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成分? 时空变化特点?
一、大气的成分?
解:大气的成分包括:干洁空气、水汽和其他固体杂质
干洁空气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臭氧、氩气等其他成分。
地球上的大气,有氮、氧、氩等常定的气体成分,有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等含量大体上比较固定的气体成分,也有水汽、一氧化碳、二氧化硫和臭氧等变化很大的气体成分。其中还常悬浮有尘埃、烟粒、盐粒、水滴、冰晶、花粉、孢子、细菌等固体和液体的气溶胶粒子。
气体成分
氮78.084%、氧20.946%、
氩0.934%、水汽0.25%、
二氧化碳0.032%、 氖0.0018%、
氦0.00052%、甲烷0.0002%、
氪0.0001%、氢0.00005%、
氙0.000008%、臭氧0.000001%、
其他0.001421%
在高度60 km以下大都是中性分子;从60 km向上,白天在太阳辐射作用下开始电离,在90 km以上,则大都处于电离状态。高层大气中,有些成分还分解为原子状态。
包围地球的空气称为大气。象鱼类生活在水中一样,我们人类生活在地球大气的底部,并且一刻也离不开大气。大气为地球生命的繁衍,人类的发展,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它的状态和变化,时时处处影响到人类的活动与生存。
二、时空变化特点?
时空是绝对性和相对性、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其内容具体如下:
1.时空的绝对性(客观性、普遍性):是指时空作为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从狭义角度看,时空的绝对性是指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是绝对的,任何人的实践活动都要以各自所在的特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对其要无条件的服从,即当时空和条件发生变化时,实践活动所采取的方式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2.时空的相对性(条件性、可变性):具体说来,一方面,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随着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另一方面,时间和空间具体特性随物质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在脱离特定具体事物、放眼更大的范围和宏观的视角时,时间、地点等条件就会变得多样,即同时又具有相对性。
三、大气的成分有哪些?
大气的成分很复杂,除了氧气和氮气外,还有氢、二氧化碳、氦、氖、氩、氪、氙、臭氧等气体。氮和氧分别占了空气总容积的78.09%和20.95%,其他气体的总和还不到空气总容积的1%。大气层中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水和各种尘埃杂质,是形成云、雨、雾、雪的重要物质。
大气圈里的空气虽然看不见,但质量大得惊人。据科学家估算,整个地球周围有5000多亿吨重的空气。住在地球上的人,如果没有人体内向外的压力,会被压得粉身碎骨。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大气质量的十分之九都集中在近地面的16公里以内的大气层里。离地面越高,空气就越稀薄。
四、大气中有哪些成分?
大气体积成分:氮78%、氧21%、氩0.93%、二氧化碳0.03%、氖0.0018%,此外还有水汽、尘埃、气溶胶及大粒度悬浮颗粒
五、温室效应的时空变化?
在过去 10 0年间 ,全球平均气温上升 0 .3~ 0 .5℃ ,这种增温幅度与温室效应的预报结果相一致 ,也与气候变化的自然幅度相一致。由于温室气体效应 ,现代的气候变化与过去气候变化已有本质不同。
经过进一步研究 ,多数科学家认为 :全球变暖主要是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增加造成的。温室效应变化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 ,增温幅度存在普遍适应的规律 :冬季大于夏季 ,高纬度大于低纬度 ,陆地大于海洋。
植物种群的更新及迁移可能跟不上气候变化的步伐 ,土壤的形成更将远远落后于气候变化 ,过渡带的生态系统将长时期内存在 ,它们将是不稳定的、脆弱的 ,物种的灭绝速度可能会因此加快。
人类对生物资源的利用也许会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
六、杜甫诗时空变化的句子?
杜甫的诗中常常出现关于时空变化的句子,比如《龙虎山记》中有“青山未老,水流何曾休。”这句表达了青山依然峻峭,水流不停息的景象,强调了岁月流转的无情,同时也传递了杜甫对于时光无法停留的无奈与感慨;还有《赠卫八处士》中的“世路如棋,落子无悔。”这句借用了围棋的术语,表达了人生如同下棋一样充满变数,少有绝对的胜负,亦有绝对的损失,需要懂得珍惜当下,不留遗憾的态度。这些诗句充分展示了杜甫诗歌的哲理性和深刻的思考。
七、文章记叙时空变化的好处
故事是记叙类文本的核心事件,讲好一个故事的关键是讲述者能否将故事置于一个合理而又违反常规的时空中。
在记叙中,为所叙事件设置一个独特的时空是当下高中生普遍缺失的一种能力。本文基于“读写一体”的语文教学观,指导高中生在记叙文的写作中引入时空的重置、叠加、交叉、变形、穿梭和翻转等,突破传统记叙文写作的叙事方式,将所叙核心事件置于合理而又变化的时空中,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高中生记叙文写作内容单薄、结构单一的问题。
八、压强随大气压的变化怎么变化?
压强会随着大气压的变化而变化。具体来说,当外界气压变小时,液面的内部气压就不会比外部气压要大,以至于液面升高,直至内外气压平衡相等;反之,当外界气压变大时,液面的内部气压就不会比外部气压要小,以至于液面降低,直至内外气压平衡相等。在海拔3000米以内,大约每升高10米,大气压减小100帕。简单来说就是:海拔越高,气压越低。结合之前学过的沸腾知识,可以知道:海拔高,气压低,沸点低。这就是高原地区,必须使用高压锅才能把食物煮熟的原因。如需了解压强随大气压变化的更多信息,你可以补充相关背景后再次向我提问。
九、大气各层温度变化的原因?
简单的说,大气各层的温度之所以不同,是因为它们获得的热量来源不同。
地表附近的对流层,其温度是随着高度的增高而降低。这是因为对流层大气的热量来源于地面辐射供给的热量, 离地面越高,大气获得地面供给的热量越少,温度就越低,平均每升高100米,温度下降0。6度。对流层上的平流层,已经离地面很高了,地面辐射的热量已经无法送到这层大气了,它的热量来源于平流层大气中臭氧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增温的,而且臭氧分子的数量在平流层中会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平流层中的大气温度是越高越热的。大气最外界是高层大气,它是靠直接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的。诶呀 吗呀 打这么多字 累死我了。十、大气压的变化口诀?
海拔越高,气压越低。
一般晴天比阴天高,冬天比夏天高。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越大,气压越低。
一切液体的沸点都随气压减小而降低,随气压增大而升高。温度不变时的气体,体积越小,压强越大;体积越大,压强越小。
一定量的气体,体积不变时,温度升高,压强越大,温度降低,压强变小。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