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废气处理 > 正文内容

砷中毒后水产品如何处理

2023-01-03 22:16:51废气处理1

砷元素(As)属于类金属,单质砷不溶于水和酸,几乎没有毒性,若暴露于空气中,极易被氧化成剧毒的。常见的砷化合物有(砒霜)、二硫化二砷(雄黄)、三硫化二砷(雌黄)、三氯化砷等。砷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物的形态存在于铅、铜、银、锑及铁等金属矿中,空气、水、土壤及动植物体内一般含量很少。由于砷的广泛存在和广泛使用,在环境化学污染物中,砷成为了最常见、危害居民健康最严重的污染物之一。特别是随着现代工农业生产的发展,砷对环境的污染日趋严重,消除砷的污染已经成为当前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之一。

1砷的用途

砷的污染源于砷的多方面的用途,砷的有些用途要追朔到很久以前。最早民间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善能杀百毒、辟百邪、制蛊毒,人佩之,入山林而虎狼伏,入川水而百毒避”。因此,常将雄黄研磨成粉末炮制成白酒或黄酒,在端午节时饮用,由于雄黄真正药用价值的存在,雄黄在中医上仍然是一种常见的中药药材。砷的用途还很广泛,在农业上用作除草剂、杀虫剂、土壤消毒剂、杀鼠剂(一般为砷酸、亚砷酸盐类)等;医学上制成砷酸盐药物,用于治疗梅毒、变形虫等,最近又被研究用来治疗白血病;工业上用于木材防腐、羊毛浸洗、毛皮工业的脱毛剂和防腐剂等。还用于制造硬质合金(如铅弹中加35%的砷)、玻璃工业脱色剂、玻璃、镜子、激光器件,激光二极管,半导体等。另外,雌黄还可以用来制成颜料或做退色剂,是提取砷和硫的重要矿物,雌黄与雄黄都是制造硫酸的重要原料。

2 砷的主要污染源

由于其广泛应用,带来了环境中砷的积累和污染。砷污染的主要来源是开采、焙烧、冶炼含砷矿石以及生产含砷产品过程中产生的含砷三废,还有其它在使用砷的过程中造成的污染。可以肯定地说,凡是存在或使用砷的地方,都会成为砷的污染源,最常见的污染来自于工农业生产。

2.1 砷化物的开采与冶炼

含砷化物的矿藏主要有:二硫化二砷(俗名雌黄?、砒霜)、砷黄铁矿(毒砂,FeAsS)??、硫化砷(又称鸡冠石、雄黄)?等。当砷化物被开采出来以后,经氧化或直接对环境造成砷污染,一些含砷的其它矿物在开采、选矿,甚至在冶炼的过程中,也会以“三废”的形式向环境排放含砷污染物,成为砷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如不少有色金属矿石中都含有砷化物,所以在有色金属冶炼过程中(如矿石培烧),均有砷化物(如白砒)排出。另外,采用土坑炉或坩埚炉焙烧、简易冷凝设施收尘等落后方式炼制氧化砷或砷制品,给环境带来的危害绝不是资源的浪费,更是严重的污染,特别是土法炼砷在我国流传广泛,在某些地区相当普遍,常常造成砷对环境的持续性污染。

2.2工业排放物

砷在工业上主要是通过“三废”的形式排放,以废水排放为主要污染形式。据国家环保总局2002年发布《全国乡镇工业污染源调查公报》介绍,仅1997年全年通过工业废水排放的砷高达1875.3 t,而且排放量还在处于不断上升的趋势。在许多金属,特别是有色金属的冶炼过程中,还以废气或废渣的形式向环境排放砷的污染物。在少数土法炼砷比较集中的地区,以选矿、洗矿产生的废水和冶炼过程中排放的烟气及废渣的形式排放的砷非常严重。

2.3 砷化物的广泛利用

砷在工农业生的利用非常广泛,由于超限量使用、使用不当或发生事故,都可以造成环境污染,以农业上砷的利用污染最为严重。如,农业上大量使用含砷农药,也可造成水体及土壤污染,砷污染水体和土壤后可以被动植物摄取、吸收,并在体内累积,产生生物蓄积效应,造成累积中毒。

2.4煤的燃烧

煤的主要成份为碳元素,但也存在许多有害元素,砷是其中有害元素之一。煤中含砷平均可达25 ug/kg,故煤的燃烧可使周围空气的砷浓度达0.02 ug/m3,含砷煤燃烧所产生的烟气也是砷污染的重要污染源,以高砷煤的燃烧最为严重,有些地区甚至发生燃煤型为主的地方性砷中毒。燃煤型地方性砷中毒发生的原因多是当地农民燃高砷煤做饭取暖,炉灶无烟囱,玉米、辣椒等放于炉灶上层烘烤,使食物受到室内煤烟污染,农民通过食入与吸入途径摄取大量的砷。

3 砷污染的主要危害

砷污染的主要危害表现在砷化物的毒性上。元素砷呈无毒,但极易被氧化为毒性很强的。砷的毒性大小与其水溶性有关,水溶性越大,其毒性也越大,危害也就越大。

3.1 砷污染侵害主要形式

人长期饮用含砷0.1—4.7mg/L的水会引起慢性中毒、口服15—50mg即可中毒,致死量为60一200mg。

3.2 砷引起人体中毒的机理

砷是一种原浆毒。进入体内的砷能与多种重要巯基酶结合,特别是与丙酮酸、α-酮戊二酸、琉璃酸酶的氧化体系结合,形成砷的复合体,使酶失活,阻碍细胞的呼吸和正常代谢,造成细胞损害。磷酸酪酶被抑制,影响细胞有丝分裂。此外,砷酸和亚砷酸在许多生化反应过程中能取代磷酸,如砷酸进入线粒体与磷酸竞争,可使氧化磷酸化过程拆偶联,抑制高能磷酸键生成,从而干扰能量代谢。砷还可以损害毛细血管,也可作用于血管舒缩中枢,使血管平滑肌麻痹,毛细血管扩张,血管渗透性增加,血容量降低。因此,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中枢神经、心血管及肝肾损害中毒症状。

3.3砷污染的危害

单质砷因不溶于水,进入体内后几乎不被吸收而排出体外,基本无毒性作用。有机砷除砷化氢衍生物外,一般其毒性也较弱。砷化合物毒性最强的是,其次是三氯化砷、亚砷酸、砷化氢。砷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胃肠炎症状,患者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继而尿量减少、尿闭、循环衰竭,严重者出现神经系统麻痹,昏迷死亡。环境污染引起的砷中毒多是蓄积性慢性中毒,表现为神经衰竭、多发性神经炎、肝痛、肝大、皮肤色素沉着和皮肤的角质化以及周围血管疾病。现代流行病学研究证实,砷中毒与皮肤病、肝癌、肺癌、肾癌等有密切关系。此外砷化合物对胚胎发育也有一定的影响,可致畸胎。

4 砷污染的防治

4.1 防治污染

最高允许排放浓度 单位:0.5 mg/L

4.2 消除危害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fwcl/41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