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制 土壤 改良剂? 土壤盐碱化的原因?
一、自制 土壤 改良剂?
煤渣、粉煤灰中含有植物所需的多种化学营养元素,通过改性固化重金属、激活有利营养元素,添加沙土固化剂可以改良沙漠保水固沙功能,逐渐使沙漠变良田。因此粉煤灰改性将是一种多功效的土壤改良剂。
粉煤灰土壤改良剂可以固化沙漠流动、增加沙漠肥水,调节水、肥、气、热不协调,改善环境适应植物生长。利用改性粉煤灰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适量施使改性粉煤灰,可以明显地改良砂漠质地。
主要是:
①提高沙漠保水性能,改良质地。
②减小沙漠容重。
③增加沙漠有机质及有利元素。
④调节沙漠三相比(固相:液相:气相);
粉煤灰对沙漠物理性质的显著改善.促进了土壤中生物活性,有利于养分转化和保温保墒,使水、肥、气、热走向协调,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同时,粉煤灰中含有的硅、铜、锌、钼、钙、铁、锰、硒等营养微量元素,增加了沙漠中这些营养元素的含量,改善了沙漠养分。
粉煤灰还可以提高沙漠中的pH值,使砂化土壤中性化,有利于作物的生长。 粉煤灰与煤渣腐殖酸结合使用,可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从而改善作物的生长条件。
二、土壤盐碱化的原因?
土壤盐碱化最主要的原因有:
1、气候的影响:气候的干燥度和地面蒸发与降水比值与土壤的盐渍化关系十分密切,而土壤冻结加剧了土壤盐渍化进程。
2、温度的影响:在地温梯度影响下,土壤水从下向冻结锋面移动,盐分随之向上迁移。当地温梯度较大或地下水位较高时,水分和盐分的迁移量随之增大当土壤含盐时,冻结深度相应减小,水盐被抬升靠近地表,土壤盐碱化进入孕育期。
3、水位的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径流量及水质直接影响土壤含盐量。
4、植被的影响:干早和半干旱地区生长着草甸植物和荒漠的植物。盐生植物含盐量可达lo%~45%,通过强大的根系从底层吸收水分和盐分,并以残落物的形式留存地面,植物残核被分解而形成的钙盐和钠盐返回土壤中,对土壤的盐演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5、地形的影响:地形和地貌直接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径流。土壤盐渍化程度表现为随地形从高到低、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加剧的趋势。
三、土壤盐碱化的成因?
土壤盐碱化的成因
1、气候的影响。2、温度的影响。3、水位的影响。4、植被的影响。5、地形的影响。
土壤盐碱化是指土壤含盐量太高(超过0.3%),而使农作物低产或不能生长.形成盐碱土要有两个条件:一是气候干旱和地下水位高(高于临界水位);另一是地势低洼,没有排水出路.地下水都含有一定的盐份,如其水面接近地面,而该地 区又比较干旱,由于毛细作用上升到地表的水蒸发后,便留下盐分:日积月累,土壤含盐量逐渐增加,形成盐碱土;如是洼地,且没有排水出路,则洼地水份蒸发后,即留下盐份,也形成盐碱地.
不利影响:
1、土壤板结与肥力下降.
2、不利于农作物吸收养分,阻碍作物生长.
防治:
治理盐碱地的措施有水利改良措施(灌溉、排水、放淤、种稻、防渗等);农业改良措施(平整土地、改良耕作、施客土、施肥、播种、轮作、间种套种等);生物改良措施(种植耐盐植物和牧草、绿肥、植树造林等);和化学改良措施(施用改良物质,如石膏、磷石膏、亚硫酸钙等).四个方面.由于每一措施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条件,因此必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
四、土壤改良的改良剂?
soil amendment又称土壤调理剂(soil conditioner)。凡主要用于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性质,使其更适宜于植物生长,而不是主要提供植物养分的物料,都称为土壤改良剂。 例如施石灰用来调整酸性土壤的pH值,施石膏用来抑制土壤中的Na+,HCO3-、和CO32-等离子,施用有益微生物来提高土壤生物活性等。但由于改良土壤结构的物料量大面广,所以习惯上人们把土壤结构改良剂与土壤改良剂等同起来。 土壤改良剂有多类:(1)矿物类,主要有泥炭、褐煤、风化煤、石灰、石膏、蛭石、膨润土、沸石、珍珠岩和海泡石等;(2)天然和半合成水溶性高分子类,主要有秸秆类、多糖类物料、纤维素物料、木质素物料和树脂胶物质;(3)人工合成高分子化合物,主要有聚丙烯酸类、醋酸乙烯马来酸类和聚乙烯醇类;(4)有益微生物制剂类等。
五、如何测量土壤盐碱度?
质量法测量土壤盐碱化的步骤
1、水浸提液的制备
①将土壤样品带回实验室内烘干、混合、除杂,取过2mm筛孔的风干土样10g,放入100ml塑料瓶中,加入50ml无二氧化碳蒸馏水(去离子水)。 ②加塞,在振荡机(150-180次min)上准确振荡 5 min,
③立即使用滤纸提取分离制备土壤浸出液,放入 25 ℃恒温箱,密封备用。
2、用大肚吸管待测液30ml,放入已知质量(m0)的蒸发皿中(或烧杯)在水浴上蒸干,在将近蒸干时加入少量的15%H2O2 加过氧化氢去除有机物时,其用量只要达到使残渣湿润即可同时不断转动蒸发皿,使之与残渣充分接触,继续在水浴上加热以去除有机质,反复处理至残渣发白,以完全去除有机质,蒸干。
3、用滤纸片擦干蒸发皿底部在 105 ~110℃下烘干2h,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 30 min 后,用分析天平称重。
4、并且继续烘干1 h,冷却,称重,直至恒重,即前后2 次质量之差不超过 0.0003g,即可得出土壤中含有盐碱的重量。
六、土壤盐碱化肥的原因?
