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气治理 > 正文内容

大气下沉运动是对流吗?

2025-02-18 11:03:53大气治理1

一、大气下沉运动是对流吗?

大气下沉运动是对流。空气对流是由于空气受热不均,受热的空气上升,而受冷的空气下沉。

二、为什么对流层大气以对流运动为主?

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平均每上升100米,气温约降低0.65℃.由于受地表影响较大,气象要素(气温、湿度等)的水平分布不均匀.空气有规则的垂直运动和无规则的乱流混合都相当强烈.上下层水气、尘埃、热量发生交换混合.由于90%以上的水气集中在对流层中,所以云、雾、雨、雪等众多天气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对流层中从地面到两千米的一层受地面起伏、干湿、冷暖的影响很大,称为摩擦层(或大气边界层).摩擦层以上受地面状况影响较小,称为自由大气.对流层与其上的平流层之间存在一过渡层,称为对流层顶,厚度约几百米到两千米。

对流层顶附近气温随高度升高变化的幅度发生突变,或随高度增加温度降低幅度变小,或随高度增加温度保持不变,或随高度增加温度略有增高。对垂直运动有很强的阻挡作用。

三、大气平流层有对流运动吗?

平流层也存在对流运动,只是比较少,在高中阶段我们可以忽略掉。我给你说说关于对流和平流运动的空气结构吧,肯定你能懂得:

1、如果大气呈现:上层空气冷,下层空气热----那么底层空气因为热而膨胀上升,高层空气因为冷而收缩下沉----这样就形成了近地面与高空之间垂直方向上的对流运动(上升、下沉运动);

2、如果大气呈现:上层空气热,下层空气冷----那么上层(热)空气不容易下沉,底层的(冷)空气不容易上升----这样就不容易产生垂直的对流运动,只会在同一水平高度上不同气压之间产生水平方向的运动。

3、除了对流层,在高层大气中还有对流运动(就是空气温度随着海拔高度上升而下降的部分大气层---上冷下热结构) 我们在必修一第二章《大气环境》一节中的对流层就是上面我说的 1 的情况:对流层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下降,是一种上冷下热的空气结构;而平流层是上面 2 的情况:平流层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上升,是一种上热下冷的空气结构。 补充一点(如果不懂就不用管,这个现在对高一来说早了点,都是高三讲的): 在对流层中会出现逆温层 逆温层:对流层中出现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上升的空气层; 在逆温层里是一种上热下冷的空气结构,它不容易对流,所以逆温层的出现会阻碍对流运动的进行。

四、大气对流旺盛的影响?

大气对流是指地球大气层中的气体在压力和温度梯度的作用下,沿着某个方向产生的流动。对流旺盛时,会对气候、天气、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下面将详细探讨大气对流旺盛的影响:气候影响:对流旺盛的地区通常会出现雷暴、暴雨、大风等激烈天气现象。这些天气现象会影响当地的气候,可能导致极端天气事件,如洪涝、干旱等。此外,对流旺盛的地区也可能出现热带气旋等灾害性天气现象,对当地和周边地区造成严重破坏。天气影响:对流旺盛的地区会产生大量降水、雷暴和大风等天气现象。这些天气现象不仅会影响当地的气候,还可能对航空、航海等交通工具的安全造成威胁。此外,对流旺盛的地区也可能出现闪电、雷击等灾害性天气现象,对人类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生态系统影响:对流旺盛的地区会对生态系统产生重要影响。例如,强降水可能引发山洪暴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破坏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另一方面,对流产生的云雾和降水可以对植物进行灌溉,促进植物生长和繁衍。人类生活影响:对流旺盛的地区会对人类生活产生多方面的影响。例如,强降水可能造成城市内涝、房屋淹水等灾害,威胁人类生命财产安全。另一方面,对流产生的云雾和降水可以为人类提供水资源,解决饮水和农业灌溉等问题。总之,大气对流旺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包括气候、天气、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等方面。我们需要更好地了解对流产生的原因和规律,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减少对流旺盛带来的负面影响。

五、在大气的对流层中会产生哪些激烈运动?

