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气治理 > 正文内容

低层大气能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如何影响?

2023-08-18 07:15:35大气治理1

一、低层大气能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如何影响?

气温是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的,平均每上升100米,温度约降低0.6摄氏度,这样,大气低层温度高,空气密度小;

高层温度低,空气密度相对较大,造成了“头重脚轻”的现象,大气层结就不稳定,容易上下翻滚而形成对流,这样就会使低层特别是近地面层空气中的污染物和粉尘向高空移散,从而减轻在大气低层污染程度。

可是,在某些特定条件下,比如一场冷空气过后,却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导致空气“脚重头轻”,大气科学中称这种现象叫“逆温”。

发生逆温的大气层叫“逆温层”。逆温层的厚度可从几十米到几百米,它就像一层厚厚的被子盖在地面上空,空气不能向上扩散,“无路可走”后又向下蔓延,从而加重了大气污染。

二、影响大气扩散的因素有哪些?

  1)风(动力因子)  空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对大气污染物的输送扩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风对大气污染物起整体输送作用;风对大气污染物有冲淡稀释作用;在大气边界层,风切变还影响湍流强度及性质,对扩散产生间接作用;其他气象因子(如大气稳定度等)都是通过风及湍流间接影响空气污染的。  2)大气湍流(动力因子)  大气湍流是指气流在三维空间内随空间位置和时间的不规则涨落,伴随着流动的涨落,温度、湿度、风乃至大气中各种物质的属性的浓度及这些气象要素的导出量都呈无规则涨落。换言之,空气的无规则运动,谓之大气湍流。湍流具有随机性。  大气湍流是大气的基本运动形式之一。大气湍流对大气中污染的扩散起着重要作用,湍流扩散是空气污染局地扩散的主要过程,是污染物浓度降低的主要原因。大气湍流的主要效果是混合,它使污染物在随风飘移过程中不断向四周扩展,不断将周围清洁空气卷入烟气中,同时将烟气带到周围空气中,使得污染物浓度不断降低。  3)大气的温度层结(热力因子)  温度是决定烟气抬升的一个因素,它的的垂直分布决定了大气层结的垂直稳定度,直接影响湍流活动的强弱,与空气污染有密切的联系,支配大气污染物的散布。  大气中的温度层结有四种类型:①正常分布层结(即递减层结),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晴朗的白天风不太大时,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②中性层结。③等温层结,气温不随高度而变化,这种情况出现于多云天或阴天。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④逆温层结,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这种现象一般出现在少云、无风的夜间。逆温层是非常稳定的气层,阻碍烟流向上和向下扩散,只在水平方向有扩散,处于逆温层中的气态污染物、气溶胶粒子(烟、尘、雾)等不能穿过逆温层,而只能在其下面积聚或扩散,在空气中形成一个扇形的污染带,一旦逆温层消退,还会有短时间的熏烟污染。  4)大气稳定度  大气稳定度指整层空气的稳定程度,是大气对在其中作垂直运动的气团是加速、遏制还是不影响其运动的一种热力学性质。当气层受到扰动,若原先是不稳定气层,则扰动、对流和湍流容易发展;若原来是稳定气层,则扰动、对流和湍流受到限制;若原先是中性气层,则由外界扰动所产生的空气微团运动,既不受到抑制又不能得到发展。因此,大气不稳定,湍流和对流充分发展,扩散稀释能力强,有利用污染物扩散。我国目前把大气稳定度分为六类,即强不稳定(A)、不稳定(B)、弱不稳定(C)、中性(D)、较稳定(E)、稳定(F)。其中强不稳定(A)、不稳定(B)、弱不稳定(C)三类稳定度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中性(D)、较稳定(E)、稳定(F)三类稳定度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  5)混合层高度  混合层是指边界层中存在的湍流特征不连续界面以下的大气层。混合层内一般为不稳定层结,铅直稀释能力较强。混合层高度即从地面算起至第一层稳定层底的高度。混合层高度实质上是表征污染物在垂直方向被热力湍流稀释的范围,即低层空气热力与湍流所能达到的高度。混合层高度越高,表明污染物在铅直方向的稀释范围越大,越有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混合层高度随时间变化,在一天中,早晨混合层高度一般较低,不利于大气污染物在铅直方向的扩散,而午后混合层高度达到最大值,有利于大气污染物在铅直方向的扩散。

三、影响大气运动的因素有哪些,大气运动对温度有哪些影响?

