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改良剂有用吗
当然有用,他可以改良土壤的肥力性能,包括增加土壤中植物需要的养分含量,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能,通透性和保水保肥性能,改良土壤的化学性能,如调解土壤的pH,提高一些养分的有效性。
土壤改良:老家土壤不好,是黄土又比较板结,种了些植物(桂花和银杏),想请教各位高人如何改良土壤?
如果种的是大苗,株行距较宽的话,可以每年在行间不同部位挖深沟埋土杂肥,改土效果好。一般的做法是:每三年树冠外深挖土20~30cm,冠内浅挖10cm左右,将杂草翻入土中(种绿肥或翻压作物秸秆效果更好);每年浅锄草一次,并将草盖在树桩周围。然后每年沿树冠滴水线挖半月形沟,株施农家肥5~20公斤(视树大小和长势而定)。要点是深翻、施有机肥,坚持这样做,土就能改成保肥透气的壤土。也可向土中掺沙,使之较疏松。
如何提高土壤肥力
提高土壤肥力,就是要科学施肥。
一、增施有机肥
通过施用人、畜的粪、尿肥及堆肥、沤肥、绿肥等有机质含量高的农肥来增加和保持土壤有机肥含量,有条件的地方可大量施肥(河泥、草碳等),对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明显作用。
二、秸秆还田
秸秆还田是改良土壤,增加土壤生产能力的有效措施。一是秸秆经过堆沤后施入土壤;另一种是在作物收获后,把秸秆切碎撒在地表后用犁翻压,直接还田,这样能够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促进土壤团粒结构形成,增加透气、透水、保肥能力,从而提高土壤肥力。
三、合理轮作
合理轮作是用地养地的耕作方式,在轮作中注意两点:一是适当增加豆科作物种植面积,在轮作过程中四年左右种一茬豆科作物可增加土壤中氮素含量,同时豆科绿肥作物经翻压入土后,大量的根、茎、叶能够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肥力;二是种植耗地力作物要控制年限,如甜菜要七年轮一次,葵花要四年轮一次,豆类和瓜类作物不重茬、不迎茬,要五年以上轮作,这样有利于恢复地力,又防治病害。
四、 种草肥田
应大力提倡种植豆科牧草来培肥地力,增加经济产量。目前可种植的牧草有草木犀、紫花苜蓿等,以此来改善土壤,培肥地力,提高土壤生产能力。
五、合理调整农、林、牧用地比例
林业的发展恢复是平衡生态,改善气候条件,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的有利措施。合理的畜牧发展可以为土壤提供大量有机质,是培肥地力,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直接措施。
如何使土壤变肥沃
要想培肥土壤,首先要了解土壤的组成与结构,进而了解土壤的理化性质,才能从根本上永久的保持肥沃。
土壤肥力是指土壤能供给作物生长发育的各种生长因素,主要指土壤的水肥气热,即土壤的水热状况、土壤的保肥、供肥性和通气性等。培肥土壤肥力是获得高产稳产的重要措施。培肥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 施行与土壤、气候条件相适应的轮作:合理的轮作是培肥土壤的有效途径。深根与浅根作物相互轮换、交替种植可以充分利用土壤上下层的养分和水分,增加土壤上下层的腐殖质含量。与豆科、绿肥作物轮作可发挥豆科、绿肥作物的改良土壤结构、补充土壤营养元素的作用。
- 增施有机肥:增施有机肥是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主要途径。有机质对提高土壤肥力有着重要作用。有机质供给作物养分与化学肥料不同之处终于它能随着作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不断释放营养物质,供作物生长需要,所以肥效稳定,不易流失。土壤有机质在分解过程中能产生活性腐殖质,它是一种胶结剂,可以促进水稳性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
- 秸秆还田:秸秆不经过堆沤处理,直接还田,能够有效促进土壤肥力的不断提高,而且节约运输力和劳动力。秸秆直接施入土壤要比堆积分解后施入土壤更有利于改良土壤结构,更能加强土壤微生物的活动,这样不仅可以加速有机质本身所含职务养料的分解,而且有助于土壤中原有的磷、钾等矿物质养料的释放。秸秆直接还田后,将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作物与土壤微生物竞争速效养分,因此秸秆还田时需补充化肥,一般可在秸秆还田时撒施硫酸铵15公斤/亩。
- 深耕改土:自农村实行生产承包责任制以来,耕地多用畜力或小四轮拖拉机,耕深偏浅,一般不超过20厘米,影响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从而限制了高产。深耕厂打破犁底层、耕深在20厘米以上的耕作措施。深耕要根据具体条件,确定核实的耕深。对粘重土壤深翻时,往往把地下层的胶泥土翻入表层,破坏了土壤结构,延长了表土熟化时间,会直接影响当年产量。如果采用上翻下松的方法,再结合增施有机肥,则会有较好的增产效果。对瘠薄的沙质土壤,要逐年加深,增厚耕层,才会受到良好的增产效果。对于表肥沃的壤土,耕层养分含量较为丰富,心土也比较容易熟化,可以耕的深些。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