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环境的问题与治理(大气环境的问题与治理ppt)
一、社会治理的问题与表现主要由什么?
社会治理的问题与表现主要有:1、社会冲突增加、社会矛盾加剧;
2、社会价值冲突与理念的多元化凸显;
3、建立社会组织愿望的增强;
4、基层社会治理任务加重;
5、经济增长压力加剧。社会治理涉及到社会与经济的多个层面且影响巨大,它是一个庞大的体系,是有组织、有规范的运行,对社会进程产生深刻的变革。
二、黄河的问题及治理?
1、黄河上游的问题主要是荒漠化、凌汛。
措施为建立生态保护区、退耕退牧还林;爆破、飞机轰炸排凌汛。
2、黄河中游的问题主要是水土流失。
具体措施有:工程措施——固沟、保塬、护坡.农业技术措施——平整土地、栽培种植、田间管理、增施肥料,以及轮耕套种、选育良种、地膜覆盖、喷灌滴灌、科学施肥等.生物措施——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大力种草植树,实行乔、灌、草结合。
3、黄河下游的问题主要是泥沙淤积、地上河以及凌汛、冬春水量不足。
措施有:水库调水、调沙,加固堤坝,冬春工程排凌汛。
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
黄河,中国的母亲河,若把祖国比作昂首挺立的雄鸡,黄河便是雄鸡心脏的动脉。
它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伟大的发展。黄河流程达5464千米,流域面积达到752443平方公里,上千条支流与溪川相连,犹如无数毛细血管,源源不断地为祖国大地输送着活力与生机。
三、工业革命以来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
主要的问题有:
①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大量的温室效应气体如二氧化碳等所致,气候变暖除造成冰川积雪融化,海平面升高(每年约2.6mm)等生态环境破坏外。
②臭氧层破坏,其主要原因是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造成的,其对健康的危害在于大气中的臭氧对太阳紫外线的阻挡作用减弱,而过量的紫外线照射可使人类皮肤癌,白内障的发生率增加。
③酸雨,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成酸物质如硫氧化物等遇水而形成的,酸雨除对水生和陆生生态系统产生严重危害外,也可对人体健康造成直接危害。
④生物多样性锐减,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如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等及其存在的生态综合体。它由生物的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部分组成。
四、基层治理的本质问题?
基层是国家治理的“神经末梢”,也是中国社会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根。涉及人民群众利益的大量决策和工作,也都主要发生在基层。形象地说,基层就是一手拉着党中央,一手拉着广大人民群众,社会发展质量高不高、快不快,群众的获得有没有“感”、幸福有没有“福”,这一切都要看基层两头拉得紧不紧。
治国安邦,重在基层。围绕民生,抓实抓细抓早已是基层的常态。从各地反馈调研情况来看,一些地方为方便群众办事、提高办事效率,推出“不午休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多辛苦一些,让群众办事便利一些;一些地方开通24小时内必回复的直通热线,答群众所疑、解群众所惑,使倾听无缝隙、联系无障碍;一些地方开通定制的公交专线,解决易地搬迁群众的上班、上学等出行问题……一个窗口、一条热线、一辆公交,和一个洗衣平台一样,都是民生小事,却实实在在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很多难题,当地的群众普遍满意度高、幸福感强、获得感足。
实践证明,基层治理不在于体制的革新,也不在治理模式的创新,只在于能否在党的领导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细微之处见真情,只有把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多从群众角度出发,从群众难处考虑,才不会有孙连城版的半蹲式便民服务窗口,干群才会是“一家亲”,基层治理才能由难变易,才会由粗变细,真正把人民的事办好,办实。
五、内部控制治理问题的类型?
内部控制的5种类型: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和沟通 、监控。
逻辑关系:
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机统一体,对不断变化的环境自动作出反应。内部控制制度与企业的经营行为紧密相连,因基本的商业动机而存在。
内部控制成为企业内部构架的核心部分和基本理念时最为有效。这时内部控制可以支持经营质量和主动的授权,避免不必要的花费,并对环境的变化迅速作出反应。
六、市域治理存在的问题?
