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哪家公司代理台湾的OA办公软件?
南京哪家公司代理台湾的OA办公软件?
我老板也喜欢台湾的管理软件,他认为国内的很多管理软件做的太浅,功能是多但是不实用,买回来就用几个主要的功能,他之前看过一家台湾一等一的OA软件,功能是很强,特别是工作流系统,推荐一下。
地球气温到底是变冷还是转暖?
从大的趋势来说,全球变暖是必然的。太阳越来越热越来越亮,地球当然也会越来越热。据科学家测算,太阳每10亿年会增加10%的亮度和热度,那时候恐怕地球是没办法生存了。但这个太遥远,人类现在面临的是温室效应导致的全球变暖,这个变暖的危害恐怕会很快到来。
全球气候变暖的元凶是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的元凶是二氧化碳。自从人类工业化以来,资源消耗的增大,人们焚烧各类燃料,森林大火等等,导致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破坏了地球大气系统的吸收和发射的平衡,使地球积聚了越来越多的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透过性,而对地球发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就像给地球盖了一床厚厚的棉被,导致地球温度上升,即温室效应。
这些温室效应影响是顽固而漫长的,不是短时间可以看出的。所以我们普通人几乎是感觉不到的,有时还会说现在好像还更冷了呢,哪有什么变暖?从短时间和局部来看,有时的确是这样,有时冷有时暖。但据科学统计, 1860~1900年期间,全球陆地与海洋的平均温度上升了0.75摄氏度; 自1979年开始,陆地温度上升幅度约为海洋温度上升幅度的一倍(陆地温度上升了0.25摄氏度,而海洋温度上升了0.13摄氏度)。在2000年后,各地的高温记录经常被打破,一些城市热浪滚滚。此外,还有研究报告显示,从20世纪初开始至今,地球表面的平均温度增加了约0.6摄氏度;20世纪以来,全球变暖的程度超过了过去600年中任何一段时间.。
别看这小小的零点几度,地球平均气温每增加一度,都会导致灾难性的变化。 有研究分析,升温1摄氏度,北极圈将有半年无冰,不知飓风为何物的南大西洋地区沿岸从此将饱受飓风侵袭,而美国西部会面临严重干旱;升温2摄氏度,冰河逐渐消融,北极熊无法生存,格陵兰岛的冰河开始融化,珊瑚礁逐渐消失,全球海平面上升七米;升温3摄氏度,亚马逊雨林逐渐消失,强烈的厄尔尼诺气候成为常态,热浪袭击欧洲,亚热带出现大量难民向中纬度地区迁徙;升温4摄氏度,海平面上升淹没大量沿海城市,全球开始出现极端气候,南极洲崩解;升温5摄氏度,越来越多的地方不适宜居住,大城市水位下降导致严重缺水,气候性难民增多,两极冰雪消失,海洋大量物种灭绝,大规模海啸摧毁沿海地区;升温6摄氏度,全球95的物种灭绝,残存的生命饱受频繁致命的飓风暴雨洪水摧残,硫化氢与甲烷像原子弹一样随时爆发,世界末日出现,只留下一些细菌勉强存活。
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在去年的11月23日,《生物科学》杂志以英文、法文、西班牙文、葡萄牙文四种语言发表了《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第二次通知》, 这个包括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的组织向全世界发出呼吁,要拯救地球,免受极端气候变化的影响,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保护森林,限制人口增长和改善粮食生产。科学家们预测,在本世纪末,许多现有的生命形式可能会在本世纪末被歼灭或近乎灭绝。这个警告是继1992年1700名科学家发出的第一次警告后,二十五年来人类并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人口数量增加了35%,野生动物数量下降了29%, 环境生态持续恶化 而进行的再次警告。这次署名的科学家有 15364名,他们 来自185个国家。 所以,题目所说的地球变冷还是变暖的回答是肯定的,温室效应正越来越厉害的危害着人类的生存,后果十分严重。有时候这种灾害并不会一直缓慢的渐进,而会发生突变,就像美国灾难片《后天》描述的那样。所以人类必须要引起高度重视。这也是网上老流传着霍金警告的原因之一,虽然有夸大和变异之嫌,但并非空穴来风。我们要认真倾听和理解这些科学家们的忠告,要拯救地球和人类,还靠我们自己。人类只有精诚团结,和平发展,保护生态,崇尚科学,每个人都出一把力,才有希望走出困境,生生不息。
如果你是70、80后,或许你还记得小学课本上的一篇文章《黄河象》,这篇文章说,200万年前, 甘肃 省和 现在 的 云南 热带 一样, 有 成群 的 大象 。按我国 著名 气候学家 竺可桢 的 分析 ,那个 时代 的 气温 热 得 比 现在 高 5-6度 。
那个 时代 有 人类 工业文明 吗 ?有 所谓 碳 排放 和 温室 效应吗 ?不说 200万 年前 ,就是 到 了3000多年 前 的 商朝 ,气温 仍然 很高 ,河南 名为 “ 豫”,是因为甲骨文在那个遥远的时代还记录有大象在河南一带的活动。
事实上,竺可桢早已经通过考古和文献考察证明,地球的气候分为冰河期和间冰期(温暖期),而我们正好处在一个间冰期的末端,地球气候的 历史 规律指向我们正逐渐走向一个寒冷的小冰河期甚至真正的“冰河时代”,而不是所谓的“温室效应”。
全球气候变暖根本就是一个骗局!
