70 m。对粘土层地基的加固处理包括袋装砂井、加入填充物质然后碾压挤出水分等防液化措施。但有一个共同的前提是要搞清楚粘土层的厚度和分布。这直接决定了后续工程量和所需的施工时间。为此开展了电阻率测量,电阻率成像测量对四个填海区进行了详细研究,这四个地区将分别建设工业区和生活区、国际机场、新的生活区和一个赛马场。我们仅以工业区和生活区的地球物理调查为例加以说明。根据已有的钻孔资料,有关土壤的一部分参数如表8.1.1。
表8.1.1 部分粘土参数
测线布置和测量方式见下图8.1.1和图8.1.2。
图8.1.2中,电阻率测量极距为10m,比较了滚动式偶极-偶极测量与传统的偶极-偶极测量的效果,滚动式偶极-偶极测量就是固定一个排列后,改变极距因子n从1到7,这样就相当于完成一次70 m长的探测距离,然后再向前移动10 m,再使极距因子n从1到7,再完成一次70 m的探测距离,依此类推,直到整条测线全部测完。210 m长的测线需向前滚动18次,随着n的加大探测深度也在逐渐加深。在整个过程中极距始终保持10 m不变。传统的偶极-偶极是以改变极距的方式来加大探测深度的(图8.1.2(b)),蠢渣裂很显然这种测量方法仅需7个排列就可完成210 m的测线。且探测深度比滚动式测量大,所以选择偶极-偶极法测量。图8.1.3是根据5个钻孔资料获得的粘土分布剖面。地表以下11 m范围内是沙土层,11~19 m是粉沙土层,19~42 m是粘土层。P-10附近的梯形框指的是电阻率的测量方式和探测深度。
图8.1.1 测区位置及测线布置示意图
图8.1.2 电阻率测量示意图
图8.1.3 钻孔控制的调查剖面
图8.1.4是电阻率测量结果(彩色图置于章后,下同),有效探测深度为27 m。粘土层的界线十分清楚,视电阻率在1~3 Ω·m,粉沙土5~20 Ω·m,沙土40~50 Ω·m。
为了便于对比,验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在现场实际测量的基础上还设计了一套室内测量黏土电阻率的装置(图8.1.5,图8.1.6,图8.1.7)。因为岩土工程师常常向地球物理工程师提出这样的问题,那就是电阻率参数能否像其他土力学参数那样来作为一个表征粘土性质的参数,现在看来答案是肯定的,但电阻率参数与其他土力学参数不同,电阻率不仅与粘土本身有关,更主要的是受粘土的含水量和孔隙中的离子浓度的影响,因此它的变化范围因地而异。下面是一个室内测量粘土电阻率的例子。这样做的优点是验证了野外的测量结果,更能直观地感受到电阻率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图8.1.5 测量粘土电阻率的装置
为了证明样品的电阻率与测量的形状无关,而设计了一套测量装置(图8.1.7),圆桶的直径75 mm,高度110 mm,实际上就是截取一段取样用的PVC管。供电电极A、B是5 mm厚、直径75 mm的铜片。分别固定在样品的顶部和底部。测量电极M、N是一对直径1 mm、30 mm长的铜钉。间距分别为4 cm和8 cm。电源是一个1.5 V、1 A的电池。起初考虑到测量电极对不同深度可能有反应,因此选择了不同的深度分别做了试验,结果发现测量电极对深度的反应不明显。取1/2和1/4的样品进行试验,结果发现也不受样品形状变化的影响。将实测的电阻率结果与含盐量、含水量、有机质含量、深度、相对密度、塑性参数进行相关分析后发现,除与含盐量呈负相关外,与其他参数无相关性(图8.1.8)。
图8.1.6 不同深度的电阻率测量装置和测量结果
图8.1.7 不同形状样品的电阻率测量装置及测量结果
8.1.1.2 卵石层勘察
