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候变化协定(全球气候变化协定主要内容)
一、什么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国际协定?
为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国际性协定分别签署了三个:
1.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1992年6月4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的联合国环发大会(地球首脑会议)上通过。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是世界上第一个为全面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给人类经济和社会带来不利影响的国际公约,也是国际社会在对付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上进行国际合作的一个基本框架。
2.
《京都议定书》,又译《京都协议书》、京都议定书、《京都条约》;全称《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京都议定书》,1997年日本京都通过,并于1998年3月16日至1999年3月15日间开放签字,共有84国签署 ,条约于2005年2月16日开始强制生效,到2009年2月,一共有183个国家通过了该条约(超过全球排放量的61%),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虽然在议定书上签字但并未核准之,之后首先退出了《京都议定书》。
3.
《巴黎协定》是2015年12月12日在巴黎气候变化大会上通过、2016年4月22日在纽约签署的气候变化协定,是人类历史上应对气候变化的第三个里程碑式的国际法律文本,形成2020年后的全球气候治理格局
二、全球气候变化趋势?
1.大气圈方面,全球变暖趋势进一步持续,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我国不同区域气候变化差异明显,青藏地区暖湿化特征显著;极端天气气候事件趋多趋强,气候风险水平呈上升趋势。
2.水圈方面,1870-2018年,全球平均海表温度表现为显著升高趋势。2018年成为有现代海洋观测记录以来海洋最暖的年份。1980-2017年,我国沿海海平面呈波动上升趋势,上升速率高于同期全球平均水平。
3.冰冻圈方面,1960-2018年,全球参照冰川之一的天山乌鲁木齐河源1号冰川经历了两次加速消融过程;1981-2018年,青藏公路沿线多年冻土退化明显,活动层厚度呈明显增加趋势;1979-2018年,北极海冰范围呈一致性的下降趋势。
4.陆地生物圈方面,1963-2018年,我国不同地区代表性树种的展叶期始期均呈显著的提前趋势,北京站玉兰、沈阳站刺槐、合肥站垂柳、桂林站枫香树和西安站色木槭展叶期始期平均每10年分别提前3.3天、1.4天、2.7天、2.4天和2.4天。
三、2021全球气候变化论文?
根据现在科学家手中掌握的数据来看,如果说全球温度提高了2℃,那么温带地区基本上每个国家都要升高3.4℃,而极圈以内的地区升高幅度也会达到6℃。其实从2015年开始,虽然跟100年前相比,温度仅仅是可是这1℃引起的灾难,大家也都是有目共睹的。
这种平均温度的上升,首先引起的就是对于海平面而言的灾难性的后果,首先是北极圈内部的许多冰盖都开始慢慢的融化。
四、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1968年,美国宇航员威廉·安德斯带着照片在阿波罗8号盘旋月球返回。这是地球从荒凉的月球表面上方升起的简单快照,但这也很重要,代表着人类第一次走到足够远的地方,以了解世界有多脆弱。
孤独的蓝绿色星球与冷色的空间之间的对比是美丽而令人震惊的。正如安德斯后来所说:“我们一路走来探索月球,最重要的是我们发现了地球。”
1970年4月22日,有2000万人参加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公民活动:地球日。
如今,环保主义者和其他批评家更倾向于将太空计划视为军国主义的挥霍之物,浪费了数十亿美元更好地用于解决地球上的问题。但是,这些善意的投诉是被误导的。地球问题,最紧迫的是气候变化,只能从太空解决。那是伪造已经用于解决这些问题的工具和数据的地方,也是未来解决方案的地方。
太空研究对于避免一场重大环境灾难已经至关重要
NASA的卫星数据揭示了南极臭氧层上一个令人恐惧且不断扩大的漏洞,引起了公众的关注,该问题在1987年产生了《蒙特利尔议定书》:这是第一个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国际协议。从那时起,由于全球范围内对破坏性氯氟烃的限制,臭氧情况稳定了,预计将实现全面的行星恢复。如本例所示,空间可以提供理解问题所需的重要信息,以及解决问题的惊人方法。
