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孙的别称?
在诸子百家中,孔子、孟子、庄子名字中叫起来饱含了对做大学问的人的尊敬,但有意思的是,充满了阳刚之气的兵家之祖孙武,却被称为孙子。也许有人会说,谁让他姓孙呢,而且“子”是表示对君子的敬称。但孙子并不姓孙,他姓田,一个姓田的人被人叫作孙子,而以无为处世没有任何江湖老大之气的李聃,既不叫李子,也不叫别的什么子,而是被后人奉为老子?
孙子,在国人眼里,基本等同于骂人,相当于北京的“你丫”四川的“龟儿子”。如果望字生义的,“孙”,乃“小子”也,“小子”即“小人”,让人不齿。
但中国文字博大精深,即使“孙子”听起来不让人受用,但用在不同的语境下,还是很耐人寻味的。比如两人产生摩擦,一方认怂做撤离状,还不忘一步一回头指着对方的鼻子叫嚣道:“孙子,你等着!”,显然语言上把对方当孙子也能获得阿Q似的满足;对领导或有钱人点头哈腰,极尽奉承之事,却非要与人辩解说这是“先装孙子,再做大爷”,此种暂且委屈只等有朝一日的策略一般俗人是不懂的;自己的女朋友被人欺负了,不敢发火,忍气吞声毫无态度,别人就会骂他“太孙子了”,这里的“孙子”就是指一个人低三下四,没骨气,关键的时候不够硬气。但老人在自己孙子面前惟命是从,还特别喜欢逢人自嘲“他是祖宗,我是孙子”,那种含饴弄孙、愿打愿挨的幸福感溢于言表。同一个“孙子”,不同的口吻、不同的情境,便有不同的色彩,也只有国人才能把“孙子”运用得活色生香。
不过“孙”的最初意思却不是“小人”,在繁体字中,它的写法是“孫”,《说文解字》释义为“子之子曰孫。从子,从系。系,续也。” 儿子的儿子叫“孙子”。这不由让人想起愚公移山里的愚公名言:“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子孙孙无穷尽也”,愚公拼的无穷尽的子孙。
“孙”字虽然让人觉得低人一等,但穿个马甲感觉就不一样了,比如公子王孙、帝王子孙,一个富且贵的翩翩美少年的形象呼之欲出,令人神往。但在古诗词中,并不是所有的“王孙”都是指公子哥儿或帝王子孙,而是表示“游子、离人、情郎”等。比如王维的“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秦观的“萋萋芳草忆王孙,柳外楼高空断魂”,屈原的“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当然。沾一点王气,诗词里的游子即使落拓在外,但呈现出的形象依然是高贵的美好的。
孙,作为姓氏,容易引来尴尬,孙姓人氏经常被人起外号“猴子”或“大师兄”,甚至骂你一句“孙子”还能狡辩成对是你的尊称。当然,想开了,完全可以释然,甚至可以骄傲,因为“大师兄”是齐天大圣,“孙子”是兵家之祖,除了有圣有祖外,孙姓名人辈出,映雪读书的御史大夫孙康、唐代名医孙思邈、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生子当如孙仲谋的孙权。不仅卖人肉包子的孙二娘知名度颇高,而且科举是否落第者都得以草民孙山为参照,因为“榜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孙的辈分虽低,但高低也是相对的,我们每个人都是别人的孙,或者是大孙子、或者是外孙子,或者侄孙或者重孙,说到底,大家都是炎黄子孙,只要不是不肖子孙,就应该昂首挺胸,毕竟,我是孙子我怕谁?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