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指标体系等的理解把握还不到位。基层平安建设缺乏创新抓手,在发挥平安建设领导小组的统筹协调作用、凝聚各方合力推进平安康巴什建设方面需要加强。
党建引领基层网格化治理的运行机制不够明确,存在多部门管理、权责不清晰问题。网格运转机制、网格员职能职责、网格员管理考核办法、网格工作绩效评估体系等有待进一步健全完善。在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手段支撑市域社会治理方面存在较大短板,目前康巴什区尚无功能完善的社会治理智慧化指挥平台,网格员开展信息采集、问题上报等工作,仍主要依赖传统方式。各部门数据资源未能有效整合,存在较明显的数据壁垒问题。
七、与治理搭配的动词?
严格治理,安排治理,有序治理。
动词:严格,安排,有序
治理例句
1、伟大诗人屈原博闻强志,懂得治理国家的道理,擅长辞令。
2、专家们一起探讨治理污水的问题。
3、治理国家要广开言路,深闭固距是不行的。
4、搞好治理整顿,继续深化改革,这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5、国家派了专人去治理黄河断流的问题。
6、市场上私自抬价的现象必须得到治理。
八、公司治理中的关键问题?
公司治理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说到底还是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的问题。站在股东和投资者的角度,最关心的问题是如何授权以及管理经营层,从而实现股东利益最大化。现代公司的焦点和核心永远是两方面:一是股权架构的分散化;二是股东所有权和管理层经营权的分离。
一、公司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般来说,公司创办初期,股权集中于少数几个股东,但随着公司规模的扩大,需要增资扩股,原始股东的股权必然会被稀释,伴随股权分散随之而来的问题就是:
1、公司决策成本增大。在非上市公司层面,为了在股东会层面就决策事项达成一致,股东之间需要很多的沟通和协调,这时,如果公司章程就决策事项的表决机制约定不合理不完善,将会增加决策的复杂性。
2、股东对经营层的监督被弱化。尤其在小股东占多数的公司里表现尤为明显。小股东搭便车心理显著,缺乏对公司决策和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进行监督的积极性,用脚投票的成本收益比行使监督管理权来得更加直接有效。
3、所有权和控制权出现分离。股东完成出资后不再拥有出资财产的所有权,出资财产实际掌控在管理层手里,如果股东不兼任管理职务的话,公司将由股东控制变为管理层控制,并且随着股权分散度的提高,股东参与公司事务的积极性会下降。一旦管理层未能勤勉尽责,公司随时面临被管理层采取的机会主义行为掠夺和控制的风险。
九、公司治理问题的类型及表现?
四水集团是一家专门从事基础设施研发与建造、房地产开发及进出口业务的公司,1996年11月21日在证券交易所正式挂牌上市。2014年8月8日,四水集团收到证监局《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四水集团一系列违规问题被披露出来。
(1)未按规定披露重大关联交易。四水集团监事刘某同时担任F公司的董事长、法定代表人;刘某的配偶李某担任H贸易公司的董事、总经理、法定代表人。2012年度,四水集团与F公司关联交易总金额6 712万元,与H贸易公司的关联交易总金额87 306万元;2013年度,四水集团与H贸易公司的关联交易总金额为215 395万元。这些关联交易均超过3 000万元且超过四水集团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5%。根据证监会的规定,这些交易属于应当在年报中披露的重大关联交易。但是,四水集团均未在这两年的年度报告中披露上述重大关联交易。
(2)违规在关联公司间进行频繁的资金拆借,非法占用上市公司资金。四水集团无视证监会关于禁止上市公司之间资金相互拆借的有关规定,2012年4月至2014年8月,向关联公司H贸易公司、F公司拆借和垫付资金6笔,共27 250万元。
(3)通过派发高额工资等方式变相占用上市公司非经营性资金。四水集团近年来效益很不佳,连续多年没有分红,公司股价也一直处于低迷状态。然而,2011 ~2013年,包括董事长在内的公司高管人数分别为17名、19名和16名,合计从公司领走1 317万元、 1436万元和1447万元薪酬,均超过同期四水集团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水平。
(4)连续多年向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提供购房借款。截止2013年12月31日,四水集团向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提供购房借款金额达到610万元。上述行为违反了《公司法》关于“公司不得直接或通过子公司向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提供借款”的相关规定。
(5)利用上市公司信用为关联公司进行大量违规担保。四水集团2011〜2014年为公司高管所属的公司提供担保的金额分别为0.91亿元、5.2亿元、5.6亿元、7.7亿元。公司管理层将四水集团当作融资工具,为自己所属公司解决资金需求。一旦这些巨额贷款到期无法偿还,四水集团就必须承担起还款的责任。
四水集团管理层频繁的违规行为,导致四水集团的发展陷入举步维艰的地步。公司 2011 ~2014年的经营状况不佳,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出现连续大额亏损的状况。公司连续多年资产负债率高达70%以上,且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相差无几,财务风险很大。四水集团的每股收益连续多年走低,远低于上市公司平均水平,反映四水集团股东的获利水平很低。
依据“三大公司治理问题”,简要分析四水集团存在的公司治理问题的类型与主 要表现。
十、长江存在的问题和治理措施?
