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物如何治理(大气污染物如何治理好)
一、大气污染物的大气自净?
污染物可以通过大气的自净能力,使浓度降低到无害的程度。大气的自净作用主要是物理作用(扩散、沉降),其次是化学作用(氧化、中和等)和生物学作用(植物吸收等)。
(1)扩散作用:当气象因素处在有利于污染物扩散的状态下,而且污染物的排出量并不非常大时,扩散作用的效果是很好的。一方面能将污染物稀释,另一方面可将一部分污染物转移出去。
(2)沉降作用:依靠污染物本身的重力,由空气中逐渐降落到其他环境介质中(水、土壤)。直径大的颗粒,可以自行降落。直径小的颗粒或气态污染物可以吸附在大颗粒上共同降落,也可由若干小颗粒聚集成大颗粒而降落,使大气中的浓度降低。例如尘土也可被雨雪水冲洗降到地面,使大气清洁。
(3)氧化作用:大气中的氧化合物或某些自由基可以将某些还原性污染物氧化成有毒的或无毒的化合物。例如C0能氧化成C02。
(4)中和作用:例如大气中的SO2可以与氨或碱性灰尘起中和作用。
(5)植物吸收作用:有些植物能吸收某些污染物,从而净化了空气。
二、钢铁行业大气污染物治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就是系统堵塞,主要集中在脱硝(或脱白),普遍存在换热器和催化剂的堵塞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有色烟羽。消白是钢铁行业很特殊的一个治理动作——消白后还存在有色烟羽问题。
第三个问题是氨逃逸。氨逃逸,在电力行业暴露出来的问题就很严重。电力行业锅炉运行负荷波动幅度不会太大,但是钢铁行业烟气负荷波动幅度非常大,工况波动非常大,所以更没有办法实现精准分氨。
三、大气污染物采集表如何填写?
能见度,污染源,污染颗粒指数等。
四、大气污染物是如何扩散的?
进入大气中的污染物,受大气水平运动以及大气的各种不同程度的扰动运动的影响,会形成不同程度的输送。
大气的水平运动称为风。风对污染物的扩散有两个作用:一是整体的输送作用,二是冲淡稀释作用。风向决定污染物迁移运动的方向,风速决定污染物的迁移速度。污染物总是由上风方被输送到下风方。在污染源下风向,污染要重一些;风速越大,单位时间内污染物混合的清洁空气量越大,冲淡稀释作用就越好。一般来说,大气中污染物浓度与污染物的总排放量成正相关,而与风速则成反相关。
在一些特殊的天气条件下,一个地区排放的污染物可能随着上升气流进入高空,并在高空中随着气团较快的传输,结果可能会在距离污染源很远的地方又随着下沉气团降到地表附近,导致了区域间的污染物传输。例如在一些特殊气象条件下,亚洲的沙尘可能传输到北美甚至欧洲地区。
污染物的传输使得一个地区的大气污染在更大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上产生危害,甚至南极和北极的动物也受到了大气污染的影响。
目前所关注的沙尘暴、PM2.5(细颗粒物)、酸雨等都是由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输送造成的区域性污染。
五、主要的大气污染物是什么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治理?
一,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如工厂上脱硫工艺,减少粉尘排放等等;
二,采取集中供热等措施,节约能源的同时,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三,多植树造林,改善下垫面,减少风吹尘;
四,鼓励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减少能源浪费的同时减少温室气体等的排放;
五,区域协同控制,大气污染不是一个城市的问题,在特定的天气条件下污染物会输送到其周边。
六、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如何计算?
归纳起来主要有二种:一种是物料衡算法;一种是经验计算方法。
1、物料衡算法
根据物质不灭定律,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物料量等于产品重量和物料流失量的总和。
即:
∑G=∑G1+∑G2。
式中:∑G投入物料量总和;
∑G1所得产品量总和;
∑G2物料或产品流失重量之和。
2、经验计算法
根据生产过程中单位产品的经验排放系数与产品产量,求得“三废”及污染物排放量的方法称为经验计算法。
采用经验计算法计算水和污染物的排放量时,通常又称之为“排污系数计算法”。
排污系数是指在正常技术经济和管理条件下生产某单位产品所产生的污染物数量的统计平均值或计算值。
排污系数目前使用的有二种:一种是受控排污系数,即在正常运行的污染治理。设施的情况下生产某单位产品所排放的污染物的量;另一种是非控制排污系数,即在没有污染治理设施的情况下生产某单位产品排放的污染物的量。一般情况下,非控制排放系数大于受控制排放系数,二者之差即为污染治理设施对污染物的单位产品去除量。
七、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大气污染物监测要求?