主要是由于地下水位上升,土地表层盐分积累所致.在内陆干旱地区,过度灌溉汇集后的水盐没有出路,导致下游地下水位增高,地表蒸发,形成盐碱化.在海滨滩涂地区,则由于过度抽取地下水,使海水入侵而造成盐碱化。
大量施用化肥,水质环境污染,土壤板结。
长期大量的施用化肥,没有施用农家肥,缺乏对土壤的保护。
肥料施肥太多,间隔太短;作物常年种植,没有进行轮作、轮休;土壤缺少物理化处理,每年进行一次深松,没隔2—3年进行一次深耕处理;个别药品的影响,比如除草剂浓度过大,盆施到土壤表层
七、土壤盐碱化发生的原因?
我是阳台种花种菜的平民姐。
土壤盐碱化产生的原因很多,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我认为就盆栽花卉产生的盐碱化来说,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土质造成。由于北方地区多为碱性土壤,往往从外界取来的土,本身就呈碱性,再加上北方水质钙镁含量比较高,种植花卉时间一长,盆土中的盐份就会增高。
2. 施用了盐份高的有机肥。有机肥是很好的肥料,可是部分有机肥含盐高,比如鸡粪,每方鸡粪含盐5-10公斤。长期大量施用含盐的鸡粪,时间久了就会引起土壤含盐升高。
八、土壤盐碱化的原因归纳?
一、盐碱化土地的行成原因
土壤盐渍化形成的影响因素很多,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质、地貌、水文及水文地质等;人为因素表现为人类改造自然和适应自然的各种活动。其中气候因素是形成土壤盐碱化的根本因素,如果没有强烈的蒸发作用,土壤表层就不会强烈积盐。
1、气候:
垦区气候,具有光照充足,热量丰富,干旱少雨,蒸发量大,昼夜温差大,无霜期长等特点。这样的气候条件对土壤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干旱少雨造成地面植被稀疏,生物积累较弱,使得土壤的淋溶作用十分微弱,土壤石灰反应通体都很强烈。因而本区多数自然土壤及耕作土壤,有机质含量都不高。蒸发量大则造成本区盐土和盐渍化土壤面积的重要原因。
2、水的作用
地表水:全区大小水系约16条,对垦区影响最大的水系主要有阿克苏河水系、塔里木河水系和台兰河水系,高山冰川积雪融水是其最主要的水源。
大区地下水运行方向和排泄方向一致都是由北向南,这些水沿途接纳山区裂隙水和局部天然回归水,由于天山南麓有较多的含盐土层,当河流流经含盐土层时,土层中易融盐融于水中,使水中矿化度增高。当地下水流经扇缘的尾部,由于接受了更多的回归水和强烈的蒸发作用,使地下水浓缩,也是地下水矿化度的转移过程,由于盐分的迁移和累积,加上场地排水不畅通,致使地下水中的盐分大量聚集,这些水既是盐分搬运的动力,又是场地地下水补给的主要水源,这就是造成了场地高矿化水的原因。
3、人类活动影响
工程区气候、水文、地形,土壤岩性及水文地质等自然因素的综合作用,是土壤盐渍化发生与发展的基础,而人为活动的影响,则是其向一定的方向演变发展的条件。目前灌区仍有部分土地采用大水漫灌方式,灌溉水量大,区内斗渠和农渠均为土渠,渗漏严重,因此大量的渠系田间水渗入补给浅层潜水,渠水及田间入渗转化的地下水一部分排泄于排渠之中,排渠坍塌、淤积严重,排水不畅,其余以蒸发作用形式排泄,水中的矿物质滞留于表层土中,致使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
九、桃树盐碱土壤配方?
改良碱化土壤 对于北方地区的碱性土壤,或江淮之间呈微碱性的圃地,或为了配制酸性培养土,可采用下列方法改良碱化土壤: (1)施用硫磺粉 每平方米的苗床,掺入100~200g的硫磺粉,其酸性有效期可维持2~3年。(2)施用硫酸亚铁粉末 每平方米施入150g的硫酸亚铁粉末,施后可降低0.5~1.0单位的pH值;对于特别粘重的土壤,用量可增加1/3。 (3)浇施食醋液 家庭少量盆栽用土,若其pH值大于7时,则可用150~200倍的食醋液浇灌,以后每15~20天浇一次,效果良好。 (4)掺拌松针土 掺拌松针土,是改良碱性土壤的快捷有效方法。松针叶土是由腐烂的松柏针叶、残枝等枯落物堆沤而成,呈较强酸性。一般在碱性土中掺入1/5~1/6的松针土,即可栽植喜酸性花卉。(5)浇施磷酸二氢钾溶液 在碱性土壤中,铁元素很容易被固定,变为不可利用状态,即便是施入较多的铁,效果也不会理想。因此,可用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或其它酸性肥料溶液来浇灌土壤,使土壤呈弱酸性,可促成土壤中的铁元素呈溶解状态,将有利于花株根系对铁素的吸收利用。
十、化学改良剂对土壤好吗?
土壤改良剂有用。土壤改良剂能改善土壤的物理性,促进作物养分的吸收,还具有保墒和增温作用,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壤墒情,增加耕层地温,使作物生育期提前,同时还能防止水土流水,抑制土壤次生盐渍化,提高沙荒地的开发利用。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