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固废土壤 > 正文内容

土壤饱和含水量测定方法?

2024-03-15 07:35:08固废土壤1

一、土壤饱和含水量测定方法?

土壤水分测量仪又名:土壤墒情测定仪、土壤水分测量仪、土壤水分仪、土壤水分测定仪、快速土壤水分仪、土壤水分速测仪。

  方法一:烘干法也叫失重法

  是测量土壤水分的是普遍的方法,通常将从野外取来的原状土柱中称出已知重量的潮湿土壤样品,放在温度105℃的烘箱中烘干后再称重。加热而失去的水分代表潮湿样品中的土壤水分。

  方法二:卤素快速水分测定法

  主要应用了烘箱干燥法原理,测定结果与烘箱法水分测定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工作效率却远远高于烘箱法水分测定。

  方法三:电阻法

  主要是利用某些多孔性物质如石膏、尼龙、玻璃纤维等的电阻和它们的含水量有关系这一事实而采用的一种方法。当这些嵌有电极的块状组件放置在潮湿的土壤中时,它们吸收土壤水分一直达到平衡状态。块状组件的电阻由它们的含水量决定的,并依次由附近土壤水分张力或的吸力所决定。电阻读数和土壤水分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标定方法(calibration)来确定。这些块状组件在一段时间内用来测定田间选定位置的含水量。在1~15大气压吸力范围内它们给出相当准确的水分读数。

  方法四:中子散射

  主要是测定野外土壤水分的独特方法。中子水分计的有效性是基于这一原则,即氢在急剧减低快中子的速度并把它们散射开的能力方面是比较独特的。这一方法对于有机质土壤有明显的限制,因为有机质中许多化合氢是以水以外的其他形式存在。此外它不适宜测定表层0-15厘米的土壤水含量。

  方法五:TDR法

  TDR也叫反射仪。TDR测定方法是首先发现可用于土壤容积含水量的测定,继而又发现其可用于土壤含盐量的测定。TDR具有较强的独立性,测定结果几乎与土壤类型、密度、温度等无关。将TDR技术应用于结冰条件下土壤水分状况的测定,可得到满意的结果,而其它测定方法则是比较困难的。TDR可同时监测土壤水盐含量,在同一地点同时测定,测定结果具有一致性,二者测定是完全独立的,互不影响。

二、土壤饱和含水量的计算公式?

土壤饱和含水量%=土壤孔隙度%/(100×土壤容重)×100

饱和含水量是指土壤中的全部孔隙都充满水时的含水量。它是土壤水分常数之一,反映土壤的孔隙状况和最大的持水容量。在地下水面以下的土层、水田淹水灌溉的耕层(有时还包括犁底层)均处在饱和含水量状况。土壤紧实层以上的土层滞水,降雨、融雪水和灌溉水入渗并向下渗透过程中都可能暂时性充满土壤上层孔隙而呈水分饱和状态。饱和含水量是排水及降低地下水位时计算排水定额的依据。在水田灌溉或进行秋冬储水灌溉以及计算地下水库库容时也要用到饱和含水量。 

饱和含水量包括吸湿水、膜状水、毛管水和重力水。

三、为什么土壤含水量这一词不准确?什么是饱和土壤含水量?

土壤饱和含水量(saturated moisture)是指土壤颗粒间所有孔隙都充满水时的含水量,亦称持水度。在沙质土壤中,饱和含水量在25~60%范围内。有机土如泥炭土或腐泥土的饱和含水量可达100%。

四、土壤体积含水量与土壤相对含水量怎么换算?

土壤含水量的公式应为 (原土-烘干土)/原土,这里的原土可以是湿土也可能是风干土,这里体现的单位是百分比(%),但正规文献都需要含水量单位为g/kg,则需要在百分比的数值基础上乘以10。 绝对含水量。以重量百分数表示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以土壤中所含水分重量占烘干土重的百分数表示,计算公式如下:土壤含水量(重量%)=(原土重-烘干土重)/烘干土重×100%=水重/烘干土重×100%。 相对含水量。土壤相对含水量。将土壤含水量换算成占田间持水量或全蓄水量的百分数,以表示土壤水的相对含量,计算公式如下:旱地土壤相对含水量(%)=土壤含水量/田间持水量×100%。水田土壤相对含水量(%)=土壤含水量/全蓄水量×100%。 区别在含水率计算公式的分母上,分子都是水分的重量,相对含水率的分母是湿土壤的重量,绝对含水率的分母是干土壤的重量。 绝对含水量只能表现出土壤中的水分是多少。相对含水量能表现出植物生在土壤中有效水分的含量。

五、饱和含水量测定方法?

土壤水分测量仪又名:土壤墒情测定仪、土壤水分测量仪、土壤水分仪、土壤水分测定仪、快速土壤水分仪、土壤水分速测仪。

  方法一:烘干法也叫失重法

  是测量土壤水分的是普遍的方法,通常将从野外取来的原状土柱中称出已知重量的潮湿土壤样品,放在温度105℃的烘箱中烘干后再称重。加热而失去的水分代表潮湿样品中的土壤水分。

  方法二:卤素快速水分测定法

  主要应用了烘箱干燥法原理,测定结果与烘箱法水分测定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工作效率却远远高于烘箱法水分测定。

六、土壤体积含水量测定?