5.1 污染物采样与监测要求:
锅炉使用企业应按照有关法律和《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等规定,建立企业监测制度,制定监测方案,对污染物排放状况及其对周围环境质量的影响开展自行监测,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并公布监测结果。
锅炉使用企业应按照环境监测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设计、建设、维护永久性采样口、采样测试平台和排污口标志。
对锅炉排放废气的采样,应根据监测污染物的种类,在规定的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进行,有废气处理设施的,应在该设施后监测。排气筒中大气污染物的监测采样按GB5468、GB/T16157或HJ/T397规定进行。
20t/h及以上蒸汽锅炉和14MW及以上热水锅炉应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与环保部门的监测中心联网,并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按有关法律和《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对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应按照HJ/T373的要求进行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的测定采用表5所列的方法标准。
表5 大气污染物浓度测定的方法标准 序号 污染物项目方法标准名称标准编号1颗粒物锅炉烟囱测试方法GB5468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2烟气黑度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HJ/T3983二氧化硫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碘量法HJ/T5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HJ/T57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6294氮氧化物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紫外分光光度法HJ/T4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T43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69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 定电位电解法HJ6935汞及其化合物固定污染源废气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HJ5435.2 大气污染物基准含氧量排放浓度折算方法:
实测的锅炉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及其化合物的排放浓度,应执行GB5468或GB/T16157规定,按式1折算为基准氧含量排放浓度。各类燃烧设备的基准氧含量按表6的规定执行。
表6 基准含氧量 锅炉类型 基准氧含量(氧)/%燃煤锅炉9燃油、燃气锅炉3.5
公式1 :
八、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包括哪些大气污染物?
氨氮等、达标率等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物宏观控制、人口总量与自然增长率.环境质量指标 表征自然环境要素和生活环境的质量状况.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大气污染物宏观总量控制、工业用水量和重复利用率,水有COD:废水排放总量我国环境规划指标没有规范化合标准化,比如国民生产总值.还有其他相关指标:大气污染物的总排放量等水污染物宏观总量控制、降尘等,大气的有TSP.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4、森林覆盖率、废水处理量: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等3、氮氧化物、SO2。类型很多1,噪声有区域噪声平均值等2
九、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
5.1污染物采样与监测要求:锅炉使用企业应按照有关法律和《环境监测管理办法》等规定,建立企业监测制度,制定监测方案,对污染物排放状况及其对周围环境质量的影响开展自行监测,保存原始监测记录,并公布监测结果。
锅炉使用企业应按照环境监测管理规定和技术规范的要求,设计、建设、维护永久性采样口、采样测试平台和排污口标志。
对锅炉排放废气的采样,应根据监测污染物的种类,在规定的污染物排放监控位置进行,有废气处理设施的,应在该设施后监测。
排气筒中大气污染物的监测采样按GB5468、GB/T16157或HJ/T397规定进行。20t/h及以上蒸汽锅炉和14MW及以上热水锅炉应安装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设备,与环保部门的监测中心联网,并保证设备正常运行,按有关法律和《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办法》的规定执行。
对大气污染物的监测,应按照HJ/T373的要求进行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浓度的测定采用表5所列的方法标准。表5大气污染物浓度测定的方法标准序号污染物项目方法标准名称标准编号1颗粒物锅炉烟囱测试方法GB5468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GB/T161572烟气黑度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HJ/T3983二氧化硫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碘量法HJ/T56固定污染源排气中二氧化硫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T57固定污染源废气二氧化硫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6294氮氧化物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紫外分光光度法HJ/T4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T43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非分散红外吸收法HJ692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氮氧化物的测定定电位电解法HJ6935汞及其化合物固定污染源废气汞的测定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暂行)HJ5435.2大气污染物基准含氧量排放浓度折算方法:实测的锅炉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汞及其化合物的排放浓度,应执行GB5468或GB/T16157规定,按式1折算为基准氧含量排放浓度。
各类燃烧设备的基准氧含量按表6的规定执行。表6基准含氧量锅炉类型基准氧含量(氧)/
%燃煤锅炉9燃油、燃气锅炉3.5公式1:向左转|向右转
十、ppm大气污染物浓度?
ppm是百万分之一单位,往往表示气体污染物摩尔体积占比,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碳等浓度往往就是使用ppm,浓度极低的气体污染物浓度甚至使用ppb表示(十亿分之一)。当然,气溶胶状态污染物的浓度单位用微克(毫克)/升(立方米)表示。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