气候变化是空间数据的关键作用的典型代表
在全球范围内跋涉,用钻头测量冰盖并从船侧测量海温是一种昂贵,缓慢且不足以分析行星状态的方法。由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以及越来越多的商业公司运营的卫星提供了大量的多光谱成像和雷达测量数据,用于诸如珊瑚礁退化,有害浮游生物开花和北极熊谈判变薄冰等发展。今天,涉及地球观测的许多技术最初都是为发送探测我们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探测器而开发的。
确实,了解其他行星气候的演变对于模拟地球可能的结果至关重要。
NASA的探测揭示了大约40亿年前,一种失控的温室气体综合症如何使金星变成热的,地狱的,不可居住的酸雨星球。轨道飞行器,着陆器和漫游者继续揭开将原先温暖潮湿的火星转变成寒冷干燥的尘埃球的过程,科学家们甚至构思了可能将其改造成宜居星球的未来情况。发现其他世界的历史并想象他们的未来,为缓解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战略提供了重要愿景,例如从月球本身开采氦气以获得未来的清洁能源。
从太空研究到从GPS到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的衍生技术已经在帮助减少排放。
GPS导航的效率提高可将海上,陆地和空中的燃料支出减少15%至21%,这比迄今为止提供的更好的发动机或燃料更换方法要大得多。现代太阳能光伏发电还应归功于太空。第一个真正的太阳能客户是美国太空计划。诸如为国际空间站提供动力的巨型太阳翼之类的应用不断推动着太阳能电池性能的提高,NASA首次展示了利用其自身设施中的太阳能为地球上的社区供电的价值。
很有可能,天基太阳能电站可以克服这样一个不便的事实,即风能和太阳能永远不会使我们接近零排放,因为它们的输出本质上是断断续续的,并且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环保的方法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存储其功率,甚至住了一晚。另一方面,轨道式太阳能发电站将连续面对太阳,无论白天还是黑夜,都会通过有针对性的辐射将清洁的电力反射回地球或夜晚。它们还将不受云层和大气干扰的影响,因此其运行效率是当前太阳能技术的许多倍。
美国军方和中国政府的可持续能源倡导者正在积极寻求太空太阳能,但仅仅制造太阳能电池会由于使用的腐蚀性化学物质而破坏环境。太空技术提供了将地球上脆弱的生物圈和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地点从制造和采矿所造成的不可避免的损害中解放出来的可能性。
美国初创公司“太空制造”目前正在朝着轨道制造迈出第一步。该公司的光纤电缆是由国际空间站上的机器生产的,其效率要比地球上制造的任何东西都要高几个数量级,在地球上,重力会在材料上产生微小的缺陷。《太空制造》及其他产品最终计划在太空中建造大型结构,例如太阳能电站。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它们将彼此互补,从而大大降低成本。例如,太空制造可以大幅降低太空中太阳能装置的成本。
最终,公司将能够从月球和小行星的材料中向太空奋斗,从而避免了将它们送入轨道的成本和环境影响。开采太阳系具有其自身的潜在影响,但是从遥远而无生命的世界中提取资源显然比继续地球退化更为可取。
也许空间可以发挥的最强大的作用就是作为灵感。
太空旅游对于富人而言似乎是轻而易举的事,但它可能会更多。我已经在宇航员那里度过了一段时间,他们都报告说,看到地球无国界并观察其脆弱的大气层将他们震撼到了他们的核心,激发了他们强大的联系感和对环境的尊重。正如研究这种“概述效应”的神经科学家和医师安德鲁·纽伯格所说,“您经常可以说出自己何时与在太空飞行的人在一起,很明显。” 让世界上成千上万的最富有和最有权势的人经历超凡的经历不会有任何伤害-尤其是如果较富裕的地球人很快有机会跟随他们。
大型太空公司的领导人已经开始思考超越旅游业的方式。联合发射联盟首席执行官托里·布鲁诺设想了一个未来,成千上万的人将在地球和月球轨道上工作的情况。这些人将建造空间站,进行研究并生产用于太空和地球的商品。亚马逊巨人杰夫·贝佐斯想象到太空文明,使我们的家园星球像国家公园一样原始并受到保护,而肮脏的开采和制造过程则在轨道设施中进行。SpaceX的伊隆·马斯克希望将火星转变回曾经的健康世界,然后用地球的生命形式来填充火星,一些专家嘲笑了这个想法。
事实是,尽管考虑到气候变化的现实,马斯克,贝佐斯和其他人描述的某些计划可能看起来像乌托邦式的或过分乐观的。仅仅专注于管理初步设想而不提供更好的潜力的未来根本就没有未来。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珍贵的蓝绿色星球最终将看起来像它的邻居维纳斯或火星,仅仅是因为我们选择不向他们学习。
五、2021全球气候变化峰会主题?
