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气治理 > 正文内容

呼和浩特市新机场停建你们怎么看呢?

2022-06-15 05:08:25大气治理1

到现在呼市仍没有一条对外高铁,有点落后了,尤其离北京不到500㎞,去趟北京的时间人家早到上海了!落后了,就要去发展,和南方城市不能一概而论,内蒙本就地广人稀,不能以人口为限制(你南方一个县就100万人,我内蒙一个旗只有20万人,能比吗)。一个北方城市,虽然人口是少了点,但是呼市汽车保有量90万,每三个人中就有1辆车,既然这么小的城市,堵车能排全国前十,可见内容不一般。

不管是机场、高架桥、还是地铁,这都是为市民服务的基建,基础建设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假如有地铁了,即使政府贴钱运营,但我们老百姓还是受益的,能增加就业岗位不说,市民出行也能方便不少,交通方便了,几元钱半个小时玩转全城!为何不建?再者,基础建设上来了,城市品牌才能提高,这是竞争力,每个城市的发展除了地域的优越性和天然的资源外,还要必备便利的交通条件!交通不发达,何谈发展!除了伊利蒙牛其他要啥没啥,再不去发展,怎么去养活这一城百姓。

呼和浩特老机场虽然以前是首都备用机场,但是目前吞吐量已远超原计划量,老机场地处位置正是呼和浩特今后城市发展方向,目前已经影响城市向东建设规划,原地扩建已然不合适!关于呼和浩特市年财政收入赶不上这些基建的投入,凭这点就不去建设吗?建设是发展的前提条件,二者相辅相成,只有去发展了才能增加收入,收入增加了,才能再去拓展发展!一个城市能够适当举债搞点建设,总的效果是有利的(呼市这个地方很不同,前几年听说是政府负债率全国最低,有没有存款就不清楚了,或许呼和浩特刚修的二环高架都没动当年的积蓄?),再者,这些基建投入并非一年全部投产,最起码要个七八年,所以拿一年的财政去对比是不行的。

综合考虑,城市发展了,就业、创业、社会福利、保障、幸福指数、民生事业、吸引人才等等才会越来越好!目前呼和浩特好多工程包括新机场、高速、三环、地铁、两横两纵高架、和林新区,有的缓建、有的叫停、有的还在建,适当的调控是有利的。总的来说,城市发展离不开基建,切不可越落后越不建,越穷越限制。个人意见,还是支持呼和浩特市能够大力发展基建!希望呼和浩特能成为我们北方城市中一个能给市民带来幸福的小城市!在2013年开始参建南二环快速路工程,初建时也是一片哗然,现在通行俩年了,大家觉得还是好吧~(BRT除外,BRT用车不好说)

2018年1月2日上午,呼市新机场,顺利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办公会议!!!

2018年1月23日,在呼市新机场环境影响评审会议上,国家环保部评审专家认为,新机场具备报批条件!!!

呼和浩特市新机场,要来了!!!(大家要看官方信息。既然国家发改委、国家环保部都同意了,那么还有什么问题呢?现在,就是在走流程。)

新机场,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好事。大家要有信心,要力挺呼市政府。

呼和浩特新机场按照2025年满足旅客吞吐量22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20万吨、年起降19.1万架次的需求,南北飞行区分别建设一条4F、4E等级跑道及相应的滑行、联络道系统,建设26万平方米的航站楼、123个机位的停机坪及其他配套设施,项目建设周期4年,项目总投资264.51亿元,其中机场工程投资225.19亿元,其他配套建设工程(空管、航油、航空公司基地)共计39.32亿元。

新机场工程总投资约225亿元,拟定资本金50%,商业贷款50%。我办将积极开展新机场工程PPP模式研究,委托国内优秀咨询单位制定方案,充分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新机场建设,发挥社会资金的杠杆作用,有力保障新机场工程顺利推进。

呼市新机场

2018年1月2日上午,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办公会议审议通过呼和浩特新机场可研报告呼和浩特新机场项目可研报告于2017年9月6日上报国家发改委,在先后完成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产业司、投资司、外资司的会签后,于1月2日上午顺利通过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办公会议。

下一步,我办将紧密跟进审批后续工作,尽快获取新机场可研批复文件,争取早日实现开工建设的目标。

2018年1月22日、23日,呼和浩特新机场环境影响评审会议圆满召开,评审专家认为具备报批条件!!!2018年1月22日至23日,国家环保部评审中心在我市乌澜大酒店召开了呼和浩特新机场环境影响评审会。