(1)烘干法:又称重量测定法,即取土样放入烘箱,烘干至恒重。此时土壤水分中自由态水以蒸汽形式全部散失掉,再称重量从而获得土壤水分含量。烘干法还有红外法、酒精燃烧法和烤炉法等一些快速测定法。 

(2)中子仪法:将中子源埋入待测土壤中,中子源不断发射快中子,快中子进入土壤介质与各种原子离子相碰撞,快中子损失能量,从而使其慢化。当快中子与氢原子碰撞时,损失能量最大,更易于慢化,土壤中水分含量越高,氢原子就越多,从而慢中子云密度就越大。中子仪测定水分就是通过测定慢中子云的密度与水分子间的函数关系来确定土壤中的水分含量。 

(3)γ射线法:与中子仪类似,γ射线透射法利用放射源137Cs放射出γ线,用探头接收γ射线透过土体后的能量,与土壤水分含量换算得到。 

(4)土壤水分传感器法:目前采用的传感器多种多样,有陶瓷水分传感器,电解质水分传感器、高分子传感器、压阻水分传感器、光敏水分传感器、微波法水分传感器、电容式水分传感器等等。 

(5)时域反射法:即TDR(Time Domain Reflectometry)法,它是依据电磁波在土壤介质中传播时,其传导常数如速度的衰减取决于土壤的性质,特别是取决于土壤中含水量和电导率。 

(6)频域反射法:即FDR(Frequency Domain Reflectometry)法,该系统是通过测量电解质常量的变化量测量土壤的水分体积含量,这些变化转变为与土壤湿度成比例的毫伏信号。

七、如何降低饱和蒸汽含水量?

饱和蒸汽含水量与温度、蒸汽压有关,要降低饱和蒸汽含水量可以根据以下公式。 如果要不同温度下水蒸气饱和时每m3 气体的含水量 (大气压=760mmHg), 按下式计算: dv=(Pb/760)×(1000/22.4)×(273)÷(273+t)×18, dv—不同温度下水蒸气饱和时每m3 气体的含水量(g);

Pb—不同温度下水的饱和蒸气压(mmHg);

t—温度(℃)。 得 温度(℃)空气中水的饱和蒸汽压(mmHg)水含量(g/m3) 60 149.5 129.6 80 355.1 290.4 90 525.8 418.1 100 760 580.6

八、什么是非饱和土壤?

非饱和土是指土壤孔隙由水和空气填充,即饱和度小于100%时但大于0时的土壤。非饱和土在自然界广泛地存在,真正的饱和土在 自然界是很少的,尤其在干旱与半干旱地区,由于受气 候条件的影响,存在着若干种具有特殊性质的土类,如 膨胀土、崩解土(黄土等)、残积土等,统称为“特殊土”。

它们均具有非饱和土的基本特性,即土体内通常存在着吸力。这种特征在膨胀土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和重要。

九、土壤相对含水量的单位?

一、土壤绝对含水量

1、重量百分数:土壤水分的重量占烘干土的百分率。

2、体积百分数:

土壤容积含水量%=土壤重量含水量*容重

意义:可反映土壤孔隙的充水程度,可计算土壤的固、液、气相的三相比。

3、土壤蓄水量(立方米/亩)=每亩面积(平方米)*土层深度*土壤容重*土壤重量含水量

4、水层厚度:单位面积上一定土层厚度内含有的水层厚度,可与雨量相比。

水层厚度(mm)=土层厚度(h)*土壤容重(d)*重量百分数%*10

5、水体积:水层厚度乘以面积。

二、土壤相对含量

土壤水分含量占饱和含水量的百分比或占田间持水量的百分比。

它们之间有关系,但不能直接换算,上面公式都有说明。

十、如何判断土壤含水量?

砂性土:无湿的感觉,干块可成单粒,则土壤偏干,土壤含水量约为3%;微有湿的感觉,干多湿少,土块一触即散,则土壤稍润,土壤含水量约10%;有湿的感觉,成块滚动不散,则土壤偏潮,土壤含水量约为15%;手触可留下湿的痕迹,可捏成坚固的团块,则土壤偏润,土壤含水量约为20%;黏手,手捏时有渍水现象,可勉强搓成球或条,则土壤偏湿,土壤含水量约为25%。

壤土:无湿的感觉,则土壤偏干,土壤含水量约为4%;有湿的感觉,则土壤稍润,土壤含水量10%左右;有湿的感觉,手指可搓成薄片状,则土壤偏潮,土壤含水量15%左右;有可塑性能,易搓成条,则土壤偏润,土壤含水量25%;黏手,如同糨糊状,可勉强成团块状,则土壤偏湿,土壤含水量30%。

黏性土:无湿的感觉,土块坚硬,则土壤偏干,土壤含水量在5%~10%之间;微有湿的感觉,土块用力捏碎时,手指感到痛,则土壤稍润,含水量10%~25%;有湿的感觉,手指可搓成薄片,则土壤偏潮,土壤含水量15%~20%;有可塑性,能成球条(粗面有裂缝,细面成节),则土壤偏润,土壤含水量25%~30%;黏手,可搓成很好的球条及细条(无裂缝),则土壤偏湿,土壤含水量35%~40%。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gftr/139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