仔细读读竺可桢的《中国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文,可以明显地总结出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而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温暖期的末端。
1、第一个温暖期从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100年,即仰韶文化时期到殷商时代。
甲骨文记载当时安阳人种水稻早在阴历二月初下种,现在看起来这有点儿早得不可思议,比现在早足足一个多月。竺可桢考证,北京的泥炭层表明,3000-5000年前北京生长着阔叶林甚至椰树,代表着北京温暖的气候。而河南一带大量的大象残骸以及与甲骨文关于象群活动的记载,也应证了此点(商朝以河南为中心区域)。
2、第一个寒冷期从公元前1000年到公元前850年,即西周寒冷期。
《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时长江、汉水在冬天冻结的情况,说明当时的气候比现在寒冷。
3、第二个温暖期从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即东周到秦汉温暖期。
鲁国的《春秋》中有“春正月无冰”、“春二月无冰”、“春无冰”等多次记载。《荀子・富国篇》和《孟子・告子上》载齐鲁地区(山东)农业种植(水稻)温暖得可以一年两熟。
整个西汉,人们就是在陕西的长安也感觉到冬天“暖如阳春”。
4、第二个寒冷期从公元一世纪到公元600年,即东汉南北朝寒冷期。
这个寒冷期以公元4世纪前半期达到顶点。《资治通鉴》载晋成帝初年,渤海湾从昌黎到营口连续三年全部结冰,而且冻得严严实实。
南北朝的军队在冰上作战,当时冬天的河流和渤海湾,经常出现几千人的大部队(带着辎重粮草)进行战略机动,平均气温比现在低2-5度。
5、第三个温暖期从公元600年到公元1000年,即隋唐时期。
据竺可桢统计,公元650、689、678年这三年的冬季,唐朝的长安“阳光照人,无雪无冰。”
当时荔枝甚至可以在四川种植和结果,大家要知道,杨贵妃吃的快马传递的新鲜水果,是在四川而不是在福建种植的。
6、第三个寒冷期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即两宋时期。
此间公元11年太湖全部结冰,冰上可以通车,1100年、1178年冷到福建福州荔枝两度全部冻死。
7、第四个温暖期从公元1200年到1300年,即宋末元代温暖期。
1225年,道士丘处机在位于大都的长春宫作《春游》诗云:“清明时节杏花开,万户千门日往来。”清明杏花就在北京绽放,现在可能吗?当时北京气候比现在温暖。
8、第四个寒冷期从公元1300年到1880年,即明清严寒期。
此间,1329年太湖全部封冻,太湖岛屿上的橘尽冻死。1493年,明朝弘治六年,淮河流域普降大雪,这场雪居然从农历当年九月降至次年二月方止。洞庭湖变成“冰陆”,车马通行。
竺可桢说:“五千年来,我国气候四个温暖期与四个寒冷期交替变迁,其时间上的差异性是非常明显的。”他认为,现在正处于一个相对温暖的时期,但即将面临的是下一个寒冷期 。而每当寒冷期代替温暧期之时,中原地区王朝便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其中公元400年左右的“五胡乱华”;公元1200年左右,契丹、女真和蒙古族的接踵南下;以及公元1700年左右后金入关就是气候转冷导致中原王朝灭亡的一个关键因素。
许多气象学家也认为,人类活动的加剧可能将下次气候转冷推迟100~200年,但其实这并不完全是坏事。事实上,全球气温的变暖,对粮食作物的产量增长 有益无害 ,尤其这对地处温带的中原政权来说是好事。
如果考虑到地球越来越沉重的人口负担,目前的气候变暖有益于让耕作线北移从而养活更多人口,这是气候变暖的红利而不是负债。相比于所谓气候变暖导致诸如北极熊灭绝这类“政治正确”的谈论,人命和熊命,到底哪个更重要?
