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有的老板建造了大型的养猪场粪便和脏水应该如何处理?
建造了大型养猪场,这个规模到底有多大?既然没有明确的规模,我们在讨论这个问题上,就只能采取假设的形式。
按照现在养猪场环保要求,做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是必须的。只是采取哪种方式更适合,运行成本低、效果好。
实际操作中,使用什么方式,因各地条件不一、环境不一,所适用的方式也有所差异。就目前运行的数量、效果、成本等因素考虑,采用异位发酵床、沼气发酵、直接粪污堆沤方法为最多,其它运行方式出于养猪场规模与运行成本考虑,采用较少。
要知道怎么处理,就要先搞清楚自己养猪场的废弃物产生量有多少。一般的理论估算,在干清粪工艺条件下,每头成年母猪按8千克粪污产生量计算,育肥猪可按10千克计算。
假设这位老板的“大型养猪场”是年出栏10,000头育肥猪,自繁自养。则常年存栏母猪600头(含后备母猪),育肥猪4,000头,这里只做粗略估算。则每天产生粪污量为:母猪8千克 X 600头 = 4,800千克;育肥猪10千克 X 4,000头 = 40,000千克。也就是说,这个猪场每天要产生约45吨粪污。
选择什么样的粪污处理方法呢?
一、沼气:过去我国许多养猪场也建立了很多沼气发酵池,利用养猪场粪污的分离出的液体发酵,产生沼气。现在,随着养猪场粪污处理无害化、资源化的技术发展,沼气发酵技术也越来越成熟。大型的“黑膜沼气发酵技术”在南方采用较多。 2017年农业部推荐的养殖场粪污处理模式上,在全国7个区域,粪污厌氧处理模式在6个区域中予以推荐。
沼气发酵,可以给养猪场提供一部分能源,比如说烧个水、做个饭还都可以。但真正要做到发电,则一般较难。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在国外访问,见到过沼气发电利用较好的种猪场,据介绍,可以解决40~50%的养猪场能源需要,个人觉得,这已经很厉害了。在国内,基本上没见到过,当然,也可能近些年拜访的养猪场不多,孤陋寡闻吧。
按万头养猪场的规模来说,沼气发电应该也是可行的,但前期投入和后期运行成本,需要认真核算。
二、直接堆沤:如果不采取添加微生物制剂、辅料等,直接堆沤粪污,则对环境污染仍无法消除。特别是对周围空气污染、堆肥区地下渗漏污染等,都会造成很大的二次污染。尽管这一方式也是农业部推荐的粪污处理模式之一,如果只是简单的堆沤,是不可取的。
现在多采用改进方法,添加一定量的微生物发酵剂,同时必须添加如秸秆粉碎物等的辅料。因为是“好氧”发酵,所以发酵堆需要一定的透气性,以保证发酵堆内有足够的氧气,使微生物保持高效率的活力,快速分解粪污中有害物质。 这种模式的关键点,是要保证有足够的辅料,以保证发酵堆的透气性,一般要添加15~30%的辅料,视粪污的水分含量而定。微生物发酵剂要高效。
我们根据实际情况,协助一些养殖场设计了此模式生产。基本条件是:
1、需要一定面积的平面场地,需要遮阳挡雨,简单的设施避免阳光直射和雨淋即可。按50米长计算,一个发酵堆(条状梯形)约一天的粪污处理量。采用高效微生物发酵剂,可7天一个快速发酵周期,则快速发酵场地至少需要18X50米的面积;
2、配置粉碎机,主要用于秸秆等的粉碎,一般需要粉碎到1.5厘米大小;
3、翻堆机,现在许多农机厂都可以生产,自动翻堆、成型一体化的,价格不贵;
4、筛分设备,如果要出售“农家肥”,需要把大块的、未完全分解的物料筛选出来。 采用这种方法,需要有专门的人员操作;
采用这种方法,受天气(气温)的影响较大;设备、设施投入简单;运行成本主要取决于辅料、微生物发酵剂,以及发酵生产周期。
三、异位发酵床:这种方法实际上也是“粪便好氧堆肥模式”的一种,通过一定的技术改善,提升了粪污消纳效率,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污染,实现了粪污无害化、资源化利用,并可能做到“零排放”。
这种方法是,先将垫料发酵好,形成“高效的发酵床”。以后,每天按照单位垫料所能消纳的粪污量,喷洒粪污到发酵床上,利用翻抛机使粪污均匀分布到发酵床中。则发酵床内的微生物就可以高效地将粪污分解利用掉,整个过程无废水、废气、废渣排放。当天产生的粪污,当天即可消纳掉。
通过参与设计和运行的实际操作经验,这里提出以下注意要点:
首先发酵床要正确操作和维护,不要“过载”,一般一个立方米的发酵垫料,每天消纳粪污量不超过30千克。否则,很容易造成“死床”,这样成本就高了;
其次,微生物发酵剂要高效。目前市场上发酵床发酵剂五花八门,请选择时一定注意。应该选择那些多种菌属复合的发酵剂,单一菌属的复合,功能较单一,对粪污的各种物质的分解、消纳能力稍差一些。例如,有些发酵剂说是多个芽孢菌株复合而成的,实际上就是一个菌属。
再次,垫料要有一定厚度。建议采用1.2米以上厚度的垫料,最好在1.5~1.7米厚。这样的发酵床,一是每延长米上可消纳更多的粪污,节省设施面积和成本。二是采用的翻抛机效率更好,不易在轨道上“跳机”。最先设计的60~80厘米厚发酵床,使用的翻抛机在运行时经常“跳机”、“走偏”,运行后经常出现故障,维护成本非常高。三是在天气阴凉的时候,发酵床内保持温度的能力强。
最后,发酵床的维护十分重要。如同如何一个设施设备一样,都需要定期维护、保养。发酵床内的垫料、微生物都会随着发酵床的使用而消耗。因此,一定要定时、及时补充垫料和发酵剂。一般垫料消耗厚度降低15~20厘米后,建议及时补充新的垫料;发酵剂一般1.5~2个月需要补充一次。补充量视不同的发酵剂而定了,具体的只能参考说明书了。那种说 “添加一次就不用再添加”的发酵剂,基本都是胡说了。因为,这不复合生物学规律。
总体上比较,还是异位发酵床的投入、运行、人员成本较低;操作简单可靠;最后出来的“农家肥”品质优良。本人倾向于采用此生物技术集成。
以上个人观点,敬请指正。这里是农牧生态循环实践者,感谢关注。欢迎留言、讨论、交流。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