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文玉出席出席了会议。

会议期间,专家组首先对新机场场址进行了现场踏勘,而后对机场工程的环境影响特征、环境状况进行了探讨研究,并在会后出具了专家意见书。评审认为:呼和浩特新机场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内容较全面,提出的环保措施基本可行,评价结论总体可信。该报告书在补充修改完善后,具备报批条件。

下一步我办将积极组织设计单位根据专家组意见对《环评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形成最终评估报告后上报环保部各司局会签,力争早日获得环评批复。

2018年1月6日,代市长冯玉臻作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2018年开工建设呼和浩特新机场2018年1月6日,在呼和浩特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代市长冯玉臻代表市政府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他在报告中,明确提出,2018年,开工建设呼和浩特新机场,稳步推进呼张高铁等重点铁路项目建设。

2017年11月22日至24日,呼和浩特新机场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会在京召开,等待国家发改委批复2017年11月22日至24日,呼和浩特新机场可行性研究报告评估会在北京召开,本次评估会由国家发改委委托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进行,国家发改委、中国民航局、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空军参谋部、北部战区空军参谋部、民航华北局、中咨公司等部门专家及自治区厅局有关领导出席评估会。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党工委书记冯玉臻,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刘文玉出席评估会。

冯玉臻在致辞中说,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随着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呼市民航业也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原有白塔机场的设施已趋于饱和,难以满足未来民航业快速发展的需要。新机场的建设对于推动呼市空港经济发展,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全面深化对外开放;对于推动呼市产业优化升级,大力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对于推动呼包鄂榆基础设施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主动服务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打造面向东北亚、俄蒙等地开放的桥头堡,真正实现“建设一个机场、搞活一片经济、扩大一方影响”的目标意义深远。

呼和浩特新机场定位为国内重要的干线机场、一类航空口岸机场、首都机场的主备降机场、区域性枢纽机场,是连接我国与蒙古国、俄罗斯、亚太区域和欧洲的重要纽带,是我国向北开放的桥头堡。2016年7月30日,呼和浩特新机场获得国务院、中央军委的联合批复。

评估会上,与会专家及相关单位重点从呼和浩特新机场的空域规划及飞行程序,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以及综合交通方案等方面进行了专业评审。

评估会后,与会专家出具了专家组评估意见;《呼和浩特新机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单位将按照专家评估意见,完善可研报告相关内容;评估会组织单位将出具评估报告并上报国家发改委。《呼和浩特新机场可行性研究报告》预计在年底前获得国家发改委的批复。

2017年11月,呼和浩特市政府,将《呼和浩特新机场可行性研究报告》送往国家发改委,等待国家发改委的批复。

2017年10月20日,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任虹副司长来呼市调研新机场项目10月20日,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任虹副司长一行3人来我市实地调研呼和浩特新机场情况。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代市长、内蒙古和林格尔新区党工委书记冯玉臻全程陪同调研。冯玉臻代表呼和浩特市委、市政府对任司长一行来我市调研指导表示热烈的欢迎,对国家发改委基础产业司长期以来关注和支持呼和浩特市社会经济发展表示衷心的感谢。

2017年9月5日,呼和浩特新机场可研上报至国家发改委开展预审查工作呼和浩特新机场于2016年7月30日获得国务院、中央军委立项批复。目前,《呼和浩特新机场可行性研究报告》及相关专题报告已编制完成。我办先后获取可研报告审批前置性文件,包括民航局行业意见、国土资源部土地预审意见、住建厅选址意见书、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意见、资金承诺函、项目招标意见。近期已通过自治区发改委的初审。

9月5日,自治区发改委铁航办有关领导带领我办相关负责人专程前往国家发改委上报呼和浩特新机场项目可研报告及相关支撑性附件。我办负责人向国家发改委民航处有关领导汇报了新机场项目前期推进情况,并申请对新机场可研开展预审查工作。

新机场涉及4个自然村1591户,和林格尔县36个工作组进村谈拆迁2017年5月4日,呼市机场铁路办吕升副主任组织市机场建管公司、中国农业银行相关负责同志来到和林格尔县巧什营镇,重点对新机场项目土地征收工作开展了调研,并召开了现场协调会。