  影响大气运动的因素有:热量、水汽、地球自转、惯性、下垫面状况、空气密度与重量。从力的角度:‍热力、重力、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惯性离心力、摩擦力。  大气运动对温度的影响有:空气的垂直运动平衡地区间的冷热不均,尤其是大气低层与高层之间的热量交换;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导致大气的水平运动,使得高低纬度之间、海陆之间的热量交换得到平衡。

四、影响岩石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1、气候和日照强度:山体的向阳坡日照强,矿物吸收水分形成新的含水矿物,从而引起岩石膨胀崩解的水化作用,矿物与水反应分解为新矿物的水解作用,岩石因受空气或水中游离氧作用而致破坏的氧化作用;

2、生物风化作用:包括动物和植物对岩石的破坏,其对岩石的机械破坏亦属物理风化作用,其尸体分解对岩石的侵蚀亦属化学风化作用;

3、人为破坏也是岩石风化的重要原因,岩石风化程度可分为全风化:地势起伏大的山区,风化产物易被外力剥蚀而使基岩裸露,沉积岩只占到地壳体积的百分之八;

4、气候因素:通过气温,降雨量以及生物的繁殖状况而表现的,地势的高度影响到气候。

五、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有些气象学家认为,目前影响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还是自然因素,地球每过一段时期就有一次冷暖变化,现在可能正处在暖期,所以气候变暖是一种正常的处在自然变化范围内的现象。

但是多数科学家认为,尽管地球气候确实是冷暖波动的,可这次变暖比以往任何一次都热得更快、更厉害。他们认为,主要是人类活动所造成的大气污染在影响着全球气候,温室气体的增多和温室效应的加强,是近百年来全球气候不正常变暖的主要原因。

六、大气压都受哪些因素影响?