2021年全球气候峰会宗旨为“全球碳中和与中国担当”,就全球碳中和、企业气候雄心、绿色金融、能源转型、绿色建筑以及低碳交通等话题进行研讨。
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平均气温比1850至1900年高出约1.09摄氏度,目前被世界气象组织列为全球有记录以来第六个或第七个最温暖的年份。2020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已达到新高,而这种增长在2021年仍在继续。
六、古生代以来全球气候变化规律?
①中生代距今约2.5~0.7亿年,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由于陆地面积扩大,地形和气候条件逐渐变得复杂。
喜湿热的蕨类植物因不适应冷热多变的大陆环境而逐渐衰退,更能适应陆地环境且以种子为繁殖形式的裸子植物迅速发展,因此,古生代又被称为“裸子植物时代”,也是重要的成煤期。
巴列姆阶时期的气候出现寒冷的趋势,这个变化自侏罗纪最后一期就已开始。高纬度地区的降雪增加,而热带地区比三叠纪、侏罗纪更为潮湿。但是,冰河仅出现高纬度地区的高山,而较低纬度仍可见季节性的降雪。
在巴列姆阶末期,气温开始上升,持续到白垩纪末期。气温上升的原因是密集的火山爆发,制造大量的二氧化碳进入大气层中。中洋脊沿线形成许多热柱,造成海平面的上升,大陆地壳的许多地区由浅海覆盖者。位在赤道地区的特提斯洋,有助于全球暖化。
在阿拉斯加州与格陵兰发现的植物化石,以及自白垩纪南纬15度地区发现的恐龙化石,证明白垩纪的气温相当温暖。热带地区与极区间的温度梯度平缓,原因可能是海洋的流动停滞,并造成行星风系的虚弱。分布广泛的油页岩层,以及缺氧事件,可证实海洋的流动停滞。
根据沉积层的研究指出,热带的海水表面温度约为摄氏42°,高于现今约摄氏17°;而全球的海水平均表面温度为摄氏37°。而海洋底层温度高于目前的温度约摄氏15到20°。
②最近一百万年间,你指的是新生代吗?新生代是地球历史上最新的一个地质时代,它从7000万年前开始一直持续到今天。新生代可以划分为第三纪和第四纪两个纪。
③第四纪地质史上有两件大事:一件是发生大规模的冰期,一件是人类的出现。这一时期气候发生剧烈变化,并发生多次冰川作用,冰期和间冰期不断交替,出现气候寒冷和温暖时期的交替。
七、全球气候变化的特点和影响?