目前,和林格尔县36个工作组在指挥部周密安排和统一部署下,按照工作流程开展了发放征拆通知书、入户摸底调查、丈量房屋院落、登记相关人口信息等工作。当地村民对近期开展的新机场项目土地征收工作表示理解和支持。部分涉及征拆村民已签订了《交回土地协议》。经与农行积极协商沟通,将按照协议规定的时间和依法确定的补偿标准及时向村民拨付补偿款。

新机场建设项目涉及整体拆迁的村庄有大新营、小新营、前猛独牧、鸡咀营4个自然村,共731个院落,1591户。截至5月4日,大、小新营,前猛独牧、鸡咀营4个村共计签约127个院落、280户,分别占院落总数的17.4%、总户数的17.6%。征拆红线范围内涉及的4个村(巧什营、圪报、巴尔旦营、张昌营)部分土地正在进行划界工作。14处农牧业基地已完成评估工作。

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新开发银行等多家银行,为新机场提供贷款2017年9月4日至23日,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项目团队赴我市开展呼和浩特新机场项目正式评估。此次评估团队由新开发银行项目融资局局长吴少华、项目经理姚建实,以及六名银行内部专家(包含四名外籍专家)和两名专业顾问组成。

为建新机场和地铁,专门成立呼市机场铁路建设办公室

全面落实国家和自治区有关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研究制定我市民航、铁路、轨道交通、临空产业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承担我市民航、铁路、轨道交通、临空产业等重大建设项目的指导、协调、服务工作;承担呼和浩特市机场与铁路建设项目办公室日常工作。

机场没批下来先不动,但是通往新机场的云中路县要先建起来!!!2017年12月21日,呼和浩特市城乡建设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张玮一行调研指导云中路新机场连接线工程。云中路新机场连接线工程(世纪十八路-南二环快速路)全长3.5公里,红线宽度60米。其中包含2座立交桥,2 座下穿箱涵,4 座人行天桥。工程前期相关手续已办理,项目部组建、临建、钢筋加工厂及梁场建设等准备工作已完成,项目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和施工物资已全部到位,小黑河旧桥以北西侧24棵桩基现已具备施工条件。张玮书记要求尽快组织人员机械,投入桩基生产,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呼市公安局网站显示,2019年修好云中路新机场连接线工程首府2017年提出建设的城市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分别为昭乌达路哲里木路改造提升工程、呼和浩特市三环路工程、云中路新机场连接线工程、昭君路一期提升改造工程、巴彦淖尔路改造提升工程、海拉尔大街金海路改造提升工程、金盛路提升改造工程。

目前,各项城市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均已开工建设,其中,云中路新机场连接线工程根据工程进度安排将于2019年完工通车,剩余项目将全力在2018年底实现主线通车。

云中路新机场连接线工程工地

高架投资高,3.5公里就要投资27个亿。

白塔机场2017年吞吐量达1035万人次,新机场的迫在眉睫2017年,呼和浩特白塔机场共保障运输飞行9.6万架次,旅客吞吐量1035万人次,货邮吞吐量4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8.5%、26.4%和5.8%。呼和浩特机场航空运输生产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旅客吞吐量和运输起降架次两项主要指标的增速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国内省会机场中排名前列。

2017年,呼和浩特机场公司积极推进枢纽航线网络构建,主动融入和服务全区重要战略部署,创新思路,不断推进自治区民航事业实现新的更大发展。2017年共运营航线172条,同比增加21条;共有42家航空公司参与运营;通航城市80个;省会城市除拉萨外继续保持全部通航,获得加密的城市24个,其中千万级机场加密22个,500万人次以上机场加密2个,新增500万人次以上机场航点3个。加速推进呼和浩特区域航空枢纽建设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2017年全年共吸引中转旅客77万余人次,占运输生产总量的7.5%,中转能力有效提升,中转服务实现了新的发展。

2017年12月19日,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 “千万”大关,成为全国第32家“千万级机场”。2017年机场公司旅客吞吐量同比2016年净增量近220万人次,2017年呼和浩特市人年均乘机次数已经达到3.3次,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突破千万后的呼和浩特机场,可以获取更多的优势资源,从而更好地推动全区“干支联动”发展,有效地发挥呼和浩特机场作为自治区龙头机场的作用。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dqzl/19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