特朗普为什么一上台就主动退出欧盟发起的控制碳排放的《巴黎气候协定》?因为他心里有数―――气候变暖变冷,目前事实上并不是人类的活动所决定的,它自有自己的规律。这也是特朗普在屡次公开发言中对太阳能、风电这类新能源极端不感冒,甚至信心满满说出“风电致癌”这类“大话”的原因所在。
的确,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 社会 大量消耗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富含碳的石化燃料,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到大气层中。但温室气体、地球轨道变化,以及其他影响气候因素的相互关系至今不为人们所真正了解,说人类的碳排放影响了全球气候为时过早。
甚至也有专家认为,即便人类活动导致北半球极高纬度地区的温暖气候,这样一来,对同处北温带的中美来说,气候会更加寒冷,下次冰期反而将会提前到来:对中美两国都没好处。
说句实话,现在无论你身在中国何处,这个冬天,你感到比以前温暖了吗?
我认为,中国一直作出对控制碳排放和遵守《巴黎协定》的积极态度,一方面是站在道德制高点上的高尚政治宣言;另一方面,也是“将计就计”,借环保为名完成“去产能”、关停效率低下并且已经落后的粗钢、煤炭业小工厂。
但是,随着想说就说的特朗普倒台,新一届美国政府又重新捡起了“气候牌”,民主党一直以来注重意识形态制高点的争夺,一直以来“心口不一”。新中国成立至今,朝鲜战争、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越南战争、银河号事件甚至炸我驻南斯拉夫使馆―――这些恶性事件都发生在貌似温和的民主党人任上。
美国人重返《巴黎气候协定》已经是必然的趋势。这只是一张政治牌而已,无关地球变暖变冷的科学。
迎接下一次“冰河世纪”,才是符合 历史 周期律的科学预判。
――――――
1月19日,关于美国重返《巴黎气候协定》,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表示:
中方欢迎, 并且期待 美国新政府重返巴黎协定,为全球气候治理作出积极贡献。
地球的气温受到人类的影响,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转暖了,但个别区域也可能变冷了。可以比较肯定的是,地球在最近一二十年,温室气体的浓度一直在上升,全球的平均温度进入了上升通道,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等的威力也加大了,人类已经能明显感觉到气候的明显改变。
温室效应早就提出好多年了,从《京都议定书》到《巴黎协定》,为了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全球性的行动慢慢展开,不过执行起来还是很麻烦的。
每个人所处的地区不一样,气候改变的程度就不一样,但是这几年南北两极的冰川融化可是很明显的,北极的航道和资源开发虽然是好的一面,但是对全球气候和生态的影响可不是那么容易弄清楚的。远的不说,北极熊就有可能因全球变暖而无家可归。
地球的气温慢慢变暖,一个发烧的地球可不是好惹的啊。
对于地球气温到底是变冷还是转暖的问题,我认为,此问题的回答应有二个层面,一是地球气温在季节上是有变冷和转暖的自然现象发生的。二是地球现阶段常规性的气温,从整体上看是变冷了还是转暖了。第一个层面就不用说了,大家都能明白。第二个层面也许就是题主本源的意思,下面就按第二个层面来回答吧!至于从整体上看,地球现阶段常规性气温是变冷还是转暖呢?我经研究认为,地球现阶段常规性的气温,从整体上看是十分稳定的,既不会有渐冷现象,也不会有渐暖现象,只是地球上某些地域会有阶段性温差差异性变化的表现。
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原因有四:一是地球地表上的气温环境,其热能来源,都是来自于太阳,地球每天均匀吸收太阳光的热量,只占太阳释放的总热量亿分之零点5,因而,是一种十分稳定获得太阳热量的自然性体现。二是地球有个稳定的大气层,围封着地球的地表,会对地球地表上温差较大的气体云进行对流调节,中和平衡,能有效地保持着地球地表上气温温差的稳定性,保持着地球地表整体气温环境相对的平衡稳定状态。三是地球地表上有个浩瀚的海洋,约占地表总面积的70%,海洋液态水体具有储热能的物理特征,能将太阳热量吸收在海洋之中,热能存量非常巨大,能直接有助于陆地气温持续的稳定性和平衡分布。
