铵态氮硝态氮有机态氮的区别?
一、铵态氮硝态氮有机态氮的区别?
铵态氮硝态氮有机态氮的区别是:
一、铵态氮是指含有铵根(NH4)的氮肥,如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等;
二、硝态氮是指含有硝酸根(N02)的含氮肥料,如硝酸钾、硝酸钙、硝酸镁;
三、有机态氮是指氮素肥料以有机态的形式存在,如动植物残体、人畜粪便中的各种蛋白质、氨基酸。
二、硝态氮、铵态氮、酰胺态氮各有什么不同?
不同点:
铵态氮肥1.多是水田氮源2.植物吸收后在根部全部同化为谷氨酰胺或谷氨酸3.在土壤中不容易淋失4.存在于还原性条件5.吸收氨为保持电荷平衡,需释放质子,pH下降
硝态氮肥1.多是旱地氮源2.同化为氨可在地下部也可在地上部3.在土壤中容易淋失4.存在于氧化性条件
5.吸收硝为保持电荷平衡,需释放氢氧根离子,pH升高
相同点:都是植物的氮源,都是合成氨基酸的原料。
三、铵态氮和硝态氮形成的?
铵态氮是指含有“NH4+”的氮肥,硝态氮是指含有“NO3-”的氮肥。
四、硝态氮和铵态氮的转化?
铵态氮、硝态氮只是植物氮素营养的两种不同的形态。当然,作物在这两种形态的氮素的吸收和代谢上存在不同。
铵态氮经过作物吸收进入植物细胞后必须尽快与有机酸结合,形成氨基酸或酰胺。
硝态氮在进入植物体后一部分还原成铵态氮,并在细胞质中进行代谢,其余部分可“贮备”在细胞的液泡中,有时达到较高的浓度也不会对植物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单纯施用硝态氮肥一般不会产生不良效果,而单纯施用铵态氮则有可能发生铵盐毒害,在水培条件下更易发生。
五、尿素是铵态氮还是硝态氮?
尿素是铵态氮。
氨态氮是植物可以直接利用的氮素。
尿素可以被植物和土壤很好地吸收。
扩展资料:
植物可以利用的氮素形态主要是铵态氮、硝态氮,也能少量吸收一些简单的有机含氮化合物如氨基酸、酰胺(如尿素)等。空气中含有近79%的氮气,只有某些微生物(包括与高等植物共生的固氮微生物)才能利用,大多数植物没有这一本领。
植物吸收的氮素主要来自它们生存的介质——土壤。土壤本身存在的氮素并不多,而且土壤中的氮素并不能被植物全部利用,植物能利用的仅是其中一小部分,即土壤中存在的铵态、硝态氮,而一些有机氮素,如简单的氨基酸、酰胺等也能被作物吸收利用,但其数量很少,又会被微生物转化成其他形态,难以在土壤长期存留;植物对其吸收也远不如无机氮容易,这些有机氮只能使植物存活,而不能使其丰产。
六、铵态氮与硝态氮转化过程?
铵态氮为正电荷,而土壤是负电荷,容易被土壤胶体易被吸附,从而不易流失(比如雨水多、漫灌等)。植物吸收铵态氮的途径分为2种:①直接以铵离子形式被植物吸收;②氧化转化成硝酸盐,以硝酸根形式被植物吸收。
铵态氮、硝态氮只是植物氮素营养的两种不同的形态。当然,作物在这两种形态的氮素的吸收和代谢上存在不同。铵态氮经过作物吸收进入植物细胞后必须尽快与有机酸结合,形成氨基酸或酰胺。硝态氮在进入植物体后一部分还原成铵态氮,并在细胞质中进行代谢,其余部分可“贮备”在细胞的液泡中,有时达到较高的浓度也不会对植物产生不良影响。
七、铵态氮与硝态氮的区别?
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区别如下:
一、概念区别。
硝态氮:包括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铵等。
硝态氮的特点:
1、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
2、NO3—吸收为主吸收,作物容易吸收硝酸盐。
3、硝酸盐料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无抑制作用。
4、硝酸盐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所吸附,易随水流失。
5、硝酸盐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气体状态(NO、N2O、N2),从土壤中逸失。
铵态氮:包括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氨水等。
铵态氮的特点:
1、铵态氮为正电荷,而土壤是负电荷,容易被土壤胶体易被吸附,从而不易流失(比如雨水多、漫灌等)。
2、植物吸收铵态氮的途径分为2种:直接以铵离子形式被植物吸收;氧化转化成硝酸盐,以硝酸根形式被植物吸收。
3、在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损失。
4、高浓度铵态氮对作物容易产生毒害。
5、作物吸收过量铵态氮对钙、镁、钾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肥效、持效期、安全性比较:
铵态氮、硝态氮各有特点及优势,就肥效(作物吸收速度)来说,硝态氮>铵态氮;排除氨化挥发外,肥效持续(土壤吸附性)时间:铵态氮>硝态氮;安全性:硝态氮>铵态氮。
八、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区别?
一、概念区别。
硝态氮:包括硝酸钠、硝酸钙、硝酸铵等。
硝态氮的特点:
1、易溶于水,在土壤中移动较快。
2、NO3—吸收为主吸收,作物容易吸收硝酸盐。
3、硝酸盐料对作物吸收钙、镁、钾等养分无抑制作用。
4、硝酸盐是带负电荷的阴离子,不能被土壤胶体所吸附,易随水流失。
5、硝酸盐容易通过反硝化作用还原成气体状态(NO、N2O、N2),从土壤中逸失。
铵态氮:包括碳酸氢铵、硫酸铵、氯化铵、氨水等。
铵态氮的特点:
1、铵态氮为正电荷,而土壤是负电荷,容易被土壤胶体易被吸附,从而不易流失(比如雨水多、漫灌等)。
2、植物吸收铵态氮的途径分为2种:直接以铵离子形式被植物吸收;氧化转化成硝酸盐,以硝酸根形式被植物吸收。
3、在碱性环境中氨易挥发损失。
4、高浓度铵态氮对作物容易产生毒害。
5、作物吸收过量铵态氮对钙、镁、钾的吸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二、肥效、持效期、安全性比较:
铵态氮、硝态氮各有特点及优势,就肥效(作物吸收速度)来说,硝态氮>铵态氮;排除氨化挥发外,肥效持续(土壤吸附性)时间:铵态氮>硝态氮;安全性:硝态氮>铵态氮。
九、硝态氮与铵态氮的区别?
硝态氮和铵态氮是氮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硝态氮是指以硝酸根、亚硝酸根以及氧化物形式存在的氮。如NO3-、NO2-、NO、NO2等等。氨态氮是指以氨和铵根形式存在的氮。如NH3、NH4+等等。
十、硝态氮加铵态氮是无机氮吗?
硝态氮(N03)_加铵态氮(NH4)+就是硝酸铵(NH4N03),还是无机物,其中的氮元素依然是无机氮。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