长江流域横跨我国华东、华中、西南三大经济区,地理位置优越,水资源得天独厚,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域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长江治理开发工作,组建了流域机构,开展了流域综合利用规划,初步建立了长江防洪、灌溉、水力发电、航运、水土保持和水资源保护体系,在保护流域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流域情况的变化,长江治理开发的新情况、新问题、新任务层出不穷,必须认真分析研究,及时加以解决,把长江治理开发的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让长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一)、加强防洪保安体系建设,仍是长江治理开发的首要任务
一是抓紧完成长江近期防洪工程建设任务。
在按规划完成长江中下游干流堤防建设任务之后,继续加强洞庭湖、鄱阳湖区及支流堤防的达标建设和长江中下游河道整治。对荆江四口洪道、洞庭湖区及其四水尾闾、鄱阳湖区及其五河尾闾进行必要的清淤疏浚,清除洪障,保持行洪畅通。
研究有针对性的措施,挖掘潜力,充分发挥丹江口、五强溪等已建大型水库的防洪作用。三峡工程防洪库容及其调度运行对长江中下游防洪意义重大,要按照水利部审定的《三峡水利枢纽防洪调度方案编制工作大纲》,积极开展水库防洪库容的复核及三峡工程不同运行阶段防洪调度方案的编制工作。
根据远近结合、突出重点的原则和移民建镇的思路,分步安排分蓄洪区建设,实现计划分洪,尽可能减少分洪损失,近期重点实施城陵矶附近100亿m3的分蓄洪区建设。
二是进一步加强长江防洪工程体系建设。要进一步提高防洪标准,减少分蓄洪区的使用机率和范围,必须兴建防洪作用较大的干支流水库。为了使长江防洪体系能主动适应三峡工程建成后情况的变化,要加紧长江中游防洪物理模型及数学模型、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中下游防洪形势及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等工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
三是要高度重视非工程防洪措施的建设和运用。长江洪水的自然特性表明,即使防洪工程系统进一步完善后,要完全消除洪水灾害也是不可能的。
必须大力加强非工程措施的建设,人为的活动要从无序、无节制地与洪水争地,转变为有序、可持续地与洪水协调共处,特别是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必须适度,以便在长江发生不同量级洪水时,提供足够的蓄泄场所,避免发生影响全局的毁灭性灾害。要加快长江防汛指挥系统的建设,积极开展长江防御超标准洪水预案的研究和修订,加强洪水保险等有关政策法规的研究及实施。
要强化流域机构的防洪管理职能,加强防洪风险的研究及风险管理,依法加强河道、湖泊和分蓄洪区的管理,严禁对河道湖泊洲滩进行新的围垦和侵占。
(二)、加快开发利用水资源,是新世纪长江治理开发的重大战略举措
1.抓紧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尽快实现我国水资源配置“四横三纵”的总体格局
2.加快长江流域水能资源开发步伐,为国民经济提供优质能源
(三)、加强上游水土保持,加快中下游河道整治和泥沙防治,是长江治理开发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
1.进一步加强上游地区水土保持,遏制人为水土流失
2.加强泥沙的原型观测,充分发挥上游水库的拦沙作用
3.加强中下游河床演变的观测与分析,加快实施关键性河势控制工程,保持中下游河势的稳定
4.深入研究复杂多变的江湖关系,科学调控水沙
5.加大长江口综合治理与开发利用的力度,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的发展
(四)、强化水资源保护,是实现长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
