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固废土壤 > 正文内容

全球放水,货币超发,下一个蓄水池会是什么?百姓资产如何保值?

2022-06-03 07:57:06固废土壤1

现金通胀,真的比物价的通胀更可怕。

最近几年,不论是国内外都在加速印钱,整个世界范围内,货币超发严重,可以说是水漫金山。

从国内看,广义货币的M2的增速,目前维持在8-9,之前几年都是维持在两位数。

也就是平均6-8年,人民币的货币总量,就会成倍地增长。

2001年,广义货币M2总数15.8万亿,2021年,这个数字是238万亿。

也就是20年间,国内广义货币的总量翻了15倍。

虽说我们不能说当初的1块钱,价值现在的15块钱,但单纯从货币体量来看,也就市场上的钱来看,就是这么回事。

而如果你在20年前,把钱存到银行,按当时5年期的平均利率5%来计算,20年只有2.44倍。

另一组不是特别乐观的数据,就是M2与GDP的比值,2001年是1.42倍,2021年是2.08倍。

这个数值的增大,说明了经济虽说在上行,但货币的增发速度是远超于经济增速的。

就在疫情当下的这两年,美国也骤然开启了印钞机模式。

但是,美国的广义货币M2,并不能完全代表美国的钱,因为M2中,关于存款业务,只统计了10万美金以下的存单业务,所以并不是特别的准确。

2001-2020年疫情前,美国的M2总额增长了约3倍。

2020年疫情-2022年初,不到2年的时间,M2的总额增长了50%,年均增速超过了20%。

可以这么说,全球市场最近两年多出了50%的美金,意味着输入性的通胀非常的严重。

我们平时说的美国人印钱去全世界买买买,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不仅如此,美元的贬值幅度,也是远低于50%。

