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固废土壤 > 正文内容

自生固氮菌的代谢途径?

2024-08-04 04:01:17固废土壤1

一、自生固氮菌的代谢途径?

自生固氮微生物的代谢类型为"异养需氧型",所以进行自生固氮微生物分离应取表层土壤。自生固氮菌能将大气中的氮还原成氨,其氮源为大气中的N2.

二、自生固氮菌的意思是自养吗?

自生固氮菌与共生固氮菌相对,是指不需要进入生物体内进行固氮的固氮菌,中学阶段除蓝藻外的固氮微生物都是异养型

三、分离纯化的方法?

1、吸收法:常用于气体的净化和干燥,可根据被提纯气体中所含杂质气体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固体或溶液作为吸收剂。如Cl2中混有的HCl气体可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常用装置是洗气瓶。

2、沉淀法:在被提纯的物质中加入适量试剂使其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后再过滤除去。如KNO3中含有的少量Ba(NO3)2,可用适量的K2SO4除去。

3、气体法:根据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性质加入合适的试剂,将杂质转化为气体而除去。如KCl中混有的少量K2CO3,可加适量盐酸除去。

4、转化法:利用化学反应,加入适当的试剂或采用某种条件(如加热),使物质中的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

5、溶解法:对于固体物质可选择适当的试剂将杂质溶解,然后过滤除去。如Mg(OH)2中混有Al(OH)3,可用过量NaOH溶液除去,然后洗涤Mg(OH)2沉淀即可。

6、氧化还原法:对混合物中含有的还原性杂质,可加入适当氧化剂将其氧化为被提纯物质;对混合物中含有的氧化性杂质,可加入适当还原剂将其还原为被提纯物质。如FeCl3中含有FeCl3,加入铁粉、振荡过滤,即可除去FeCl3;FeCl3中含有FeCl2,滴入双氧水,可将FeCl2转化成FeCl3而又不引入新的杂质。

四、从土壤中分离厌氧固氮菌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实验原理

农田的表层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含量比较多。将用表土制成的稀泥浆,接种到无氮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只有自生固氮菌才能生长繁殖。用这种方法,可以将自生固氮菌与其他细菌分离开来。

目的要求

1.初步学会从土壤中分离自生固氮菌的方法。

2.初步学会制作临时涂片的方法。

材料用具

农田的表层土壤(土壤溶液的pH不低于6.5)。

无菌研钵,无菌玻璃棒,接种环,天平,存放有载玻片的酒精缸,盖玻片,显微镜,酒精灯,火柴,镊子,恒温箱,量筒,玻璃铅笔。

灭过菌的、盛有无氮培养基的培养皿,结晶紫染液,无菌水。

方法步骤

一、接种

1.接种前,将灭过菌的、盛有无氮培养基的培养皿,放在37℃的恒温箱中一两天。随后,选取培养基上没有生长任何微生物的培养皿供实验用。

2.取10g土壤,放在无菌研钵中,注入5mL无菌水,并用无菌玻璃棒搅拌均匀,备用。

3.将接种环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灭菌。略微打开培养皿盖,将接种环放在培养基边缘处冷却。然后,用接种环蘸取少许稀泥浆,轻轻地点接在培养基的表面上,共点接15~20处(注意:接种时手和衣袖不要碰到火焰,以免烧伤)。

4.接种后,轻轻地盖上培养皿盖,将培养皿放在实验桌上,并在顶盖上写明实验内容、接种人的姓名和接种日期。

二、培养

将接过种的培养皿放入恒温箱内,在28~30℃的温度下培养3~4d。

三、观察

3~4d后,取出培养皿,仔细观察培养基上稀泥浆周围长出的培养物——黏液。黏液初为无色透明,以后为乳白色,最后变成褐色,表明含有自生固氮菌。

五、关于土壤微生物分离纯化的实验设计?

1.采土样

2.细菌的分离纯化(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

制备土壤稀释液

倾注法分离

培养

3.霉菌的分离纯化(马丁孟加拉红–链霉素培养基)

同细菌

4.酵母菌的分离纯化(豆芽汁葡萄糖培养基)

同细菌

5.放线菌的分离纯化(高氏一号培养基)

同细菌

六、土壤中微生物的分离与纯化实际应用问题?

一般选用很多个浓度是因为菌液浓度得适宜,最后需要划线分离,得能够保证得到单菌落。

挑菌的时候选择单一菌落,最好是一个点,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

也不是非得用斜面培养,斜面一般是用于临时保存菌种,一般用培养皿(平板)比较多

斜面保存的菌种可以多次挑取,方便细菌的活化

七、分离和纯化的区别?

分离:将混合物中待用的成分与其他成分分离开来,是初步的提纯。如:蒸馏工业酒精时有一个馏分就是酒精和少量水的混合物。

纯化:对分离提纯过的物质进一步提纯,获得纯净的物质。如:分离到的酒精和少量水的混合物用氧化钙处理后再蒸馏得到无水乙醇;蛋白质结晶等等。

八、细胞分离纯化的结论

体外培养的细胞源于人或动物体内或胚胎组织,其体内的细胞都是混杂生长,每一种组织都有血管和间叶组织,因此,来源于上述组织的培养材料的原代细胞、传代细胞绝大多数都呈混合生长,即有上皮样细胞,又有纤维样细胞,纤维样细胞又包括成纤维细胞、肌细胞、骨细胞、滑膜细胞等,混杂的细胞会直接影响实验结果,而利用体外培养细胞进行实验研究时,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一致性、稳定性和可重复性,要求采用单一种类细胞来进行实验,这样才能对某一细胞的功能、形态等变化进行一系列研究,因而培养细胞的纯化就成为实验研究的重要一步,甚至需要从混杂的细胞群中分离出单个细胞来进行培养和开展实验研究。

九、黑曲霉分离纯化的原理?

黑曲霉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粮食、植物性产品和土壤中。黑曲霉的最适温度为37°C,黑曲霉对营养要求较低,只要培养基中含有碳源、氮源及磷、钾、镁、硫等元素即能生长良好,实验中采用查氏培养基进行培养。

黑曲霉的菌落蔓延迅速,但生长稍局限,菌丝初为白色,后变成鲜黄色直至黑色厚绒状,背面无色或中央略带黄褐色。顶部形成球形顶囊,其上全面覆盖-层梗基和一层小梗,小梗双层褐色,梗基较短,上长有成串褐黑色的球状分生孢子。孢子直径2.5~4.0μm。分生孢子头球状,直径700~800μm,褐黑色。

黑曲霉的个体形态和菌落形态都比较特殊,容易分辨,可利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法,得到单菌落,并结合显微镜检测,多步鉴定、纯化,得到的纯的菌种。另外,黑曲霉在pH=2. 0~2.5时,有利于合成柠檬酸,在pH=2.5~ 6.5范围内以菌体生长为主,最适生长pH为5.0 ~6.0。实验过程中,利用黑曲霉在pH=2. 5左右的培养基中产生柠檬酸,结合大肠杆菌的IMVIC 实验中的柠檬酸实验,对其进行进一步鉴定。

十、苯甲醇的分离纯化原理?

根据苯甲酸钠、苯甲醇在水中和在乙醚中的溶解度不同。苯甲醇在乙醚中易溶,苯甲酸钠易溶于水。用乙醚可在反应混合物中萃取苯甲醇,再经蒸馏除去萃取剂乙醚,便可得到产物苯甲醇;将萃取后的水溶液酸化就得到苯甲酸固体,经抽滤,就可以得到另一产物苯甲酸。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gftr/1642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