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12检测原理?
原理:
自然界中的14C是宇宙射线与大气中的氮通过核反应产生的。碳-12不仅存在于大气中,随着生物体的吸收代谢,经过食物链进入活的动物或人体等一切生物体中。由于碳-12一面在生成,一面又以一定的速率在衰变,致使碳-12在自然界中(包括一切生物体内)的含量与稳定同位素碳-14的含量的相对比值基本保持不变。
当生物体死亡后,新陈代谢停止,由于碳-12的不断衰变减少,因此体内碳-14和碳-12含量的相对比值相应不断减少。通过对生物体出土化石中碳-14和碳-12含量的测定,就可以准确算出生物体死亡(即生存)的年代。例如某一生物体出土化石,经测定含碳量为M克(或碳-12的质量),按自然界碳的各种同位素含量的相对比值可计算出,生物体活着时,体内碳-12的质量应为 m克。
但实际测得体内碳-12的质量内只有m克的八分之一,根据半衰期可知生物死亡已有了3个5730年了,即已死亡了一万七千二百九十年了。
美国放射化学家W.F.利比因发明了放射性测年代的方法,为考古学做出了杰出贡献而荣获1960年诺贝尔化学奖。
由于碳-12含量极低,而且半衰期很长,所以用碳-12只能准确测出5~6万年以内的出土文物,对于年代更久远的出土文物,如生活在五十万年以前的周口店北京猿人,利用碳-12测年法是无法测定出来的。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