桉树林地土壤如何改良?
近年来,桉树在广东迅速发展。随着大面积营造桉树人工林,其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关注,也引起了一些争论。桉树人工林发展存在的主要争论焦点之一是大面积发展桉树人工林可能会导致地力衰退,而人为因素也可能加剧导致桉树林地力衰退。一是有些地方在急于发展经济或企业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一哄而上,盲目造林,不适地适树,形成桉树低产林,造成林地资源浪费。二是不合理的营林方式,如不论何种立地土壤条件,肆意炼山整地,机耕全垦深翻,改变了土壤结构,减少了地表的凋落物和林下植被覆盖,使林地裸露时间增长,导致土壤水分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增加,而华南地区降雨集中,强度大,林地水土流失严重。三是掠夺式经营,投入不足,全树砍伐、收获林下植被和枯枝落叶作为燃料,加大了土壤养分的输出,而又不及时补充土壤养分,从而加速土壤肥力贫瘠化。
相思属树种是一种优良的固氮树种,根系发达,能在贫瘠的土壤上生长,枝叶繁茂,大量的枯枝落叶返回到土壤中,能提高土壤有机质和氮的含量。因此,营造相思林对于改善和恢复桉树砍伐迹地土壤具有积极作用。
一、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林业科学研究所公路旁,北纬23°48’,东经112°41’,年均温度23.1℃,年降雨量1161毫米,平均坡度32.7度。造林前为桉树人工林砍伐迹地。
二、桉树人工林砍伐迹地改良土壤的研究内容
(一)相思林改良土壤肥力的作用。
1.与桉树林分相比,对土壤有机质变化的影响;2.与桉树林分相比,对土壤有化学改良的作用(包括pH值、全氮、全磷、全钾、有效氮、有效磷、有效钾、交换性阳离子总量、交换性盐基总量等);3.与桉树林分相比,对土壤部分有物理性质改良的作用(包括表层土壤容重、土壤含水量、土壤坚实度、土壤渗透率等);4.相思林分固氮量,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
(二)相思林的生物量增长和养分积累。
1.相思林生长情况及生物量结构;2.相思林分的凋落物量及分解速率;3.相思林分的养分积累量。
(三)相思林地涵养水源的作用。
三、研究目标
(一)综合评价相思林对桉树砍伐迹地土壤肥力的影响和改良作用。
(二)全面总结相思树木生长、生物量增长、养分积累情况。
四、研究方法
(一)相思人工林改良土壤肥力的作用:分别在相邻、并且立地条件一致的地段选择相思和桉树林分,设立固定标准地,对标准地内的树木和林下植被进行调查。同时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化学和物理性质分析。采
马占相思根瘤,测固氮酶活性。根据分析数据进行比较,总结出相思人工林改良土壤肥力的作用,并根据固氮酶活性估算固氮量。
(二)相思人工林的生物量增长、养分积累和生物循环:在相思林分中设立5个1公顷的固定标准地,每年年底进行树木生长调查。同时砍伐6株树木建立生物量估算模型,分别估算树木干、皮、枝和叶的生物量、积累量。在每个标准地内设立10个凋落物收集框,每月收集凋落物量和分析其养分含量。用网袋法测凋落物的分解速率和养分释放量。每年估算相思主要养分元素的吸收量、存留量和归还量,进行预测林地的养分供给及变化动态等。
(三)相思林地持水特性:用小样方法取相思林和其他林地植被物和0~15厘米的表土,带回试验室在水中浸泡24小时,然后烘干测最大持水量,得出林中土壤的含水量比正常同等立地条件桉树林地高出21.3%。
五、阶段性研究表现
(一)植被表现:在林分中所设立的5个固定标准地,通过10个月的林分自然植被生长表现林下的植被生长旺盛,证明经过试验林间生物多样性显成效。
(二)相思树木生长表现:在桉树人工林砍伐迹地种植同林龄相思在树木的根系、茎粗、枝叶的稠密程度及生长势头等表现因素与非桉树人工林砍伐迹地所种植的同林龄,同造林措施的相思表现未发现有影响性差异。
(三)昆虫及动物系统表现:在林分中放置诱虫器,及开挖新土,观察发现有许多动物的足迹和巢穴。
(四)土壤分析:根据土壤样品分析林分各个指标数都比种植桉树时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氮提高20.1%、磷提高8.3%、钾提高2.7%。证明该林分的地力提高。
(五)凋落物收集分析:因新种植林分凋落物未达到预设收集目标,对于整个林分及整体项目研究未能作为有代表性的数据,因此暂时忽略。
六、结论
通过在桉树人工林砍伐迹地种植相思等树种对曾经种植过桉树的土地进行改良,表明桉树人工林砍伐迹地土壤是可以改良的。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