下面是在美国衣阿华城中部用高密度电法勘察地下河卵石分布的一个实例,砾石层的渗透性大,对污染物的净化能力弱,还容易引发不均匀沉降造成地基失稳,对建设垃圾填埋场极为不利。衣阿华城历史上是冰川洪积物堆积区,地下分布有冲刷良好的砾石层,是当地极好的路基垫层和建筑材料。砾石层主要沿着冰雪融化后的水流分布,形成一个连一个的阶地。采用24根电极的高密度电阻率测量系统,温纳-斯伦贝格排列,分别比较了电极距4 m和2 m的效果(图8.1.9、图8.1.10,彩图),发现探测的有效深度在15 m左右。比较发现2 m极距比4 m极距的垂向分辨率有一定的提高。数据处理采用非线性最小二次方优化反演技术,反演数据均方根误差(RMS)<5%,一般1%~2%。从图8.1.9上看出,砾石层埋深在3 m左右,呈透镜状,视电阻率300~1500 Ω·m,厚约10 m,表层低阻层是人工回填土,最底层的低阻层是粒度很细的沙土层。反演结果与实际测量结果非常一致,说明该反演方法是有效的(图8.1.11,彩图)。
图8.1.8 电阻率和其他参数的相关关系
观测中发现,地下电阻率的季节变化,也是一个要考虑的问题,不同季节,降雨量的差异,使得地下各层介质中的含水量、地下潜水面的深度发生显著的变化。图8.1.12(彩图)是2000年11月在同一剖面上观测到的电阻率结果,11月是非常干燥的季节,砾石层的电阻率与潮湿季节(4月份)相比,4月份砾石层的测量结果为300 Ω·m,而11月份则达到1500 Ω·m。说明电阻率除受岩石类型和岩石粒度的控制外,水的饱和程度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需要说明的是介质含水量的增加使视电阻率在一定程度上降低。
8.1.1.3 基础结构的勘察
希腊雅典附近的马拉松混凝土水坝,位于雅典北部偏东30 km。库容18×108 m3,始建于1926年,在1999年遭受里氏5.9级地震,加之水库运行年代较长,现在怀疑坝体有不均匀沉降和渗漏,需要检查坝体的渗漏情况及混凝土的质量。垃圾场的结构虽然与钢筋混凝土大坝有很大的差别,但在探测渗漏等问题上,在方法的选择上有互相借鉴的作用。大坝调查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坝体混凝土的机械强度与沉降观测;地震P、S波速;电阻率特征及泊松比;可能的渗漏裂隙及裂缝;坝体风化的范围和深度。采用的调查方法包括:用地震勘探检测坝体混凝土的动力特性。根据视电阻率与湿度密切相关,作为探测坝体有无渗漏的首选方法。用探地雷达检测坝体可能存在的裂缝。
坝体混凝土的视电阻率随湿度变化,一般在10~105 Ω·m范围内。为了使电极与坝体的混凝土良好接触,使用的是硫酸铜溶液电极,作偶极-偶极排列,2 m极距,测量结果见图8.1.13(彩图),在测线中央发现有一片深色的低阻区,并且向下延伸,视电阻率在40 Ω·m以下,推测为被渗水浸润过的混凝土位置,当电阻率在20 Ω·m以下时,推测有渗水沿渗漏通道流过。随着测线向下游方向布置,湿度越来越小,测线中心的异常也逐渐变小。
8.1.1.4 活动断层的勘查
调查区位于新西兰奥克兰市东南40 km,区内有一条大的断层,自晚中新世到上中新世以来,一直处于活跃状态。最近调查发现,这些活动断层的存在使奥克兰成为新西兰的地震危险区。为配合地震预报研究,需要找出断层的准确位置。地表被第四纪沉积物覆盖,表面仅可观测到微陡坎地貌,推测是断层活动的标记。采用的地球物理方法有:重力测量、垂直电阻率测量(VES)、电阻率剖面测量、高精度地震反射/折射测量、探地雷达(GPR)。测量位置及测线布置见图8.1.14(彩图)。重力测量:断层上下盘密度差异是形成重力异常的主要原因,上升盘沉积的第四系覆盖层薄,密度较大的基岩距地表浅,微重力结果表现为高值异常;下降盘则被第四系覆盖的厚度大,基岩较上盘深,微重力结果为低值异常。因此重力测量可得到第四系覆盖层的厚度和断层位置、倾向等资料。沿A、B剖面共布置了63个重力观测点(图8.1.15,彩图),间隔100~200 m,在发现水平重力梯度变化大的地方测点间隔加密到25~40 m。仪器为LaCoste 和 Romberg G型重力仪。测点高程用GPS测量,精度±5 cm。数据经计算和岩石密度修正、地形(半径22 km)改正后的误差小于1×10-8m·s-2。从图中看到,第四纪沉积物覆盖厚的河床上有明显的重力低异常,黑色的点为观测点对应的重力结果,虚线表示的是三次多相式拟合的区域布格异常,一般来讲,重力异常陡变的地方对应于断层的位置。
