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固废土壤 > 正文内容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意义?

2024-03-14 13:28:07固废土壤1

一、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意义?

酶活性的国际通用单位为IU,即1μmol/min,表示在特定条件下,1分钟能转化1微摩尔底物的酶量。 在实际测定中,如高锰酸钾滴定法,我们用每克鲜重样品在10分钟内分解过氧化氢(H2O2)的毫克数来表示,即mg/g。

二、土壤磷酸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方法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酸性磷酸酶采用磷酸苯二钠比色法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采用KMnO4滴定;脲酶采用扩散滴定法测定;蛋白酶活性采用茚三酮比色法测定;转化酶活性以0.1N的Na2S2O3滴定法测定;脱氢酶活性采用三苯基甲比色法。

三、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通常是多少?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通常是ph值大于等于7。

四、农田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一般是多少?

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通常是ph值大于等于7。

五、ppo活性测定意义?

PPO催化各种酚与O2氧化为醌。本实验是采用邻苯二酚为底物,在0.2M磷酸氢二钠-0.1M柠檬酸缓冲液PH5.8的反应体系中,PPO催化邻苯二酚形成褐色的醌,在分光光度计410nm处使反应体系的OD值产生变化,通过OD值上升的读数变化确定PPO的酶活大小。

六、如何测定土壤容重?

土壤容重是土壤的“假”密度,是包含了土壤孔隙的单位体积的土壤质量,用环刀法测定,一般在1.1-1.7g/cm3之间波动。

虽然都是质量除以体积,但是体积的含义不同。土壤密度的测量,去掉了土壤中的空气孔隙体积,只要是同类型的土壤,密度是一个基本固定的数值。土壤容重的测量,包含了空气孔隙,数值会变化很大。以上是个人理解。

七、土壤ph测定方法?

测定土壤PH方法:使用试纸进行测量,保证土壤干燥,称取1克重干土,放入试管中加水5毫升,充分晃动,待溶液澄清后,用PH试纸测定。

例如:将酸性溶液滴入石蕊试液,则石蕊试液将变红;将碱性溶液滴进石蕊试液,则石蕊试液将变蓝。

八、土壤灰分测定国标?

答:土壤灰分测定国标:GB 15618-199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九、黏性土壤的测定?

土壤黏性检测包括:土壤养分,土壤机质 土壤容重,酸碱性,盐离子浓度几个方面。

1土壤机质,它反映黏性土壤的通气性、透水性的好坏,又是沙性土壤保肥能力、保水性的综合体现

2化验土壤中盐分、氯含量、钠含量、土壤PH值,主要是易发生危害指标

3是中量元素钙,镁,硫

4是氮、磷、钾

十、土壤盐分如何测定?

1

国内外检测土壤盐分的方法:

可溶性盐分总量的测定方法很多,有重量法、电导法、比重计法,还有阴阳离子总合计算法等,由于比重计法比较粗放,而阴阳离子总和计算法又比较费时,所以在这里只重点介绍通用的重量法。

1、国外习惯用饱和泥浆的浸提液的电导率描述土壤盐渍化程度,但是制备饱和泥浆的经验性很强,人为因素影响较大,因此普及条件还不成熟。国际刊物中许多文献直接用电导率表示土壤的可溶性盐的含量,并进行土壤盐渍化分级。

2、我国学者比较习惯采用土壤可溶性盐的全盐量来描述土壤的盐渍化程度。但是电导法需要换算成土壤可溶性盐的含量,换算过程会有误差,可溶性盐的种类和温度等因素对结果影响大,因此不同地区不同土壤可溶性盐含量与电导率间关系和温度矫正关系都需要重新标定,至今土壤溶液电导率指标不统一。在影响土壤溶液的电导率的诸多因素中,有文献指出土壤溶液的离子组成和浓度对电导率的影响是主要的。电导法测定土壤可溶性盐含量方法简便准确,测定的基本原理是浸提液中电解质的导电作用。国内外常用的还是浸提法,水土质量比法,但常用的还是 5∶ 1 的水土质量比法。

3、土壤可溶性盐的定量研究是确定土壤盐渍化程度和改良土壤的关键步骤之一。在土壤农化分析土壤可溶性盐中,常用全盐量和 1∶ 5 土水质量比浸提液的电导率指标来描述土壤可溶性盐含量的状况。在测定土壤可溶性盐的过程中,在室内是让土壤中的可溶性盐充分溶解后测定浸提液的电导率,而在一定的土壤含水量的条件下,尤其在干旱区,在室内测定的土壤可溶性盐的含量与野外测得的结果有差别。用土壤浸提液的浓度来描述土壤可溶性盐含量,该参数具有很强的可比性。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gftr/139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