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力下降,水稻产量不高,该如何整地施肥?
我是水稻种植户,水稻产量不高与地力没多大关系。水稻生长首先需要充足水源、光照、温度,当然也需要肥料,必须平衡施肥。
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首先必须选择高产品种,水稻种子稳产性较差,必须每年更换品种种植,现在高产新品种层出不穷,农民每年都要购买一点试种一下,适合当地种植,就推扩种植。水稻种植,现在都采取直播的居多,直播的好处,就是省时省力省成本,还有高产优势。直播水稻就是将“破胸”的水稻种子,直接播种到水稻田里,省去栽植环节,没有缓苗期,直播水稻较密,分蘖抽穗多从而达到高产效果。水稻田用旋耕机浅耕后,每亩追施氮磷钾复合肥20公斤,氯化钾肥10公斤,再旋耕平整一遍,打封闭除草剂,10天后直播,直播可用机械直播,市场上有水稻直播机,也可以人工撒播,但必须是有经验的老农民,防止播种不均匀,不是播多了,就是播少了,还可以无人植保飞机撒播。播种时,水稻田不能有积水,种子落入泥巴里才能扎根。水多了,种子会漂浮、漂移。
水稻播种后,7天内不能抽水灌溉,让水稻种子扎根泥土中,只要水稻田不干裂基本上一个月不用抽水,这是为了防止水稻倒伏,促进水稻根系生长,水稻开始分蘖了,才开始抽水灌溉,并追施尿素10公斤,水稻开始封行前再追施10公斤。水稻封行后,不能再施氮肥了,穗肥以磷钾肥为主。水稻封行后,要立即“晒田”,停止灌溉7天——10天,促进水稻有效分蘖、防止水稻贪青旺长,促进水稻根系再次生长。水稻种植在孕穗期——抽穗期南方天气持续晴热高温,水稻适合生长温度25°C——35°C,超过37°C必须采取降温措施,防止高温热害。水稻抽穗后,全天抽水灌溉,降低田间环境温度,促进水稻正常扬花授粉,降低水稻秕谷率。水稻抽穗期——灌浆期不能缺水,水稻田保持水位2寸——3寸深。水稻抽穗后,管理重点放在病虫害防治上,高温高湿环境病虫害较偏重发生,一般水稻10天打一次农药,病虫害偏重发生,可7天打一次药。
水稻成熟后,要及时收割,长在水稻田里蒸发量大,会象晒稻一样,产量明显每天下降80斤——100斤/亩,水稻先联系买家再收割,直接在田间地头卖掉。以上纯属个人经验分享,仅供参考!
地力下降,有很多种原因造成,有人为因素,也有自然因素,下面我给大家一一列举。
育苗的问题
①播种量大,这样就导致水稻苗形成弱苗。
②今年春季温度变化较剧烈,这又对水稻秧苗造成。今年春天,前期连续低温,出苗慢,生长慢。
③青枯、立枯病发生较重,前期稻苗始终生长缓慢,很多稻农就乱采取了追肥,喷叶面肥,喷促长生根剂,大量浇水。造成许多水稻苗出现徒长现象,变成了徒长弱苗,严重影响了水稻苗移栽后的缓苗时间、分蘖和抗药害能力下降,影响了水稻的生长发育进程。
二、春季的阶段性的低温
今年春天遇到了四次强度大,时间长的低温天气。而且春季温度变化剧烈。造成春天插到地里的秧苗缓苗时间长,再加上秧苗素质低,分蘖推迟,肥效反应拖后集中反应。
今年春天的低温(实际上是冻害)可造成水稻秧苗死亡的极端天气。而且在低温冷害的同时,造成大多数水稻秧苗抗药能力下降。再加上除草剂的药害,致使水稻苗发育不良,分蘖推后,推迟了生育期大约10天。严重影响了水稻正常生育进程,进而影响到正常成熟。
三、品种原因
①、由于种植了感光性强的水稻品种,造成分蘖期末期光照不足(和低温天气有绝对关系)导致水稻提早孕穗,出现减叶现象,分蘖不够,影响了水稻的保苗株数和产量(对出米率影响不大)。
②、品种跨区种植严重
由于受到优质米在市场上的欢迎度的增加。造成一些积温不足地区跨区种植优质米品种,导致水稻不能在高产出穗期出穗,出穗时间明显晚于安全出穗期。
四、肥料的选择和应用上
由于肥料选择和配比不对(其中包括底肥、生物肥、返青肥的选择)。以及在分蘖期和孕穗氮肥的大量应用,造成分蘖肥肥效拖后。由于水稻分蘖期温度偏低,施肥后肥效反应拖后,导致了几个问题的出现。
①、分蘖推迟,影响正常成熟。
②、肥效反应延后在拔节期,使水稻底节拉长,容易倒伏,影响水稻产量,进而影响出米率。
③、大量氮肥反应拖后,使后三片叶叶片生长超长,组织细嫩,不抗风,不抗病,这又影响了水稻产量(氮肥量大本身就影响出米率,影响品质,影响口感,降低口感食味值)。
五、各种病害发生严重
由于前期低温,底肥、生物肥、分蘖肥不能及时分解释放,造成肥效很低。分孽末期和孕穗初期又遇到高温、大风天气,底肥、分蘖肥和孕穗肥的肥效肥效集中反应在后几片叶上,使后几片叶叶片超长。在高温、高湿和大风天气影响下,多数水稻叶片受伤严重。全省水稻大面积发生细菌性褐斑病、褐变穗(即黑穗、红粒)和鞘腐病。对水稻产量影响很大。还有一些水稻发生了严重稻瘟病,纹枯病,小球菌核病等多种病害,对局部的一些水稻产量影响更大。
六、虫害重于常年
由于前期温度不高,湿度较大,光照不足,特别适合于负泥虫和稻螟蛉的繁殖和发生,导致全省大面积发生负泥虫和稻螟蛉,使水稻叶片缺损严重(特别是后二片叶),影响了水稻正常光合作用,对水稻的产量也有很大影响。有些个别地区虫害发生严重的地块,减产更严重,何谈米率。
七、管理上的缺失造成生理病害严重
今年在阶段性高温期间,有些秸秆还田多的地块,烂泥田,和缺锌、钾、硅肥地块而又氮肥偏大的地块,又没有及时晒田,根部有毒有害物质积累过多,导致水稻烂根和根系发育不良,使水稻秧苗出现红叶子,也就是生理型赤枯病。对水稻的分蘖和生长影响很大,既影响单位面积上的有效保苗穗茎数,又推迟了熟期,从这就严重影响了水稻的产量,促使出米率低。
八、最致命的原因(冷害)
在8月中下旬,有2—3天白天最高气温不超过15℃,晚上气温低于7℃,有的地方气温更低。已经低于水稻生长温度12.5℃,使水稻遭受冷害(都可以穿棉衣了)。
特别是有些氮肥偏大,缺钾、缺硅、缺少微量元素、生物肥的地块,出现严重的早衰和死秧现象,对水稻的产量影响最大。造成不能正常灌浆,对出米率影响最大。
九、光照不足、还是低温
在9月上旬,连续多日光照不足和低温天气,水稻不能正常上粮。籽粒吃不饱,不充实,就造成空瘪粒增多,稻粒瘦条,千粒重下降,严重影响水稻的产量、质量和出米率!
十、断水时间过早
因为秋季撤水过早,对水稻的产量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灌浆后期有些没水的地块,田面出现了干裂现象,使水稻根系受伤,水稻叶片尖部失水干尖,有的田块就出现了早衰现象。撤水过早对米率,对产量影响相当大(个别低洼地除外)。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