地球形成之后,在人类目前的认知之中,我们的地球在过去至少经历过两次“极寒地球”时期,也就是我们说的“小冰河时期”。而对于新一轮小冰河时期的出现,科学界时常也有人在热议这方面的事情,例如在2019年的时候,说得最多的就是关于太阳黑子引发小冰河时期的出现。
但是,由于无法精确查看如今的太阳活动,所以太阳周期已经到了什么状态,暂时也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但是科学界大部分的科学家也进行了分析说明,那就是地球的小冰河出现可能与太阳黑子并没有什么关系,上一次小冰河“可能是巧合”。而在2020年下半年,又有刊文将太阳活动与小冰河时期联系起来了。
根据《英国皇家学会会刊》杂志指出,对于在以前“极寒地球”气候现象出现的时候,可能是与阳光辐射短时间内严重匮乏所导致,这项研究可以说再次将太阳活动与“小冰河时期”的问题联系到了一起,同时报告还提醒了,科学界警惕某种方式会将行星推到超过临界阈值的水平。
也就是说我们地球可能再次进入小冰河时期,所以这说来说去,如今依然是有科学研究者认为我们地球会进入小新一轮的小冰河时期,当然这是根据地球与太阳之间的关系来进行说明的,如果我们简单地来说明的话,那就是太阳活动与地球新一轮小冰河时期存在关系。
根据科学报告指出,我们地球是处于宜居带,如果太阳在某一天远离了我们地球,那么地球就无法获得太阳的更多热量,那么地球必然会进入到小冰河状态,因为地球表面的水在无法以液态形式维持的时候,由于热量的减少,那只能发以冰的形式存在,这样就冻结起来了。
相反如果离太近,液态水又会蒸发掉,过量的辐射也无法让生物存活。其实这个就有点像是我们如今说的地球气候现象,地球越来越热,不少的地球生命体已经是无法承受极端性的高温,最终走向消失或灭绝的道路,所以说这也是体现了太阳对我们地球的重要性,一旦出现问题,必然就很大了。
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模型参考数据也给出了说明,认为地球曾因为缺乏足够的太阳辐射而变得非常冷,经历了“极寒地球”时期,而如今我们知道这个有概率发生,那么就需要预测其是否会再次发生。所以这种“极寒”临界点依然是可能存在的,令人比较担心。
当然这些数据也只是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之上,并没有证据显示,我们如今的太阳阳光辐射严重匮乏,如果这个结论真实存在,那么必然就需要重点注意了。这就相当于我们说的太阳黑子与小冰河之间的关系,并没有特定的证据来指明是真的有这个情况发生,所以还是以研究初步结论为主。
同时在科学界之中,还有这样的猜测,火山活动的增加、火山活动向大气中喷射出碎片或云层的形成,曾让地球笼罩在阴影中,这样可能会引发地球进入“极寒”状态,同时也有人说,地球未来也会进入到小冰河时期,所以到底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如今是无法进行判定的,这只能算得上是一种警惕。
其实相对于如今的地球环境来说,我们觉得地球进入小冰河时期可能还是有点好处,当然这里需要均匀的降温才行,因为我们地球的升温已经比工业化高出了1度以上,持续下去的话,我们地球可能会成为“火球”,而小冰河可能就能持平人类带来的全球变暖的问题。
这样“抵消”,那么地球的温度就不会这么高了,所以更加舒适的地球生态就好一点了。当然,如果是出现了极端性的小冰河,那么我们新的问题也就来说,面临的极端寒冷也会带来自然灾难,所以一切需要“均衡”才行,不然对我们地球生命都不是好处。
而如今我们地球是持续升温的,这个大家要认清事实,并且世界气象组织预测,2020年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热的一年,那么持续的升温就还在发展之中,我们如今也只能期待所有的人都要时刻的保持高度警惕,如果科学研究人员说准确的,那么例外一种天气现象就可能再次出现,同样也会带来影响,而如今全球变暖发展,我们也需要共同努力维持生态平衡的稳定性,减少破坏了。
2018年伊始,我们听到了一个比较震惊的天气消息,美国多个地区遭受低温天气的影响,个别地区甚至打破了一百年以来的持续低温纪录,最低温度居然达到了零下31度,有很多人和动物在此次严寒中丧生。而与此同时,在地球南半球的澳大利亚遭遇酷热天气袭击,有些地区的温度甚至飙升至47.3摄氏度,创下80年来的 历史 最高纪录,森林火情此起彼伏。很多人在惊叹,我们的地球到底在变冷还是变暖呢?
