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气治理 > 正文内容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障碍与对策

2023-02-14 15:39:44大气治理1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将面临挑战,首先,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我国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的一个长期制约因素;其次,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之中,为了改善和提高13亿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我们正在开展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排放”肯定会有所增加;最后,总体技术水平落后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严重阻碍,我国目前能源生产和利用、工业生产等领域技术水平落后,技术开发能力和关键设备制造能力差,产业体系薄弱,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

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第一,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律法规,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走低碳发展之路,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是关键。因此,我国应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法”立法可行性研究。在相关法规修订中,增加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关条款。如可以在规划、项目批准、战略环评的技术导则中加入气候影响评价的相关规定,逐步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法规体系。应加强管理能力建设,提高各级政府、企业及公众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能力。

探索建立有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效机制与政策措施,从政府、企业和公众参与等方面推动低碳转型。借鉴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和教训,制定气候变化国家规划,在条件相对成熟时创建碳市场,研究制定价格形成机制;制定财税激励政策,综合考虑能源、环境和碳排放的税种和税率,引导企业和社会行为,形成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二,建设低碳城市和基础设施,为我国未来的低碳发展创造条件。

将低碳理念引入设计规范,合理规划城市功能区布局。在建筑物的建设中,推广利用太阳能,尽可能利用自然通风采光,选用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选用保温材料,倡导适宜装饰,杜绝毛坯房;在家庭推广使用节能灯和节能电器,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降低日常生活中的碳排放量。我国一些地方特别是有些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情很高,应该出台相关的指导意见,规范低碳经济的内涵、模式、发展方向和评价体系等。

重视低碳交通的发展方向。加强多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建设形成机动车、自行车与行人和谐的道路体系;建设现代物流信息系统,减少运输工具空驶率;加强智能管理系统建设,实行现代化、智能化、科学化管理;研发混合燃料汽车、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使用柴油、氢燃料等清洁能源,减轻交通运输对环境的压力。

第三,加强国际合作,形成低碳研发技术体系。

走低碳发展道路,技术创新是核心。应采取综合措施,为企业发展低碳经济创造政策和市场环境。应研究提出我国低碳技术发展的路线图,促进生产和消费领域高能效、低排放技术的研发和推广,逐步建立起节能和能效、洁净煤和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以及森林碳汇等多元化的低碳技术体系,为低碳转型和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应进一步加强国际合作,通过气候变化的新国际合作机制,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通过参与制定行业能效与碳强度标准、标杆,开展自愿或强制性标杆管理,使我国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低碳技术、设备和产品达到国际先进乃至领先水平。

第四,提高认识,鼓励利益相关方参与。

低碳发展不但是政府主管部门或企业关注的事情,还需要各利益相关方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参与。由于气候变化涉及面广、影响大,因此,应对气候变化首先需要各政府部门的参与,同时需要不同领域不同学科专家共同参与,加强研究、集思广益、发挥集体智慧。同时,应加强相关的舆论宣传。

总之,发展低碳经济,是我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应通过产业结构以及能源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创新、消费方式的改变和优化、政策法规的完善等措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低碳导向型社会,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社科院:应当平衡减排与经济增长

据了解,一般在经济加快时,能源消费和碳排放的增速将加快,这导致节能目标和环境目标完成的压力较大。但是如果加大节能减排的工作力度,则经济增速将下降。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研究员袁富华告诉记者,单位GDP能耗下降和单位GDP碳排放下降,基本上是同步的。考虑到2020年单位GDP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那么每年要下降3个百分点以上,才能完成减排任务。

但是要完成这个目标并非易事。根据可获得的碳减排数字测算,1986-2000年15年间,单位GDP碳排放累计下降了61%,即年均下降4%左右。“以往20多年已经有很强的减排措施,未来大的减排空间已经被大量压缩。” 袁富华说。

据了解,国家计划从“十二五”起,将单位GDP碳排放指标,和目前的单位GDP能耗指标一样,开始纳入地方政府和企业的考核内容。为此,实际的工业和经济增速将受到影响。

根据社科院的研究,大约在2017年,中国人口红利将结束,同时中国城市化可能达到60%左右的水平。因为上述两因素对经济的贡献将降低,如果与碳减排措施叠加,则可能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出现雪上加霜的作用,社科院根据模型计算,到2017年左右,实际经济增速可能降到6%左右的水平。

但袁富华认为并非没有解决之道。比如中国加大产业结构优化力度和经济增长质量,若未来10年中国在技术进步方面有切实改进,年均技术进步速度保持在3%,那么将可能抵消碳减排措施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他建议,中国应该实施阶段性目标明确的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进步促进中长期规划,包括中长期基础产业发展规划、创新型人才培养规划,以及系统的劳动力技能培训支持规划等。

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是注重工业结构优化与服务业发展的联动。这方面要发展好制造业,带动生产服务业的发展,进而促进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提高消费对经济的贡献率,促进生活型服务业的发展。在有条件的东南沿海地区,“特别是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高技术服务业的发展,应该是方向和重点。”他说。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副所长张平则认为,要尽快提高服务业对经济的贡献率,根本点在于提高居民收入。“在收入不能提高的情况下,刺激消费和服务业发展也无从谈起。”他在中国经济增长与周期论坛(2010)间隙对记者说。

他建议,要提高城市化的人口密度,将住房纳入到居民福利范围,特别是通过对中低收入群体提供更合理的住房,刺激中国的基建和城市化的发展。

同时户籍改革应该加快,尤其是促进已经进城的农民工能够变成市民,增加中国城市居民。此外,中国应该加大税制改革,改变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工业化间接税的模式,随着城市人口比重增加,其城市人口提供直接税比例增加,如何让间接税转换为直接税形成新的税政体制,在中国已经非常迫切。

“包括最近所讨论的不动产税也是直接税的范围,如何改变新的税政体制,改变政府和居民的行为,成为中国当前两大迫切需要,这些是城市化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张平说。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dqzl/98728005.html

返回列表

上一篇:废塑胶详细资料大全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