这就代表美国确实实现了自己印钱,让全球买单的情况。

但不论是人民币,还是美元,多印钱一定会导致水池里的水越来越多,需要找到财富蓄水池,来承接这么多的资金。

美元的蓄水池其实很好找,资金流入最多的是股市,然后黄金、比特币等投资产品,也进行了有效的分流。

最后,美国再用美债去把剩余的资金回笼,以免出现热钱太多导致的国内通胀。

由于外汇管制的措施,其实国内的老百姓对于美元接触的不多,也就意识不到输入性通胀带来的一些影响,还是会把大量的财富眼光,聚集在人民币的通胀问题上。

再加上,我们拥有的大部分资产,都是人民币资产,所以从保值角度上来看,我们更多地要找到国内的资金蓄水池,才能解决资产保值问题。

要寻找资金的蓄水池,第一个要明白,蓄水池本身要能够足够多的水。

国内可以容纳如此多货币的地方,主要有三个,银行、楼市、股市。

这三个市场的体量,都不一定能够匹配238万亿的资金,一定是进行分流的。

至于其他的市场,虽说也在蓬勃发展,但是市场的体量,是完全没有办法去吞吐如此多的货币的。

接下来,我们一个一个来说。

1、银行。

中国大部分家庭的真金白银,其实都在银行里。

当然最近几年情况有一些变化,一部分家庭的资产变成了房子,甚至还欠着银行的贷款。

中国的居民存款总额,在2021年的时候,已经突破了100万亿,人均超过了7万元。

银行始终都是财富的蓄水池,但银行永远不会让财富升值保值,基本上都是贬值的。

银行本身的主要利润来源,是存贷差,也就是居民存款和贷款之间的差额,是吃利息的地方。

假如银行的存款可以让财富保值,甚至升值,那么所有人把钱存在银行里,银行又从哪儿把钱变多,去给付到储户呢。

而且,现实中货币印发的速度和效率,也是远远高于银行存款的。

所以,银行存款从长期来看,肯定是无法保值,甚至会导致货币的购买力大幅度缩水的。

但是,银行存款从短期来看,具备了抗风险的能力,让资金本身的安全性增加。

这也就是为什么中国有百万亿存款的基础,因为大部分普通居民家庭,对于现金抗风险的意识,还是很强的。

正因为拥有了百万亿资金的储备,才让整个经济发展如此井井有条,而不出现太大的风险,保持着相对稳定的增长。

银行作为一个基础蓄水池的功能,会长期的存在,存款余额也是国家底气的来源,是抗风险的利器。

所以,作为蓄水池的银行,其实不用解释太多,长期会扮演着最重要的角色。

只不过银行只能规避短暂的风险,想通过银行实现长期保值的愿望,是不太可能实现了。

2、楼市。

楼市是最近20年,超发货币最重要的蓄水池,而且预计未来20年,依旧会是最重要,体量最大的蓄水池。

尽管总体的房价已经没有太多的上涨空间了,但450万亿的蓄水池容量,相比238万亿的广义货币,几乎是翻了一倍。

也就是说,所有的钱全部拿出来,去买房子,也只能买下全国房子的一半。

有人说这是一种泡沫,要看从什么角度去理解。

楼市最大的问题,并不在于总市值过大,这是它的优势,它消化了大量的超发货币,让大量的资金沉淀在了楼市中。

这种沉淀,拖缓了整个物价的上涨,至少物价的上涨速度,远不及货币超发的速度。

这就直接让不愁买房的那部分居民,生活变得更加富足,更加舒坦。

从另一方面来看,另一部分没有房子的人,为了买房,不得不优先考虑存款,而不是进行大量的消费,也是存款总数不断飙升的原因。

但是,一旦买房真正启动,这部分人往往就面临着负债,由现金资产,转变成了金融负债。

而楼市大量的负债,将会透支年轻人未来的消费能力,这对于经济未来的发展,其实是会存在隐患的。

回过头来说楼市的蓄水池作用,这一点上短期内是不会有明显改观的,长期来看也不会有太大的改观。

只不过,房价并不一定会涨,甚至有可能会跌,因为450万亿和238万亿之间,还是存在很大的空间的。

但如果货币的增加还在继续,每年8-9%,10年后再次翻倍,那么楼市依然会成为主要的蓄水池。

3、股市。

最后说说股市,这个实体经济在二级市场的缩影。

很多人把股市当作是财富的蓄水池,但其实中国的股市,并不完全能充当蓄水池。

相比楼市,股市的蓄水池作用并不明显,因为大量的资本企图从股票市场把财富抽走。

说白了,蓄水池是货币积累的地方,而不是抽离的地方。

所以,即便货币超发,整个市场也并没有出现太大的涨幅。

股市的蓄水池作用,其实在于IPO,将实体经济虚拟化,是这样一个场所。

一家企业的股权,原本就有价值,但没有公开价值,要变现并不容易。

二级市场是把这家企业的股权,直接证券化,有了实际的价值,可以共整个市场的资金去买卖。

这种情况下,理论上股票市场可以成为一个蓄水池,因为不断会有资金入场。

但问题在于,二级市场的流动性太高,入场的资金,并没有想过长期持有这部分企业的股权,而是选择了快进快出的炒作。

在这种大背景下,资金在蓄水的同时,会出现抽水,整个蓄水池的功能就会差很多。

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一直觉得股市是蓄水池,但每一次都会被现实打脸。

如果理解股市蓄水池功能的本质,看懂IPO和实体经济的关联,那么自然就会明白,想在这个蓄水池里赚到钱,很难。

因为真正的钱,都被IPO给抽走了。

其实,继房地产之后,国内目前并不需要绝对的蓄水池,去蓄水和财富的积累。

因为房地产总市值达到450万亿左右的规模,而广义货币的体量才240万亿左右,还有空间去进行消化,银行和股市的任务,根本不在于蓄水。

当下最重要的就是把钱赶出来,去刺激和拉动消费,并且扶持中小高新技术企业去起步。

所以,当下去提蓄水池这个概念,其实是非常不符合现在情况的。

目前,为了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更多的时候,政策引导资金往实体经济走,而不是找蓄水池去囤积资金。

老百姓的资产如何保值,也是我们急切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

当我们辛辛苦苦地赚到了钱,却随着时间的推移,钱越来越不值钱,这种被动的财富缩水,是很难被接受却又实实在在发生的。

比如2000年,你辛苦地攒下了20万元,足够买下北京四环的一套房。

而当时的这一笔巨资,存在银行至今,只有50万左右,在四环只能买下一间厕所了。

当货币被贬值,资产通胀来袭的时候,你必须找到应对方式,通过资产配置来进行保值。

明白以下几点,是非常重要的。

1、现金短期内保值,长期看贬值。

很多人一提到保值,就会说现金贬值。

没错,现金长期来看一定是贬值的,因为只是一个中间货币而已,但并不代表不用现金,去选择低息负债。

在遇到危机,出现资产折价的时候,现金还是有很强的保值功能的。

所以,短期的保值,要懂得现金的重要性,长期的保值,要懂得资产的重要性。

2、部分资产保值,部分资产贬值,要合理配置。

作为老百姓,配置资产的时候要均衡,不要对资产有偏见。

可能一部分人之前特别喜欢买房,靠买房致富了,还有一些人始终觉得房子不会涨,结果情况越来越糟糕。

这种情况,不论是好是坏,其实都是资产的错误配置。

我们配置资产的目标,并不是靠“赌博”去让自己的财富倍增,因为风险和收益是对等的。

我们需要通过合理的配置,去尽可能地保证我们的财富不会缩水。

所以各类资产,在能力范围内都均衡配置一些,是最有效的。

3、通胀客观存在,投资不要以跑赢通胀为目标。

通胀这个东西,是客观存在的,或者说货币的超发,也不是老百姓能决定的。

这也就决定了,我们所有的投资,如果以跑赢通胀为目标,一定是错的。

财富的增值保值,其实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我们的生活所需,而不是什么跑赢通胀。

