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气治理 > 正文内容

地球大气层? 为什么地球大气层会被木捕获?

2025-02-20 07:52:56大气治理1

一、地球大气层?

地球的大气层为:

1.对流层:位于大气的最低层,从地球表面开始向高空伸展。平均厚度约为12km,其厚度在地球两极上空为8km,在赤道上空为17km,是大气中最稠密的一层,集中了约75%的大气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温度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2.平流层:距地表约10~50km处的大气层,位于对流层之上,逸散层之下,是地球大气层里上热下冷的一层。

3.中间层:自平流层顶到85km之间的大气层。该层温度垂直递减率很大,对流运动强盛,中间层顶附近的温度约为190K。

4.热层:也称暖层,位于中间层之上及散逸层之下,其顶部离地面约800km。热层的空气受太阳短波辐射而处于高度电离的状态,电离层便存在于在本层之中,而极光也是在热层顶部发生的。

5.散逸层:也称外层,距离地表800km至2000-3000km,是地球大气的最外层,逃逸层空气极为稀薄,其密度几乎与太空密度相同,温度随高度增加略有增加。

二、为什么地球大气层会被木捕获?

大气是因为受到地球的引力才“包围”住地球的,而木星的引力非常大,当木星对地球大气的引力超过地球时,地球的大气就会不断向木星流动。

直接的危害就是地球的大气消失,直接暴露在外太空,受到宇宙射线的辐射,地球表面的水也会完全蒸发,地球表面的温度调节也失效了,要么极寒,要么极热,生命也会很快死亡。

三、地球表面为什么会有大气层?主要原因是什么?

这个问题要从源头说起,地球的形成就是太空物质融合的过程,在形成之初没有液态水,大气层是稀薄的,由于大气层稀薄也就无法阻挡太空中的彗星残核的侵入,逐步积累的彗星残核将地球包裹形成冰封全球,由于火山活动产生大量的热量将冰融化,同时火山爆发产生大量的矿物质融化的冰形成海水,大气层稀薄无法也无法阻挡外太空的寒冷,火山活动停止地球又被冰封,下次火山活动又将冰层融化,如此反复形成几次冰期。

火山爆发形成的气体加上冰层融化的气体形成完美的大气层,有大气层的保护加上阳光的照射地球温暖不再冰封,水形成蒸汽变为雨降到大地形成淡水,最终汇入大海如此不断良性循环。

四、地球大气层破了多少?

地球上空20千米至30千米的大气同温层中,聚集着占自然界总量90%的臭氧,这就构成了大气臭氧层。虽然其中臭氧的质量只占整个大气层的1/1000000,但它却能吸收来自太阳99%的紫外线,使地球免遭太阳紫外线过强的辐射。正是臭氧层这一“生命之伞”,庇护着人类及地球上的所有生灵!

1985年5月,英国科学家首次发现南极上空出现了臭氧层“空洞”,后来英国的“雨云7号”卫星探测出这个空洞的面积大如美国。科学家们还发现,北极和欧洲的上空,臭氧层也在受到侵蚀,形成臭氧稀薄区域。从全球来看,大气中的臭氧含量正在逐年减少。致使大气中臭氧含量减少的原因很多,而人类生

产和生活所产生的CFC类物质进入大气层,则是造成臭氧含量减少、臭氧层被破坏的主要原因。CFC类物质主要是各类气溶胶、制冷剂、除臭剂所释放的氟氯烃,如广泛使用于冰箱、空调器的氟利昂、氟氯甲烷等。这些化合物在大气低空中很稳定,经过漫长的时日,顽强地飘到同温层,经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发生光化反应,释放出化学反应能力很强的自由氯原子。而一个自由氯原子就可以借助连锁反应破坏10万个臭氧分子!

臭氧层被破坏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科学家研究证明,大气中臭氧每减少2.5%,就会给世界带来47万个皮肤癌患者。由臭氧层被破坏所带来的地球环境的变

化,会造成农作物的大幅度减产。不仅如此,臭氧层被破坏还会使全球气候变暖,雨量增多,加速极地冰川的融化,海平面上升,导致大片海滨地区被淹没。为此,科学家们呼吁世界各国加强合作,采取措施,最大限度地避免臭氧层再遭进一步破坏,以保护人类自身。

五、地球大气层构造图?

