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废气处理 > 正文内容

在注塑过程中产品有料花该如何去处理求答案

2022-06-26 07:04:47废气处理1

料温太高,造成分解。机筒温度过高或加热失调,应逐段减低机筒温度,加料段温度过高,使一部分塑料过早熔融充满螺槽,空气无法从加料口排出。
注射速度太快,使熔融塑料受大剪切作用而分解,产生分解气,注射速度太慢,不能及时充满型腔造成制品表面密度不足产生银纹。用多段注射减少银纹,中速注射充填流道→慢速填满浇口→快速注射→低压慢速将模注满,使模内气体能在各段及时排除干净。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生产时主要注意模具的导杆、牛角、滑块、顶针生产中是否有异常声音,生产时还要注意模具的顶针是否回位,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反映处理。
生产时主要注意模具的导杆、牛角、滑块、顶针生产中是否有异常声音,同时还要注意确认每模的中子是否下到位,如相应的动作没有完成而合模时,应及时的按下机器的紧急停止键,或将机器却换至手动状态,避免损坏模具。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反映处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注塑

注塑机生产时产生哪些废弃物以及如何处理(答案最好有工艺流程图)

首先说注塑机本身的:液压油用过一段时间要更换,旧油从机器里抽出来装入空桶可以出售给回收站,润滑油时间长了也要更换。再说生产中的:一般模具会有水口,这个可以回收粉碎加入原料中再使用,

塑胶模具排气如何开排气,应注意什么?

塑胶模具排气应注意
1. 注模压力不要过大
2. 塑料温度不要过高
3. 注射速度不要过快
4. 注射活塞不要退回太早
5. 塑件的重量要接近设备的额定值
开排气,
注塑模具开设排气的作用是为了避免在注射时由于腔内气压过大而导致聊无法填充满型腔,使得产品质量不合格,一般是在分型面上流出足够的间隙,但这个间隙要小于所注射塑料的溢料值。冲模中要开排气的是深拉深,为了便制件从凸模上退出需要在凸模上顺着拉深方向打个通孔,出件时由此孔进气。

在注射模试模生产中常会出现填充不足。压缩空气灼伤、制品内部很高的内应力、表面流线和熔合线等现象。对于这些现象除了应首先调整注塑工艺外,还要考虑模具浇口是否合理。当注塑工艺和浇口这两个问题都排除以后;那么模具的排气就是主要的问题了,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是开设排气槽。
1排气槽的作用与设计
1.1排气槽的作用

排气槽的作用主要有两点。一是在注射熔融物料时,排除模腔内的空气;二是排除物料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气体。越是薄壁制品,越是远离浇口的部位,排气槽的开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另外对于小型件或精密零件也要重视排气槽的开设,因为它除了能避免制品表面灼伤和注射量不足外,还可以消除制品的各种缺陷,e5a48de588b减少模具污染等。那么,模腔的排气怎样才算充分呢?一般来说,若以最高的注射速率注射熔料,在制品上却未留下焦斑,就可以认为模腔内的排气是充分的。
1.2排气方式

模腔排气的方法很多,但每一种方法均须保证:排气槽在排气的同时,其尺寸设计应能防止物料溢进槽内;其次还要防止堵塞。因此从模腔内表面向模腔体外缘方向测量,长6~12mm以上的排气槽部分,槽高度要放大约0.25—0.4mm。另外,排气槽数量太多是有害的。因为如果作用在模腔分型面未开排气槽部分的锁模压力很大,容易引起模腔材料冷流或裂开,这是很危险的。除了在分型面上对模腔排气外,还可以通过在浇注系统的料流末端位置设排气槽,以及沿顶出杆四周留出间隙的方式达到排气的目的。因为排气槽开的深度、宽度以及位置的选择;如果不适当,产生的飞边毛刺,将影响制品的美观和精度。因此上述间隙的大小以防止顶出杆四周出现飞边为限。这里应特别注意的是:齿轮这样的制件在排气时,可能连最微小的飞边也是不希望有的。这一类制件最好采用以下方式排气:①彻底清除流道内气体;②用粒度为200#的碳化硅磨料对分型面配合表面进行喷丸处理。另外,在浇注系统料流末端开设排气槽主要是指分流道末端位置的排气槽,其宽度应等于分流道的宽度,高度视材料而异。
1.3 设计方法

根据多年注射模设计和产品试模的经验;本文简单介绍几种排气槽的设计,如图1所示。对于复杂几何形状的产品模具,排气槽的开设;最好在几次试模后再去断定。而模具结构设计中的整体结构形式,其最大缺点就是排气不良。对整体模腔模芯有以下几种排气方法:①利用型腔的槽或嵌件被人部位;②利用侧面的嵌件接缝;③局部制成螺旋形状②在纵向位置上装上带槽的板条心开工艺孔;⑤当排气极困难时采用镶拼结构等、如果有些模具的※角不易开排气槽,首先应在不影响产品外观及精度的情况下适当把模具改为镶拼加工,这样不仅有利于加工排气清有时还可以改善原有的加工难度和便于维修。
1.4热固性塑料成型时的排气槽设计

热固性材料的排气比热塑性材料更为重要。首先在浇口前面的分流道都应排气。排气槽宽度应等于分流道宽度,高度为0.12mm。模腔的四周都应排气,各排气槽应相隔25mm,宽度为6.5mm,高度为0.075~0.16mm,视物料流动世而定。较软的材料应取较低的值。顶出杆应尽量放大,而且在大多数场合,顶出杆圆柱面上应磨出3~4个高0.05mm的平面,磨痕方向应沿顶出杆长度方向。磨削应用粒度较细的砂轮进行。顶出杆端面应当磨出0.12mm的倒角,这样若有飞边形成时,就会粘附在制件上。
结论

适当地开设排气槽;可以大大降低注射压力、注射时间。保压时间以及锁模压力,使塑件成型由困难变为容易,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降低机器的能量消耗。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fwcl/206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