当你从这个角度出发,去进行资产配置的时候,或许你的财富增值会远比之前做得好。

因为大部分的财富增值,比如房子,本质上就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

而股票类的这种投资,只是一个纯投资,可有可无。

不要为了跑赢通胀而跑赢通胀,多考虑自己的生活规划,进行财富上的匹配。

4、多注重现金流资产,多为有效现金流做准备。

想要在通胀的路上做好资产保值,还需要针对资产的类别做一个优选。

现金流资产,就是首选。

所谓的现金流资产,指的是不仅是会涨价的资产,还是可以产出现金的资产。

比如,股票会分红,房子会有房租等等,通过现金流来稳定资产的价格,实现保值增值。

现金流本身,是抵抗通货膨胀的,也是抵御资产风险的。

因为现金流和财富本身的属性是息息相关的,利用好现金流可以直接把资产,变成生产现金的工具。

平时的花销用现金流,财富的保值增值,依靠资产的配置,效果会更好。

5、赚钱能力,是永远的财富蓄水池。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还有一个让财富保值的方式,就是让自己保值,让赚钱能力保值。

市场上的钱,越印越多,那么理论上赚到钱的可能性,也就越来越大。

但为什么有一些人越赚越多,有一些人却没有呢?

问题的本质,还是出在了赚钱能力上,或者说认知能力上。

财富永远不可能是平均分配的,永远是更有能力的人站在更上一层,享受更多的财富。

所以,资产保值的最简单方式,就是让自己保值,让自己赚钱的能力保值,确保自己能够源源不断地赚到钱。

当然,让生命保值,保持健康,拉长整个时间周期,理论上也是一种增长赚钱能力的方式。

保值这件事,其实真的是任重道远。

我们不能完全就把所有的投资去归结为跑赢通胀,这样是没有意义的。

老百姓保卫财富最好的办法,一定是资产均衡配置,再加上一些现金的储备,最后再提升个人能力。

从宏观层面来看,只有让钱流动起来,多经历钱的循环,才有可能放慢印钱的速度,才能确保我们的财富尽量保值,单纯的靠印钱来刺激经济的方式,早晚会误入歧途。

通货膨胀的背景下,老百姓辛辛苦苦一辈子努力的财富,却被印钞机无情的稀释了。很多人问去买黄金,黄金能够达到资产保值吗?黄金的用途是很少的,其价值是建立在共同的信仰之上,如果这种信仰崩塌了,黄金也就一文不值了。买房也是为数不多的,老百姓认为稳妥的资产保值手段,但随着人口生育率的降低,房价未来的走势难以预计,但不管怎么样,总是有房子可以住的。买股票,买期货,买古董进行资产保值,更需要专业知识,老百姓似乎也不太懂。德国的智能投顾锦萌,通过智能系统判断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为客户挑选量身定制的资产配置方式,实现全球分散化多元化投资,有效降低风险,最终实现资产保值增值。

抗通胀的资产有很多,比如黄金、原油、有色股、煤炭股、必需消费品股票(猪肉股、白酒股)、农业生产资料股(比如化肥股)、建材股、航运股、生活资料股(燃气股、商业零售股)。。。非常多。

但由于通胀也有不同的类型(引起通胀的原因很多),所以每个类型的通胀,都是不同原因引发的,因此不好说通胀来了就买什么资产或者股票。

而是应该针对当前通胀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做详尽分析,然后才可以去投资相关资产。

比如上面说的原油,在繁荣型通胀环境下,就是很好的抵御通胀的工具,但如果遇到了衰退型通胀,其实是看跌的。但相反,黄金有可能是在衰退和萧条中的保值利器。所以无法用单一的答案来回答一个笼统的问题。

房地产最保值;

其次是黄金。

说明:

房地产保值原因: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国家的政策把全国老百姓都推向商品房,因此需求远远大于供应,这是个结构因素。

另外举个例子,民国的时候,2两黄金可以在北京买个四合院,儿如今2两黄金大概30多万左右,在北京、上海差不多只能买一个厕所。这就能说明房产的保值面多高了。

黄金:地壳中黄金逐年开采,也是需求大于供给。而且价格由市场奠定,不可能会便宜得离谱,所以也是保值,只不过不如房产。

凡是需求大于供给的东西都能保值。当然前提是这个供需关系是延续的。

如果你资金比较少的话就去买国债,就是说借钱给国家,国家以高利率还给你。

谢谢!