现在大气中的对流层几乎集中了什么它能形成什么对流层是大气圈中最靠近地面的一层。它集中了占大气总质量75%的空气和几乎全部的水蒸气量,是天气变化最复杂的层次。该层的特点有:

①气温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这是由于对流层的大气不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但能吸收地面反射的能量所致。

②空气具有强烈的对流运动。近地表的空气接受地面的热辐射后温度升高,与高空的冷空气形成垂直对流。

六、大气对流强弱的影响因素?

对流:由于流体不同部分受到冷热的冲击。导致各部分密度发生改变,由于物质总有保持原来的状态不变的性质,所以在微观上流体内各质点发生能量交换,以获得平衡。在宏观上表现出来就是对流。同样空气的对流仍然是受到不均衡的热力冲击造成的。

七、对流层大气特点?

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变化

对流层,因为其主要热量的直接来源是地面辐射,所以气温随高度升高而降低。青藏高原地区的对流层比相同高度的其它地区温度明显高,就是因为它提高了地面辐射的位置。

对流层随高度变化的普遍规律:高度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5℃。

由于气温的这种变化,故形成空气对流运动强烈的特点。

平流层,则因离地面远,地面辐射对其影响可忽略,其热量来自臭氧吸收的太阳紫外辐射。所以下冷上热,大气以水平流动为主

八、高层大气有对流吗?

对流层有以下特点:

(1)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因为地面是对流层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因此离地面越高,气温越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 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

(2)对流运动显著。该层上部冷、下部热,利于空气的对流运动,对流层即因此得名。对流层的高度因纬度而异,低纬度地面受热多,对流旺盛,对流层高度高,可达17千米~18千米;中纬度地区对流层高度为10千米~12千米;高纬度地面受热少,对流微弱,对流层高度仅8千米~9千米。对流层平均高度为12千米。同一地区,夏季高于冬季。

(3)天气现象复杂多变。近地面的水汽和杂质通过对流运动向上层空间输送,在上升过程中随着温度的降低,容易成云致雨。云、雨、雾、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

平流层:

自对流层顶至50千米~55千米高度的范围为平流层。平流层有以下

特点:

(1)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高。该层大气主要靠臭氧吸收大量的紫外线增温。在22千米~27千米高度处,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臭氧层。臭氧层以上,臭氧含量逐渐减少,但是太阳紫外线辐射强烈,气温随高度迅速增加。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为人类生存环境提供天然屏障。

(2)式流以平流运动为主。该层上部热、下部冷,不易形成对流,而是以平流运动为主,大气稳定有利于高空飞行。

高层大气:

平流层顶以上的大气,气压很低,空气密度小,到2000千米~3000千米高空,大气密度已与星际空间的密度接近,这个高度可看作是地球大气的上界,天气稳定少变,有流星、极光等现象出现。

(1)在该层大气80千米~500千米的高空,有若干电离层。电离层大气在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的作用下,处F高度电离状态,能反射无线电短波,对无线电短波通信有重要作用,但会受到太阳括动(耀斑)的影响而减明甚至中断。

(2)高层大气气温自下而上气温先降后升,主要是高空有氧原子吸收太阳类生活样辐射。

九、对流运动是什么?

对流 convection 流体(气体或液体)通过自身各部分的宏观流动实现热量传递的过程。因流体的热导率很小,通过热传导传递的热量很少,对流是流体的主要传热方式。对流可分为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流体内的温度梯度会引起密度梯度,若低密度流体在下 ,高密度流体在上, 则将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对流。冬天室内取暖就是借助于室内空气的自然对流来传热的,大气及海洋中也 存在自然对流 。 靠外来作用使流体循环流动,从而传热的是强迫对流。

十、对流是怎样运动?

对流convection流体(气体或液体)通过自身各部分的宏观流动实现热量传递的过程。因流体的热导率很小,通过热传导传递的热量很少,对流是流体的主要传热方式。对流可分为自然对流和强迫对流。流体内的温度梯度会引起密度梯度,若低密度流体在下,高密度流体在上,则将在重力作用下自然对流。冬天室内取暖就是借助于室内空气的自然对流来传热的,大气及海洋中也存在自然对流。靠外来作用使流体循环流动,从而传热的是强迫对流。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dqzl/198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