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气治理 > 正文内容

类星体什么时候吞噬地球?

2025-01-30 00:37:17大气治理1

一、类星体什么时候吞噬地球?

类星体距离人类非常远,人类观测到的最近的类星体也在100亿光年外,所以不用担心会吞噬地球。

类星体是类似恒星天体的简称,又称为似星体、魁霎或类星射电源,与脉冲星、微波背景辐射和星际有机分子一道并称为20世纪60年代天文学"四大发现"。长期以来,它总是让天文学家感到困惑不解,类星体是人类观测到的非常遥远的天体,高红移的类星体距离地球可达到100亿光年以上。类星体是一种在极其遥远距离外观测到的高光度天体,80%以上的类星体是射电宁静的。类星体比星系小很多,但是释放的能量却是星系的千倍以上,类星体的超常亮度使其光能在100亿光年以外的距离处被观测到。据推测,在100亿年前,类星体数量更多。

二、金星体积和地球的区别?

金星和地球都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他们的体积到底谁大呢?地球比金星稍大一点,科学家是这样排序太阳系八大行星体积的,首先设地球体积为1 !排序:木星1316、 土星745 、天王星65.2 、海王星57.1 、地球1 、金星0.856 、火星0.150 、水星0.056。金星的赤道半径大约6050千米,地球的赤道半径为6378千米,所以,,地球的体积比金星的体积大。

三、冥星体积是地球多少倍?

在九大行星中,离太阳的平均距离最远,质量最小的行星,要算冥王星了。它在远离太阳59亿公里的太空中跚跚前行。在西方,人们用罗马神话中住在阴森森地狱里的冥王普鲁托来称呼它,中文则译为冥王星。

冥王星的质量值为0.0024倍地球质量,体积为地球体积的0.009倍,赤道直径约为2400公里,平均密度为1.5克/立方厘米,是太阳系中最小的一颗行星,还没有月球大。

冥王星距离太阳太远,接受太阳辐射极少,所以表面温度很低,估计表面平均温度低于零下200摄氏度。如此的低温使大部分物质已凝结为固态或液态,只有氢、氦、氖还可能是气态。因此,冥王星如果有大气的话,也是极稀薄的,透明的。

冥王星的公转周期为248年。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非常奇特,是一个扁长的椭圆形,偏心率达到0.25。冥王星离太阳最近时只有43亿公里,比海王星离太阳还近;离太阳最远时可达72亿公里。另外,八大行星绕太阳旋转的轨道基本都在黄道面内,而冥王星的轨道则与黄道面有17度左右的交角,因而冥王星有时在八大行星的上面运行,有时又跑到了它们的下面。冥王星的自转周期比较长,约为6天零9个小时。根据冥王星卫星的资料,估算出冥王星的自转轴与公转轴交角大于60度,因而是侧向自转,与天王星相似。

四、为什么地球和其他星体非常远?

我们现在看到的星系星球早已度过了几十亿年的时间了,当初它们在形成初期就互相吸引、碰撞,上演着“大鱼吃小鱼”或者“合二为一”,双方“自由恋爱”的组合过程,就这样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形成今天的模样。

也就是说它们能结合的早结合完了,相距甚远的就无法吸引,无法结合了,所以我们看到的它们都相距遥远,它们各自都组成了“家庭”,例如银河系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太阳系是它的儿子,但也有了儿女,组成了自己的小家庭。

再过几十亿、上百上千亿年这些星球星系进入了老龄化时代,最终走完它们“人生的旅程”,而下一代又开始慢慢形成。

五、除了地球还有哪些星体是围着太阳转的?

很多。太阳系中除太阳外的所有天体或直接围绕太阳转,或间接围绕太阳转。直接围绕太阳转的是行星,共有八颗大行星、五颗矮行星和数不清的小行星。许多流星体和彗星也是围绕太阳转的。间接围绕太阳转的是卫星。卫星是围绕行星周期性运行的天体。在围绕行星运行的同时,也与行星一起围绕太阳运行。

六、地球是宇宙中一颗怎样的星体?

地球是宇宙中的一颗行星,围绕着太阳旋转,周期是一年零6小时。

七、木星体积相当于地球的多少倍?

木星质量是地球的317.89倍,而体积则是地球的1316倍。

木星:

木星古称岁星,是离太阳第五颗行星,而且是最大的一颗,比所有其他的行星的合质量大2倍(地球的318倍)。木星绕太阳公转的周期为4332.589天,约合11.86年。木星(a.k.a. Jove)希腊人称之为 宙斯(众神之王,奥林匹斯山的统治者和罗马国的保护人,它是Cronus(土星的儿子。)公转轨道: 距太阳 778,330,000 千米 (5.20 天文单位)

木星的观测讯息:

一般小型的 双筒望远镜可以看到木星以及身旁的四大卫星,因为他的光度十分明亮,所以即使是在大都市中也可以在夜空中找到他的位置。在小型天文望远镜中,可以看到木星 较清晰的结构如大红斑以及与四大卫星,且卫星与木星的相对位置会随时间而改变,就像一个"小太阳系"一样,十分有趣。

木星如此巨大的原因推测:

木星曾与一个相当于地球10倍大的星体碰撞,它的内核中的金属等重元素物质在剧烈的撞击中汽化,与大气中的氢气和氦气混合在一起,这也是木星大气层密度较大的原因。而那颗本可以成长为大型行星的星体则在这场碰撞中被木星吞噬殆尽。

参考资料

科技百科:

http://www.techcn.com.cn/index.php?edition-view-38600-1

八、46亿年前地球是什么样的星体?

大约在66亿年前,银河系内发生过一次大爆炸,其碎片和散漫物质经过长时间的凝集,大约在46亿年前形成了太阳系。

作为太阳系一员的地球也在46亿年前形成了。

接着,冰冷的星云物质释放出大量的引力势能,再转化为动能、热能,致使温度升高,加上地球内部元素的放射性热能也发生增温作用,故初期的地球呈熔融状态。

九、地球圈层有怎样的联系(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

水循环联系地球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并促进各圈层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故选:B.

十、为什么陨石冲入地球大气层的速度越快,越容易被破坏?

地球的大气层由上至下气体的密度随之增加,气体分子也越来越大。

陨石是不规则的石头类物质,当陨石穿越大气层时,首先要经过气体密度由稀变厚的过程,此时气体分子与陨石的摩擦随着陨石的速度增加而增大。其次由于陨石不是平滑尖端的形态,陨石前方的气体会受到压缩,速度越快压缩的越厉害,当达到压缩极限时会反弹给陨石,形成音爆,此刻陨石容易被破坏。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dqzl/194717.html

返回列表

上一篇:帮忙取个文化传播公司名字?

没有最新的文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