近年来,因为二氧化碳的排放严重,科学家们一直认为是人为的原因造成了温室效应,导致了地球变暖,这个解释当然是对的。全球都在推动节能减排工作。
但是我们人类对于地球的研究还停留在初级阶段,我们所看到的情况也就是几百年的数据,地球的温度变化是不是我们人为就能控制的呢?这真的不好说,最近我看了同济大学汪品先院士科研团队的一份研究报告,觉得对于这个问题的认知,我们应该更加地客观和全面。 同济大学的科研团队研究了地中海地区海洋深度近五百万年来碳同位素的数据,发现大洋中二氧化碳的增加是40万年一个周期,因为地中海几乎是个封闭的海盆,所以数据还是比较准确的,他们发现原因和全球季风有关系。根据他们的研究,现在的地球正在经历着偏心率长周期的低值期,今天的大洋的碳同位素也处在重值期,所以二氧化碳浓度的增加是地球本身的因素,还是人为因素,我们还不能得出结论。 同济大学还将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去解开其中的奥秘。
很明显是变暖了。我是北方人,小时候的冬天一般都是秋裤+毛裤+棉裤,整个人臃肿的走不动路。现在呢,一个冬天好点的秋裤+牛仔裤就过去了。而且以前冬天下雪经常会把胳膊粗的树枝给压断,现在北方的冬天下雪了明显少了。
地球就和人一样,受风寒了,你说他受风寒了,他又高烧,你说他高烧,他又觉得冷,你说他到底是变冷了?还是变热了?为什么科学家弄不明白地球到底是变冷了?还是变暖了?就是因为地球生病了,它是变冷,还是变暖了,已经不能按照正常的规律来判断了,得找到它的病根,才能知道它到底是冷了还是热了,从地球生气减退的角度来看,地球肯定是受寒了,并不是变暖了,受风寒长期来看,它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会下降,只会越来越冷,不会越来越暖和,从短期来看,它会突发高烧,甚至高烧不退,或者时冷时热,这个道理,我说不清,中医肯定懂得,地球是有生命的,它有自身的循环系统和调节机能,不要把它当成一块冷冰冰的石头来对待,科学界在这个问题上,可以请教请教中医,参考参考中医的理念,或许,就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也或许,能找到症结所在,还有可能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不要忘了,在观气和辨证方面,中医才是鼻祖,现在的手段,顶多只能叫做观颜察色,等到颜色出现变化的时候,恐怕就晚了。再说,地球这么大,你的解剖和化验手段,都用不上,只能找到症结,进行宏观调控。
八十年代后科学飞快发展。发展是好,但是没科学论证,水空气,生育怎么样了,森林变小,火变多,大树变小树,林变地,车多,部队用火多,电厂多等等。电力变阳变风变水,天然动力,从近处向远处看,山连山,山外有山青,这是空气好,看不远是不好,一个月三分一看不远,还多。从天上向下看,下雨的地方别看,看情天的地方,看到山平原城市农村,看到人那空气特别好。冬天和热天跟过去一比就知道冷了热了。现在是冷和热不均平,人有感知要下雨了他几天前就知道,刮风了他也知道,地震动物多数知道。大树多了好,车辆少了好,风热水,叫它干么活走哈哈。
一直在变暖哦,判断变暖还是变冷并不能因为今年感觉冷了而质疑全球变暖的趋势,有个典型的代表就是特朗普,他认为全球变暖纯粹是胡扯,因为今年美国天气特变冷,这有点用特例总结普遍现象。以十年二十年的天气记录来看,地球的温度一直在上升,根据各项研究表明,变暖仍然还会持续。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