一:存银行

这个是传统的做法,也是一个人不进行理财的做法;

大家都知道,一般情况下利息一定赶不上物价上涨的,有人作过对比;按照每年物价的上涨5%而言,30年之后实际购买价值就会缩水50%+;

点评:不建议非常不建议,不过钱很少的话,放银行有个好处就是取拿方便;

二、买房子

其实从房奴的痛苦我们就可以看到,在中国,大部分人买房子是为了自己居住,不是投资手段,而一部分所谓投资的,却又是在投机,整个中国市场的物价上涨,不得不说不拜这些人所赐;

因此,且不说有多少人具有足够的钱来投资房产,甚至连专业的炒房者也要理性入手。近几年来,楼价上涨的速度已经远远超过了楼盘正常的价值增长速度,甚至到了比较危险的程度。

点评:不过有钱的话建议可以买房子,短期内中国的房子还是蛮升值的;

三、买黄金

黄金可以抵御通胀的冲击,但未必一定能使投资者资产增值。如今,国际金价处于高位振荡的格局,如果此时以较高价格购入黄金,未来美元持续走强、金价受到打压,不一定能做到资产保值。

点评:前一段时间看金融访谈,倒是看到很多专业人士推荐白银,但是个人也是建议作为长期持有理财产品;

四:债券

债券投资,其风险比股票小、信誉高、收益稳定。

有一些基本金融常识的人都知道,在通缩背景下,国债收益率显著为正,可有效抵御通货紧缩。相反,在通胀周期下,股票收益率作为整体显著为正,并大大超过通货膨胀率,更可有效抵御通胀。也就是目前通胀买债券是错误的选择;难以有效的抵御通货膨胀。

点评:不建议购买债券;

五:股票

在说债券的时候说到,在通胀的经济周期下,股票的收益是放大的,那么对于普通投资人是不是就可以买股票了?

但是大家看到的都是别人赚钱的时候得风光,普通投资人缺乏专业的技术和经验,也欠缺灵通的消息渠道,对大势难以做出正确的判断,较难在股市中取得稳定收益。如果无法准确的把握买进和卖出的时机,最后哭得就是自己了;

此外,炒股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一般人白领有点难度;

点评:总而言之,专业人士以及资深投资人可以建议买股票;

六、基金

基金其实上就是基金公司把普通人的钱收集过来,找专业的人来买股票或者其他理财产品,最终获取收益;

因为主要是由专业人士把控,可以精心选择投资品种,随时调整投资组合,获得更佳的投资回报,因此基金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分析能力,非个人投资者能及。基金相比普通个人投资者的资金规模,基金产品的资金总额非常庞大,可以进行分散投资,通过投资组合达到风险最小化,收益最大化。

通胀预期下:理财莫太贪 赚点钱就跑   若宏观经济进入高增长,高通胀也可能随之而来。高通胀一旦形成,市民应怎样投资理财呢?昨日,市内银行、期货、证券界理财专家认为,时下投资理财不宜太贪,只要赚了点钱就应赶快跑路。  炒股不要太贪婪   通胀预期形成以后,对股市有一定的利好。 方正证券人士称,通胀预期可以带来股市火爆,比如有色金属、房地产、银行等版块,都可能因通胀预期增强而走牛。 在较强的通胀预期下炒股,重在踏准行业板块和选对个股。   现在炒股也不能只看通胀预期,该人士称,虽然通胀预期可以带火股市,但支撑股市走牛的最终还得靠实体经济。市民在炒股时不仅要看通胀形势,更要分析宏观经济走势。   在通胀预期下炒股,不宜作长线投资。 该人士称,时下市民炒股最好以短期利润为主,即只要赚了一点儿钱,就应该果断地撤退。  还有炒股专家认为,通胀预期形成以后,管理层的思路可能会转向 防通胀 ,此时股民应重点关注政策信号,尤其要看央行的举动。若出现类似查银行借贷资金入市或者有收缩银根的信号,股民应果断离场。  基金宜买资源型  中行财富管理顾问廖亮称,从近期公布的多项经济指标来看,宏观经济有了复苏信号,可能带来资源类商品的价格上涨,所以市民在通胀预期下买基金,不妨关注一下与资源挂钩的基金,比如挂钩贵金属的股票型基金等。  也有理财专家称,在经济从复苏到繁荣的发展阶段,总是伴随着通货膨胀的预期。在这个过程中,石油、煤炭、有色等资源类大宗商品的价格总是上涨最为迅速的。  在长期通胀预期下,以资源类个股作为重点投资对象的基金,可能也会受益。  从目前情况看,资源价格在全球金融危机影响下,现在国际国内资源价格水平仅相当于2005年初的水平。而从中长期来看,资源行业的增长潜力相对确定,而目前的资源股价格较低,处于相对价值洼地,正是投资布局未来的良好时机。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gftr/183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