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大气治理 > 正文内容

大气层表面温度?

2024-03-21 21:49:50大气治理1

一、大气层表面温度?

地球大气组成中,78%是氮气而21%是氧气,再就是微量的氩、二氧化碳及水气。地球的表面包着一层“薄薄的”大气层,在垂直方向上可以粗略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气层、增温层。在对流层(约从地表到12~18千米高处)内,愈往高处愈冷,大约每升高100米,温度平均就下降0.65℃;而平流层(约10~50千米处)却相反——愈高愈热,每升高100米,温度就增加0.4℃;而到了中气层(约50~80千米处),温度曲线又转向了,随着高度的上升,温度愈低;而在“增温”层

(80千米至400~500千米高处)中,顾名思义,高度愈高气温也愈高。

一千六百多度左右

二、大气层的温度是几度?

大气层对流层顶部约为-90℃,向上的平流层温度也是缓慢降低,至最低的-110℃,然后由于大气过于稀薄,空气分子受阳光激发,产生高速运动,使温度上升,是最高3000度。

三、大气层标准温度?

 大气层(atmosphere)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氦气、氖气、氩气、氪气、氙气、氡气)和水蒸气。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整个大气层随高度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再上面就是星际空间了。   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水蒸气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这一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5~6℃。动、植物的生存,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也在这一层内。因为这一层的空气对流很明显,故称对流层。对流层以上是平流层,大约距地球表面20至50千米。平流层的空气比较稳定,大气是平稳流动的,故称为平流层。在平流层内水蒸气和尘埃很少,并且在30千米以下是同温层,其温度在-55℃左右。平流层以上是中间层,大约距地球表面50至85千米,这里的空气已经很稀薄,突出的特征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空气的垂直对流强烈。中间层以上是暖层,大约距地球表面100至800千米。暖层最突出的特征是当太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该层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温度升高,故称暖层。散逸层在暖层之上,为带电粒子所组成。   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特殊的层,即臭氧层和电离层。臭氧层距地面20至30千米,实际介于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这一层主要是由于氧分子受太阳光的紫外线的光化作用造成的,使氧分子变成了臭氧。电离层很厚,大约距地球表面80千米以上。电离层是高空中的气体,被太阳光的紫外线照射,电离成带电荷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及部分自由电子形成的。电离层对电磁波影响很大,我们可以利用电磁短波能被电离层反射回地面的特点,来实现电磁波的远距离通讯。   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数千公里的大气层。气体密度随离地面高度的增加而变得愈来愈稀薄。探空火箭在3000公里高空仍发现有稀薄大气,有人认为,大气层的上界可能延伸到离地面6400公里左右。据科学家估算,大气质量约6000万亿吨,差不多占地球总质量的百万分之一,其中包括:氮78%、氧21%、氩0.93%、二氧化碳0.03%、氖0.0018%,此外还有水汽和尘埃等。   根据各层大气的不同特点(如温度、成分及电离程度等),从地面开始依次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电离层)和外大气层。

四、地球大气层是热的吗?有多少℃度?为什么物体从大气层掉下来就会燃烧掉?

物体从太空进入大气层会燃烧,这是因为物体与大气有摩擦。快速下落的天体与空气间产生的剧烈的摩擦在一瞬间可以达到数千摄氏度,这就是燃烧的真正原因。大气层中存在一离子层,温度达到1000摄氏度左右,但是此处空气极其稀薄,几乎不导热,因而与天体燃烧没有太大联系。

它的高温的确是因为太阳的辐射,当有太阳风暴产生时,温度甚至可以达到2000摄氏度。

五、大气层的温度?

对流层顶部约为-90℃,向上的平流层温度也是缓慢降低,至最低的-110℃,然后由于大气过于稀薄,空气分子受阳光激发,产生高速运动,使温度上升,通常说是最高3000度,但是由于此处分子寥寥无几,通常的感性温度概念已经不适用了。

六、大气层各层的温度?

五层

1、散逸层(800 km~2000 km至3000 km),这里的温度很高,可达数千度;大气已极其稀薄,其密度为海平面处的一亿亿分之一。

2、热层(80至85 km~800 km),又称热气层,空气极稀薄,而离子特别多。温度相当高,且随高度升高而温度升高。

3、中间层(50 km~80至85 km),此层主要成分有臭氧、氧、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这些部分是由光化学作用引起之产物,故又称:光化层。温度随高度上升而下降。

4、平流层(7至11 km~50 km),含有臭氧,具有吸收紫外线功能,保护地球上所有生物的生存和地表免于受阳光中强烈的紫外线致命的侵袭,又叫同温层。因为在同温层内部的臭氧层有吸收太阳辐射的功能,在此层的气温会随高度增加。

5、对流层(0 km~7至11 km),最接近地面的大气层称为对流层,平均高度约10公里。对流层高度随纬度变化,在赤道最高约为15公里,极地最低约8公里。顾名思义,对流层是对流最旺盛的区域,也是天气现象发生的地方。大气中的水汽,约有80%存在于对流层,因此它也是蒸发、云、雨等最经常出现的区域。平均而言,对流层温度随高度降低,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约0.6℃。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shgreenbox.com/dqzl/1401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