大气层结构图中,横坐标代表大气温度,纵坐标为海拔高度。

根据大气温度、密度等物理性质和大气运动状况,自下而上可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平流层以上的大气层统称为高层大气。

对流层在大气圈底部,平均厚度为12千米,主要特点为随着海拔升高气温下降。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四分之三,几乎全部的水汽和杂质,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在这里发生,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平流层离地面12-15千米,特点是海拔越高温度越高,原因是平流层中的臭氧强烈吸收紫外线增温。因为上热下冷,天气晴好,适合民航飞行。

高层大气在离地面50千米以上到2000-3000千米的大气上界。随海拔升高,温度先下降(中间层),后持续上升(热层),至散逸层温度又变得非常低了。高层大气有电离层,有流星、极光,有人造卫星,还有我们的空间站。

这就是大气的垂直分层。

六、地球大气层的原理?

大气层(atmosphere),气象学专业术语,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和水蒸气。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臭氧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数千公里的大气层。气体密度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变得愈来愈稀薄。探空火箭在3000公里高空仍发现有稀薄大气,有人认为,大气层的上界可能延伸到离地面6400公里左右。据科学家估算,大气质量约6000万亿吨,差不多占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大气体积成分:氮78%、氧21%、氩0.93%、二氧化碳0.03%、氖0.0018%,此外还有水汽、尘埃、气溶胶及大粒度悬浮颗粒。由于地磁场的保护作用,使得大气层在太阳风及宇宙高能射线流的刮蚀作用下得以保存。

七、地球为什么会有赤道?

赤道并不是实实在在存在的,并不是一条沟壑、一条大江等等。只是为了方便我们研究,人们将与地球自转轴——地轴垂直的、并通过地心的平面叫赤道面,赤道面与地球表面相交形成一个圆,这个圆就是赤道。它把地球分为南北两半球,其以北是北半球,以南是南半球,是划分纬度的基线。赤道的纬度为0°,是地球上最长的纬线。

八、为什么地球会有冰箱?

因为它是有冷藏还有存储的效果,既然它非常的冷,又能够储存东西,可能是这个意思才以冰箱为题吧。

九、地球为什么会有重力?

你这说法不对,重力说白了就是引力的衍生物,任何有质量的物体之间都会产生引力,我们常说的重力其实是建立在地球万有引力的基础上。

我们很容易被宇航员在飞船中自由“游泳”的场面所欺骗:他们真的好像是没有一点重量.事实完全相反,他们是处在自由落体的条件下.机组人员和飞船是在沿着轨道飞行,就是说他们是围着地球运动,一旦那个速度不能到达第一宇宙速度,飞船会被引力拉回地球,而且正在往地球上下落.所以说轨道运行之所以能够进行正是因为有了重力,而不是因为没有重力.

当飞船达到第二宇宙速度脱离地球的引力后,可以在太空中漂浮,这个时候受到地球引力微乎其微,但也不能说没有重量,只是周围没有大质量的物体,受到的引力很小,察觉不是很明显,这时候飞船还要受到太阳的引力影响,像是地球和其它围绕太阳公转的行星一样只有达到一定的速度才不会被太阳慢慢吸引,吞噬,一旦飞船达到第三宇宙速度,即可以脱离太阳引力圈。

所以说太空中并不是没有重力,只是很小罢了。

十、地球为什么会有磁性?

地球存在磁场的原因还不为人所知,普遍认为是由地核内液态铁的流动引起的。 有一种假说认为:   铁磁质在770℃(居里温度)的高温中磁性会完全消失。在地层深处的高温状态下,铁会达到并超过自身的熔点呈现液态,决不会形成地球磁场。而应用“磁现象的电本质”来做解释,认为按照物理学研究的结果,高温、高压中的物质,其原子的核外电子会被加速而向外逃逸。所以,地核在6000K的高温和360万个大气压的环境中会有大量的电子逃逸出来,地幔间会形成负电层。按照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电动生磁,磁动生电。所以,要形成地球南北极式的磁场,必然需要形成旋转的电场,而地球自转必然会造成地幔负电层旋转,即旋转的负电场,磁场由此而生。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dqzl/1984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