特点:
1.高纬度地区变暖明显,低纬度地区变暖不明显。
2.冬季增暖明显。
影响:
1、全球气候变暖可能造成海平面上升
(1) 低地被淹
(2) 海岸被冲蚀
(3) 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市供水。
(4)地下水位升高。
(5) 旅游业受到危害
(6) 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占世界1/3的人口),使之受到威胁
2、对植物的影响
(1)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失
(2)气候的变化可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纬度)分布的重大变化。
3、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1)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
(2)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 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将危及热带地区和国家,某些目前主要 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3)在变暖的过程中,地球会面临更多的极端天气和极端气候事件。如持续性干旱,高峰热浪、极端暴雨洪水,沿海地区受超强台风的影响,极端猛烈的风暴潮灾害等等。
(4)由于极端气候事件的影响,饮水缺乏、粮食减产、流行疾病等次生灾害增加。
4、受气候变化影响,一些绿洲可能会消失。
3、对农业的影响
(1)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
(2)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八、2021年全球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2021年,气候变暖,导致了地球上更多的灾难,从席卷澳大利亚的火灾,到印度的极端高温干旱,再到我们国家各地的水灾,特别是郑州7.20水灾,照成了极大的破坏和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极地冰川,包括地球的第三季青藏高原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飓风,台风,龙卷风,干旱,水灾频繁,这些都关系到全人类的生产生存,需要各国协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
九、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改变什么?
答:人类活动加剧了气候系统变化的进程。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主要包括人类燃烧化石燃料,硫化物气溶胶浓度的变化,陆面覆盖和土地利用的变化(如毁林引起的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增加)等。
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主要有6种,即二氧化碳(CO)2,甲烷(CH)4,氧化亚氮(N2O),氢氟碳化物(HFCS),全氟化碳(PFCS)和六氟化硫(SF)6,其中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是二氧化碳。
它产生的增温效应占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63%。且在大气中的存留期很长,最长可达到200年,并充分混合,因而最受关注。
十、20年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原因?
1、人口剧增因素: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时,这也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这样多的人口,每年仅自身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就将是一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这样形成的二氧化碳温室效应将直接影响着地球表面气候变化。
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已构成一全球性重大问题,同时也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21世纪,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指出了自上个世纪末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就已经开始上升。
3、海洋生态环境恶化因素:海平面的变化是呈不断地上升趋势,根据有关专家的预测到下个世纪中叶,海平面可能升高50cm。如不采取及对措施,将直接导致淡水资源的破坏和污染等不良后果。另外,陆地活动场所产生的大量有毒性化学废料和固体废物等不断地排入海洋;发生在海水中的重大泄(漏)油事件等以及由人类活动而引发的沿海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等都是导致海水生态环境遭破坏的主要因素。
4、土地遭破坏因素:造成土壤侵蚀和沙漠化的主要原因是不适当的农业生产。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能防止水土流失。但到当前2014年,人类活动由于为获取木材而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用于农业生产以及过度放牧等原因,仍在对植被进行着严重的破坏。土地沙化,4、7万吨土壤被侵蚀。土壤侵蚀使土壤肥力和保水性下降,从而降低土壤的生物生产力及其保持生产力的能力;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灾害和沙尘暴,给社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并恶化生态环境。
5、森林资源锐减因素:在世界范围内,由于受自然或人为的因素而造成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地锐减。
6、酸雨危害因素:酸雨给生态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已越来越受到全世界的关注。酸雨能毁坏森林,酸化湖泊,危及生物等。20世纪,世界上酸雨多集中在欧洲和北美洲,多数酸雨发生在发达国家,一些发展中国家,酸雨也在迅速发生、发展。
7、物种加速灭绝因素:地球上的生物是人类的一项宝贵资源,而生物的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但是地球上的生物物种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
8、水污染因素:据全球环境监测系统水质监测项目表明,全球大约有10%的监测河水受到污染,本世纪以来,人类的用水量正在急剧地增加,同时水污染规模也正在不断地扩大,这就形成了新鲜淡水的供与需的一对矛盾。由此可见,水污染的处理将是非常地迫切和重要。
9、有毒废料污染因素:不断增长的有毒化学品不仅对人类的生存构成严重的威胁,而且对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也将带来危害。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