大气压的影响因素  大气压的变化还跟天气有关。在不同时间,同一地方的大气压并不完全相同。我们知道,水蒸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当空气中含有较多水蒸气时,空气密度要变小,大气压也随着降低。一般说来,阴雨天的大气压比晴天小,晴天发现大气压突然降低是将下雨的先兆;而连续下了几天雨发现大气压变大,可以预计即将转晴。另外,大气压的变化跟温度也有关系。因气温升高时空气密度变小,所以气温高时大气压比气温低时要小些   大气压不是固定不变的。为了比较大气压的大小,在1954年第十届国际计量大会上,科学家对大气压规定了一个“标准”:在纬度45°的海平面上,当温度为0℃时,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叫做标准大气压。既然是“标准”,在根据液体压强公式计算时就要注意各物理量取值的准确性。从有关资料上查得:0℃时水银的密度为13.595×103kg/m^3,纬度45°的海平面上的g值为9.80672N/kg。于是可得760mm高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为P水银=ρ水银gh   =13.595×10^3kg/m^3×9.80672N/kg×0.76m   =1.01325×10^5Pa。   这就是1标准大气压的值,记为1atm。 在最近的科学工作中,为方便起见,有另外将1标准大气压定义为100kPa的,记为1bar。故现在提到标准大气压,也可以指100kPa。温度、湿度与大气压强的关系:湿度越大大气压强越小   初中物理老师告诉我们:“大气压的变化跟天气有密切的关系.一般地说,晴天的大气压比阴天高,冬天的大气压比夏天高。”对这段叙述,就是老师也往往不易说清,笔者认为,这个问题可归结为温度、湿度与大气压强的关系问题。今谈谈自己的初步认识。   我们通常所称的大气,就是包围在地球周围的整个空气层。它除了含有氮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等多种气体外,还含有水汽和尘埃。我们把含水汽很少(即湿度小)的空气称“干空气”,而把含水汽较多(即湿度大)的空气称“湿空气”。不要以为“干”的东西一定比“湿”的东西轻。其实,干空气的分子量是28.966,而水汽的分子量是18.016,故干空气分子要比水汽分子重。在相同状况下,干空气的密度也比水汽的密度大。水汽的密度仅为干空气密度的62%左右。   应当说,由于大气处于地球周围的一个开放空间,而不存在约束其运动范围的具体疆界,这就使它跟处于密闭容器中的气体不同。对一个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来说,只要容器中气体未达到饱和状态,那么,当我们向容器中输入水汽的时候,气体的压强必然会增加。而大气的情况则不然。当因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使某区域中的大气湿度增大时,则该区域中的“湿空气”分子(包括空气分子和水汽分子)必然要向周围地区扩散。其结果将导致该区域大气中的“干空气”含量比周围地区小,而水汽含量又比周围地区大。这犹如在大豆中掺入棉籽时其混合体密度要小于大豆密度一样,所以该区域的湿空气密度也就小于其它地区的干空气密度。这样,对该区域的一个单位底面积的气柱而言,其重量也就小于其它干空气地区同样的气柱这也就告诉我们,大气压随空气湿度的增大而减小。就阴天与晴天而言,实际上也就是阴天的空气湿度比晴天要大,因而阴天的大气压也就比晴天小。大气压一般表示为:1.01×10*5。   家用高压锅压力一般在1.7×10*5(114C),或兼带1.5×10*5(110C)、1.3×10*5(106C)。   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等条件下,地球上方大气压的值有所不同。本文择取大气压的五种主要变化,做一些分析讨论,供参考。

七、影响大气采样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采样管、夹的选择,吸收液、吸收剂的吸收效率,抽气速度等是影响大气采样效率的主要因素。

八、影响气候季节变化的大气环流,如什么环流自然因素?

影响气候季节变化的大气环流主要是三圈环流。三圈环流,是指低纬环流,中纬环流,高纬环流。三圈环流对气候的季节变化的影响很大,全球普遍都有。要具体到某一个地区大气环流的名称就不一样。比如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对澳大利亚东部气候的影响,比如北半球的盛行西风对欧洲气候的影响,等等。

九、影响汽包水位变化的因素有哪些?

锅炉运行过程中,汽包水位变化是经常的,引起其变化的基本因素是:物料平衡关系破坏,即给水与蒸发量的不平衡;工质状态变化,如压力变化引起比容变化和水容积中汽泡量的变化,导致汽包水位变化。

具体因素有以下几点:

锅炉负荷变化负荷升高时,汽包水位先上升而后下降;负荷降低时,汽包水位先下降而后上升。

炉内燃烧工况变化在锅炉负荷及给水量不变的情况下,由于燃烧不良或燃料量不稳定,使炉内燃烧工况变化,从而引起的汽包水位变化随机组形式不同而不同:燃烧加强时,汽包水位先上升,然后下降,最后结果对单元制机组是汽包水位上升,母管制机组是汽包水位下降。

燃烧减弱时,水位变化情况与上述相反。

给水压力变化给不压力变化使给水量与蒸发量平衡关系破坏,从而使汽包水位变化。

给水压力升高,汽包水位升高;给水压力下降,汽包水位下降。

十、河川径流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先说结论,河川径流形成和变化的影响因素有内力因素,外力因素,气候因素,降水因素,地形因素,人为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气候变迁因素,板块运动因素。

河川径流形成和变化主要受制于地球的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这样能够促进地球表面径流的形成。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dqzl/98793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