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标准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关于环境绩效的要求
目前GB/T 24001 2015版的正式标准还未出台,从已发布的征求意见稿的内容来说,包括环境绩效的要求包括:
0.2 环境管理体系的目的
0.3 成功因素
1 范围
5.2 环境方针
5.3 岗位、职责和权限
7.2 能力、7.3 意识
9.1 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
9.3 管理评审
10.3 持续改进
简单来说,企业环境整体体系的要求和范围增加对环境绩效的要求,在方针中体现,岗位/能力/意识应符合绩效的要求,进行监视测量,进行管理评审,采取持续改进措施。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
大气环评等级划分依据:等标排放量,地形条件,当地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
等标排放量的计算:Pi=(Qi/C0i)×109。
Pi-------等标排放量,m3/h;
Qi------单位时间排放量,t/h;
C0i-----大气环境质量标准,mg/m3。
Coi一般选用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二级标准(和“修改单”)的一次采样浓度允许值 (即按GB3095中二级标准和“修改单”中各污染物一小时平均取值时间的二级标准限值计算) ,对该标准中未包的包含的项目,可以照TJ36—37中的相应值选用,如已有地方标准,应选用地方标准中的相应值,对某些上述标准中都未包含的项目,可参照国外有关标准选用,但应作出说明,报环保部门批准后执行。Qi应符合国家或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评价工作级别(一、二、三级)
Pi (m3/h)
地形 Pi≥2. 5109 2.5109>Pi≥2.5108 Pi<2.5108
复杂地形 一 二 三
平原 二 三 三
复杂地形:丘陵,山区,沿海,以及大中城市的城区。
级别调整:可以根据项目的性质,总投资和产值,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环境敏感区的分布情况,以及当地大气污染程度,对评价工作的级别作适当调整,但调整幅度上下不应超过一级。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如果Pi<2.5107,其评价内容可按下述有关规定进一步从简。调整或从简结果应征得环保主管部门同意。
如何设计具体绩效评价指标衡量企业的创新能力
随着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企业绩效评价已经成为政府、投资者和企业利益相关者所关注的重点问题。然而,我国目前在绩效评价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上仍处于初步的探索阶段,理论研究和制度建设的重点主要是政府作为外部评价主体,即出资人对被投资企业的绩效评价,对企业的内部绩效评价、符合战略的绩效评价体系尚缺乏足够的研究。建立企业经营业绩评价系统是协调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矛盾的重要方法,也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客观需要。通过绩效评价目标和各层面的指标,企业的发展战略在组织内更明确,便于企业所有者、经营者及企业内部员工的目标和企业的发展战略联系起来,使管理层及员工目标一致地集中精力改进企业的绩效,便于企业对发展战略进行检验、确认和修正。另外,企业绩效评价也是建立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基础,企业所有者可以藉此来引导企业的经营行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起着一种导向性和保障性的作用,而这种导向性和保障性作用的良好发挥必须建立在科学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科学的评价方法的基础之上。本文拟通过剖析目前我国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不足与缺位,在总结国内外绩效评价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在深入分析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基础上,对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逻...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