VES测量:VES测量主要是了解基岩的电性,为二维电阻率成像提供可靠性资料。同时与重力测量结果进行比对(图8.1.16,彩图)。VES测量的结果表明地表2 m左右的电阻率为100~330 Ω·m,代表了含水较少的地表土;其下是电阻率为18~40 Ω·m,厚度达28~205 m的第四纪沉积物;再下即是基岩(硬砂岩),电阻率为180~520 Ω·m。
2D电阻率成像测量:剖面A1总长500 m,中间300 m段电极距为5 m,两侧各有100 m极距为10 m,测线布置的原则是垂直断层的可能走向。剖面A2与A1部分重叠,长度仅有100 m,电极距试验了1 m和2 m的效果,目的是为提高测量精度,对剖面A1中横向电阻率变化较大的位置进行加密测量。图8.1.17(彩图)的电阻率结果清楚地显示出在地表沉积物形成的陡坎的下部,电阻率发生明显的变化,图的左边视电阻率小于32 Ω·m,到了图的右边陡增至110 Ω· m以上,数据采用2D向前差分模型反演后,结果更加清楚。高、低电阻率的结合部位埋深约15 m,断层面的倾角约70°W。
高精度地震反射/折射和GPR测量:地震勘探的目的是获得更精确和直观的断层图像。地震数据采集和处理如下:剖面长117 m,为了便于对比,与A1、A2部分重叠。首先同时获取了三个点上的折射数据(偏移距1 m),以便得到表层速度,进行静校正。采集参数见表8.1.2。反射波的主频在150~200 Hz之间,有效的频率在300 Hz左右,折射波在30~50 ms的位置有较高的振幅,这也是数据处理中的主要噪音。在正断层的下盘,即在地震剖面双程走时的60 ms和80 ms处,反射信号很清晰。滤掉表层的干扰,提取出局部含硬砂岩的第四纪地层的初至波的速度为1.1~1.4 km·s-1(图8.1.18)。
表8.1.2 反射地震采集和处理参数
图8.1.18 剖面A2上四个连续炮点的地震反射记录
采集数据时,在每一炮点上,先使初至波的静噪保持最小,然后带通滤波去掉面波的干扰(约100 Hz)。有时发现面波的频率与反射波频率有重叠,此时必须仔细甄别。在本文引用的实例中,数据处理中f-k滤波和叠加技术在本地区的应用效果不好,反而又增加了表面反射的信号。因此数据处理中不使用f-k滤波和叠加。
最后的处理结果见图8.1.19。尽管在70 ms处仍然看到较强的二次反射(237~258道),但由表面所产生的多次反射的影响已大大得到压制。在258道附近,反射信号突然变得不明显,此点正好位于地表陡坎的下方40 m深处,延长线与地表陡坎的位置(向下箭头指示的位置)呈60°W的交角。这基本上反映了断层的倾向。未观测到再深处的反射信号,结合地质资料,推测在历史上这里曾是沼泽湿地,古河道临近断层的上盘,并且很可能是在一个不断下降的地堑上后来形成的次生活动正断层。
图8.1.19 剖面A2的地震叠加记录
探地雷达测量:风化层的存在以及可能的粘土层对探地雷达测量不利,但砾石层、粗砂砾或许又能增加雷达信号的穿透深度,因此用EKKO雷达,配备110 MHz和225 MHz的天线,0.5 m的点距,但未观测到任何有用的反射信号,说明探地雷达在本地探测隐伏断层上可能由于粘土层的影响,效果不佳。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