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发绩效工资解决“干多干少都一一样,多干不如少干”怎么看?
通过发绩效工资,解决“干多干少都一样,多干不如少干”的问题,我谈一下学校教师的基本情况。
学校教室师里面先说班主任,班主任的管理津贴分两部分,一部分国家发放的,每月每位班主任500元,这个只要是班主任,没有区别。另一部分是学校发的,根据班级管理情况分三个档次,不同档次的划分是根据班级的卫生检查、纪律检查情况,班主任出勤情况,以及每月汇总的教室管理日志和班主任日志的填写情况,另外结合考试成绩汇总之后得出的。
这个在整体上看似合理,但是对做学生思想工作的付出无法计量,对出工不出力的问题无法准确考核;另外发生学生严重违犯纪律的情况,学校发现之后就直接扣掉一部分班主任津贴,做法引起质疑。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责任重大、事物繁多,津贴很难反影出班主任的实际付出,划分的档次差异就是几十元,基本不能反映出多劳多得。
那其他教师的绩效工资怎么样呢?是把工资按一定比例拿出来之后,一个学期根据教学成绩、教师考勤,以及平时的备课集体教研和参与其他学校活动情况,排出次序,分三个档次,绝大部分属于中间档次。绩效工资人均每月300元,档次间差距一般在50元左右,这里人均工资在3000多元。
教师绩效考核,在学生德育管理方面,现在还无法纳入量化,但谁都知道教师根本不能只管学生学习成绩,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不容忽视;另一方面,某些地方的教师基本工资比较低,绩效工资也无法有太大差距,总不能让基本生活都保证不了吧?
整体上来看,绩效工资人与人之间有差异,但与想解决“干多干少都一样,多干不如少干”问题还有很大差距;尤其是一线任课老师,要是与不教课的后勤和部分校领导,所拿的工资相比,绩效工资的差异可以忽略不计了。
现在还是期待增加落后地区教师收入,完善绩效工资制度,对一线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真正起到较大的激励作用!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