一是坚持“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的城市水资源战略。城市工业用水的70%以上将转化为污水,“节流优先”是降低供水投资、减少污染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合理选择,也是世界发达国家城市用水的发展方向。据预测,2010年供水设施的单位投资约为8元/m3,污水处理约为10元/m3,而节水仅需3元/m3左右,通过节水减少污水排放是最为经济的手段。“治污为本”是保护供水水质、改善水环境的必然要求。
长江流域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处理率不高,据预测,要在2010年以前基本遏制城市水污染的发展趋势,保护城市水源,并在2030年以前使水环境有明显改善,2010年和2030年城市污水的有效处理率必须分别达到50%和80%以上。
二是坚持以源头控制为主的污染综合防治战略。由于工业结构的不合理和传统的发展模式,工业废水造成的水污染负荷占水污染总负荷的50%以上,绝大多数有毒有害物质都是由工业废水的排放带入水体的,要把控制工业污染做为源头治理的重点,大力推行清洁生产,淘汰耗能大、用水量大、技术落后的产品和工艺,在工业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利用率,削减污染排放量。
与此同时,要结合生态农业、节水农业的建设,通过合理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充分利用农村各种废弃物和畜禽养殖业的废水,将面源污染减少到最少。特别要加强对饮用水源地的保护,保障饮用水安全。
三是坚持多种手段并用。大力推进水资源保护法制建设。建议抓住《水法》修定的有利时机,增设“水资源保护”专章,建立具体的水资源保护制度,同时强化违法的法律责任,增加流域管理方面的条款。
具体到长江流域,应根据三峡库区水环境的保护、南水北调供水水源地的水资源保护、长江口水生态系统的保护、西部大开发中的水资源保护和长江中下游湿地的保护与利用等实际需要,制定适合长江流域特点的流域水资源保护法规,通过法制保障流域的水资源保护工作。切实加强流域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尽快将长江流域水功能区划和水资源保护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并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规划实施的监督管理。
加大水资源保护投入,在巢湖等重点水域实施一批水资源保护工程。
采用调水、截污、清淤、非点源控制生物治理、污染源治理等综合措施,为用水安全和生态用水提供可靠保障。积极探索运用税收、财政、信贷、补贴、奖励、收费、赔偿、罚款等经济杠杆,调节流域内人类活动与水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通过经济手段来控制污染。抓紧水资源保护基础工作,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
对主要城市江段的水质、入河排污口、近岸水域、鱼体残毒及沉积物等进行全面系统的调研;根据长江流域的具体情况,积极开展水资源保护规划、节水防污、水体富营养化控制和流域水环境管理模型开发等关键技术的研究。
抓紧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决策支持系统的建设,推进水生生物环境诊断技术的应用,逐步研究采用自动监测、遥感监测等技术手段,为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制定适当的环境技术政策,鼓励低污染和无污染生产。
(五)、坚持体制、机制、科技创新,是推进长江治理开发的根本动力
长江流域机构现行的管理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与其肩负的使命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要求还很不适应。
最突出的问题是:依据现行的《水法》《水土保持法》等水法律、法规的规定,流域机构的执法主体地位不明确?难以适应依法行政的需要;流域机构对于违法水事活动很难进行处罚和纠正,对流域内的控制性骨干工程大多没有直接管理和调度权,无法起到统一调度的作用。
流域治理缺乏稳定的投资保障和有效的筹资机制;还存在政事企职能交叉,责、权、利不清的问题,长委的汉江集团、陆水管理局等主体企业的公益性耗费长期得不到补偿,负担沉重,缺乏活力。
完成新世纪长江治理开发的艰巨任务,必须在体制改革和机制、科技创新上狠下工夫。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